-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58491
- 條形碼:9787302558491 ; 978-7-302-5584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 本書特色
《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運用了大量的案例及分析,總結了中國對外貿易產生和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探討了中國由外貿大國邁向外貿強國的途徑;闡述了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理論依據;討論了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發展中國對外貿易的關系;研究了中國進出口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外貿價格的政策與做法;論證了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和加強外貿管理,提高外貿經濟效益的途徑;分析了針對不同的外貿國別對象的政策與原則;詮釋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總體戰略和基礎戰略。
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 內容簡介
“對外貿易”是改革開放后興起的一門新學科,在高校靠前經濟與貿易專業中被列為主干必修課,在對外貿易行業是獲得職業資格證的必考科目。《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是為了適應中國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轉變,需要培養大量對外貿易應用型人才的新形勢而編寫的。《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總結了中國對外貿易產生和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提出了中國邁向外貿強國的途徑;闡述了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理論依據;討論了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發展中國對外貿易的關系;研究了中國進出口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外貿價格的政策和做法;論證了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和加強外貿管理,提高外貿經濟效益的途徑;分析了針對不同的外貿國別對象的政策與原則;詮釋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總體戰略和基礎戰略。 《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既強調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又注意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上開拓創新,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采用了大量近期新資料、事例、閱讀材料和案例討論,突出了新穎性、實踐性、應用性的特點,適合培養應用型人才。 《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既可作為高校靠前經濟與貿易專業及有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對外貿易行業獲取職業資格證的考試復習資料和在崗培訓教材,還可作為對外貿易實際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的參考書。
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 目錄
**章 中國對外貿易的產生和發展
**節 封建社會的對外貿易
一、對外貿易的產生
二、封建社會對外貿易概況
三、封建社會對外貿易的特點
第二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對外貿易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外貿易概況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外貿易的特點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對外貿易
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對外貿易(1949-1977年)
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對外貿易(1978年至今)
三、從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轉變
本章小結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二章 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理論依據
**節 傳統理論
一、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
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
三、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
第二節 現代理論
一、偏好相似理論
二、規模經濟理論
三、國際貿易新要素理論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對外貿易的
理論
一、國際分工理論
二、國際價值理論
三、社會再生產理論
第四節 鄧小平關于發展對外貿易的理論
一、對外開放理論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本章小結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三章 中國對外貿易戰略
**節 對外貿易戰略的概念與分類
一、對外貿易戰略的概念
二、對外貿易戰略的分類
第二節 制定中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原則與指導思想
一、制定中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原則
二、制定中國對外貿易戰略的指導思想
第三節 中國對外貿易總體戰略
一、關于中國對外貿易總體戰略選擇的爭論
二、改革開放前的進口替代戰略
三、有限開放時期的混合發展戰略
四、全面開放以后的對外貿易戰略
第四節 中國對外貿易基礎戰略
一、以質取勝戰略
二、科技興貿戰略
三、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戰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中國進出口貿易
**節 出口貿易
一、發展出口貿易的重要意義
二、我國出口貿易發展概況
三、出口商品戰略
四、出口市場戰略
第二節 進口貿易
一、發展進口貿易的重要意義
二、我國進口貿易發展概況
三、進口商品戰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五章 中國服務與技術貿易
**節 服務貿易
一、國際服務貿易概述
二、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的發展概況
三、中國發展服務貿易的意義
四、服務貿易發展“十三五”主要目標
第二節 技術貿易
一、國際技術貿易概述
二、我國的技術引進
三、我國的技術出口
本章小結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六章 中國對外貿易價格
**節 進出口商品的國內外市場價格
一、國內外市場價格的區別
二、國內外市場價格的聯系
第二節 中國處理國內外價格關系的政策
一、正確處理國內外價格關系的意義
二、中國處理國內外價格關系的政策
第三節 中國進出口商品的作價原則
一、作價原則的影響因素
二、出口商品的對外作價原則
三、進口商品的對外作價原則
第四節 影響對外貿易價格的因素
一、商品成本
二、供求關系
三、競爭機制
四、經濟政策
五、市場條件
本章小結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七章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
**節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形成
一、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概念
二、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形成過程
第二節 影響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因素
一、影響對外貿易社會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
二、影響對外貿易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
第三節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評價
一、對外貿易社會經濟效益的評價原則
二、對外貿易企業經濟效益的評價
第四節 提高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途徑
一、提高外貿社會經濟效益的途徑
……
第八章 中國對外貿易管理
第九章 中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
第十章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關系
參考文獻
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 節選
《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一、對外貿易戰略的概念對外貿易戰略是指在一國經濟總體發展戰略指導下的對外貿易部門發展戰略,即對對外貿易發展目標和實現手段的全局性的長期安排和籌劃。對外貿易戰略的內涵,首先應包含明確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目標,考慮外貿利益。外貿利益大致有三種情況:**種情況是謀求外貿之外的利益,即在特定時期,針對特定政治、經濟環境做出的選擇。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了突破帝國主義的封鎖、禁運,我們著重發展了對蘇聯、東歐國家的全面緊密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逐步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獨立國家建立了貿易合作關系,體現了謀求國家政治利益的戰略思想。第二種情況主要是獲得靜態的外貿利益。第三種情況則主要是獲得動態的貿易利益。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外貿發展戰略的目標已從出口創匯等靜態利益轉向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高規模經濟水平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等動態貿易利益目標上來。其次,對外貿易戰略應包含戰略重點,即部門發展偏向。實行進口替代戰略,就是要進口工業設備,限制進口消費品,為國內工業的成長創造條件。實行出口導向型貿易戰略,重視在國際市場上合理調配資源,放松進口管制,對出口生產部門和外貿部門采取多方面支持措施,目的是以出口增長帶動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后,對外貿易戰略應包含保證外貿戰略目標和重點實現的體制和政策體系。與外貿戰略相適應的體制以及相互配合的政策體系是對外貿易戰略是否完善的標志和能否成功的保證。對外貿易體制主要通過決策機制、信息機制和動力機制逐步實現對外貿易戰略的目標意圖,通過收集、處理信息推進對外貿易戰略的實施,并根據條件的變化及時糾正對外貿易戰略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調節對外貿易利益分配關系。對外貿易政策包括總體政策、具體政策和國別政策。總體政策規定了一國對外貿易的總的方針和方向。具體政策包含產業政策、結構政策、商品政策等相關配套政策。國別政策是根據國家之間的關系決定的一國的政治利益。對外貿易戰略是經濟總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經濟總體發展戰略要求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對外貿易戰略在一國經濟發展戰略中居于核心地位。對外貿易戰略是一國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對外貿易戰略與經濟發展戰略不是一般的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因為對外貿易戰略要考慮如何在世界經濟的大環境下參與國際分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其發展規劃決定了一國經濟發展戰略的許多重要內容,反映了一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因而處于一國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地位。對外貿易戰略的核心地位使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對外貿易戰略具有全局性特點。一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要著眼于國際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國際分工體系,充分考慮到國內的資源條件和經濟發展目標,所提出的體制和政策,不僅對外貿行業,而且對全國經濟發展都能起到指導作用,因而具有全局性的特點。二是對外貿易戰略具有整體性特點。對外貿易戰略的各構成部分,包括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原則、指導思想、總體戰略及模式、基礎戰略以及外貿體制、外貿政策等,具有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從整體上對外貿發展和經濟發展發揮著促進和制約作用,具有整體性特點。三是對外貿易戰略的穩定性特點。穩定性是一國經濟發展戰略和外貿發展戰略內在的要求。經濟發展戰略和外貿發展戰略都是對未來較長時期經濟和外貿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目標等方面的安排,要長期發揮引導作用,不能朝令夕改、隨意變動,要在一定時期保持穩定。雖然由于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可以對戰略的某些具體指標和要求做調整,但其基礎部分和基本要求是不能隨意改變的。只有對外貿易發展戰略保持穩定,才能保證經濟和外貿的安全有序發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貿易伙伴。二、對外貿易戰略的分類西方經濟學家和國際組織在開展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將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戰略進行了不同的分類。錢納里等人應用多國計量模型進行分析比較,把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戰略劃分為出口促進戰略、進口替代戰略和平衡發展戰略。克魯格根據統計數據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10個發展中國家的制造業的有效保護率進行測算,把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戰略分為出口促進戰略、進口替代戰略和溫和的進口替代戰略三種類型。世界銀行根據1963-1985年41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料,把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戰略分為堅定外向型、一般外向型、一般內向型和堅定內向型四種類型。以上對外貿易戰略類型的劃分,可以歸結為以下三種基本的類型。……
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第3版) 作者簡介
熊曉亮 ,武漢工商學院副教授。多年來主要從事中國對外貿易、航運經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公開發表有關地域經濟與貿易、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人文素質培養等類別的科研論文和教研論文二十余篇,合著專著1部,出版教材5部。主持研究湖北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內陸茶商自治與貿易演變——基于茶埠商幫嵌入性自組織的考察》(項目編號:B2019277)、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面向湖北自貿區建設的國際貿易專業鏈式人才職業勝任能力測評》(項目編號:2019GB129)。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湖北省統計科研項目、2018年服務貿易標準化科研課題,主持完成校級各類課程設置、實踐教學改革類項目兩項,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博物館文物資源在高等教育中的開發與利用研究》、省級教改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模式與指標體系研究》,擔任學校創新創業基礎課程負責人。 楊清震,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學校經濟學學科帶頭人、武漢市經濟技術咨詢專家、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貿易研究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教育部科研評獎通訊評論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多年來從事中國邊境貿易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研究、西部大開發研究、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承擔國家外國專家局中外合作國j級項目和教育部國j級項目2項,承擔湖北省、國家民委省部級項目6項,出版獨著、主編著作10多部,發表論文60多篇,獲省部級獎11項。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