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物聯網在中國智能交通技術概論/王云鵬 嚴新平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52987
- 條形碼:9787302552987 ; 978-7-302-5529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聯網在中國智能交通技術概論/王云鵬 嚴新平 本書特色
本書重點對智能交通技術進行概要性介紹,通過閱讀本書,能夠對智能交通系統技術產生全面的認識。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術、智能交通數據管理技術、智能交通信息交互技術、交通狀態預測技術、智能交通信息服務技術、智能化交通管理與控制技術、車輛智能駕駛技術、智能車聯網與車路協同技術、典型智能交通應用系統。 本書可作為交通運輸類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交通運輸類專業研究生的參考教材及相關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物聯網在中國智能交通技術概論/王云鵬 嚴新平 內容簡介
智能交通系統將人、車、路以及環境綜合起來考慮,并把優選的信息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及電子控制技術等有效的綜合運用于交通運輸體系,從而建立起一種大范圍、多方面發揮作用、實時準確高效的交通運輸系統。
物聯網在中國智能交通技術概論/王云鵬 嚴新平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智能交通系統綜述1
1.1.1智能交通系統的基本概念1
1.1.2智能交通系統的歷史沿革2
1.2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3
1.2.1美國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歷程與現狀3
1.2.2日本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歷程與現狀10
1.2.3歐洲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歷程與現狀14
1.2.4中國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歷程與現狀17
1.3智能交通系統發展趨勢22
思考題23
參考文獻23
第2章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術24
2.1智能交通信息技術特點及分類24
2.1.1智能交通信息的特點24
2.1.2智能交通信息的分類25
2.2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技術28
2.2.1地磁線圈信息采集技術28
2.2.2超聲波信息采集技術33
2.2.3視頻圖像信息采集技術37
2.2.4微波雷達信息采集技術43
2.2.5各種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技術的優缺點比較46
2.3移動式交通信息采集技術48
2.3.1浮動車信息采集技術48
2.3.2無人機信息采集技術52
2.3.3眾包信息采集技術57
2.3.4各種交通信息采集技術比較64
思考題65智能交通技術概論目錄參考文獻65
第3章智能交通數據管理技術66
3.1交通數據清洗技術66
3.1.1數據清洗的重要性66
3.1.2數據清洗的主要內容67
3.1.3數據清洗的主要方法70
3.2交通數據存儲技術74
3.2.1數據格式74
3.2.2數據存儲的方法81
3.2.3分布式存儲82
3.3交通數據挖掘技術及可視化85
3.3.1數據查詢85
3.3.2數據分類88
3.3.3數據聚類90
3.3.4數據關聯95
3.3.5時空數據分析97
3.3.6地理編碼99
3.3.7地址匹配103
思考題105
參考文獻105
第4章智能交通信息交互技術106
4.1車輛自組織網絡概述106
4.1.1無線網絡和移動網絡106
4.1.2DSRC、LTEV及5G通信技術107
4.2智能組網與異構網絡選擇109
4.2.1組網基礎知識109
4.2.2計算機網絡的標準化與分層模型111
4.2.3網絡切換方法112
4.3高效傳輸與自適應路由方法119
4.3.1移動Adhoc網絡路由的研究現狀119
4.3.2經典路由算法及其性能研究122
4.3.3仿生Adhoc網絡單播/廣播路由算法127
4.3.4構建候選節點集130
4.3.5隨機優化132
4.3.6數據轉發133
4.3.7活躍度計算134
4.3.8仿真實驗136
4.3.9仿真和網絡模型137
4.3.10仿真結果138
4.4交通信息交互基礎應用與標準規范142
4.4.1車用通信系統基礎應用142
4.4.2應用層交互數據集、標準及接口規范148
思考題151
參考文獻151
第5章交通狀態分析及預測技術152
5.1交通狀態的概念和內涵152
5.1.1交通狀態的概念152
5.1.2交通狀態的指標體系155
5.2交通狀態的判別和分析158
5.2.1道路交通狀態判別159
5.2.2交通狀態分析方法163
5.3預測基本理論與方法168
5.3.1交通狀態預測概述168
5.3.2交通狀態預測方法分析172
5.4擁堵狀態預測方法及應用185
5.4.1擁堵狀態的判別185
5.4.2擁堵狀態預測方法與應用的基本框架187
思考題194
參考文獻194
第6章智能交通信息服務技術195
6.1智能交通信息服務的內涵195
6.1.1智能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的概念195
6.1.2智能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的作用197
6.1.3智能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的分類199
6.2智能交通信息服務關鍵技術201
6.2.1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201
6.2.2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的理論基礎204
6.2.3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的技術基礎207
6.3先進的交通信息服務系統216
6.3.1典型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及其關鍵技術217
6.3.2我國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簡介226
思考題243
參考文獻243
第7章智能交通管理與控制技術244
7.1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概述244
7.1.1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概念及發展現狀244
7.1.2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框架及功能245
7.2典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及應用247
7.2.1智能交通監控系統247
7.2.2電子警察系統250
7.2.3智能公交管理系統254
7.2.4停車誘導系統258
7.2.5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系統261
7.2.6典型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及應用264
7.3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概述270
7.3.1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簡介270
7.3.2典型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274
7.4我國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應用及發展動態290
7.4.1我國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應用290
7.4.2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發展動態及趨勢293
思考題302
參考文獻303
第8章車輛智能駕駛技術304
8.1智能汽車304
8.1.1智能汽車簡介304
8.1.2智能汽車的等級劃分305
8.1.3智能汽車的組成306
8.1.4國內外發展情況310
8.2感知313
8.2.1環境感知313
8.2.2環境感知系統組成314
8.2.3環境感知總體功能315
8.2.4激光雷達316
8.2.5毫米波雷達321
8.2.6視覺感知系統328
8.3決策規劃控制334
8.3.1決策規劃控制系統334
8.3.2決策334
8.3.3運動規劃335
8.3.4車輛控制340
8.4智能汽車新技術應用343
8.4.1深度學習343
8.4.2增強學習348
8.4.3SLAM350
思考題351
參考文獻351
第9章智能車聯網與車路協同技術352
9.1概述352
9.1.1從輔助駕駛到智能網聯汽車352
9.1.2從車聯網到車路協同技術354
9.2基于車聯網的交叉路口信號控制技術354
9.2.1基于車聯網數據的交通流參數預測355
9.2.2基于車聯網數據的信號配時辨識357
9.2.3基于車聯網數據的信號配時優化365
9.3車聯網環境下的出行路徑規劃技術373
9.3.1基于車聯網數據的路網運行狀態短時預測373
9.3.2車聯網環境下動態路網的*優路徑問題和算法373
9.3.3車聯網環境下車輛服務路徑問題及算法378
9.4車路協同環境下的智能控制技術383
9.4.1基于車車通信的跟馳隊列協同控制384
9.4.2車路協同環境下的換道控制389
9.4.3車路協同環境下交叉路口的通行控制方法395
思考題404
參考文獻405
第10章典型智能交通應用系統406
10.1城市交通狀態監測與指數評價系統406
10.1.1系統簡介406
10.1.2系統組成408
10.1.3實例: 上海市道路交通狀態指數應用414
10.2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415
10.2.1系統簡介415
10.2.2系統組成與服務功能418
10.2.3實例: 駕駛行為監控預警系統422
10.3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及評價系統425
10.3.1背景及發展歷程425
10.3.2試驗驗證技術及測試方法429
10.3.3實例: 上海國際汽車城封閉測試區(FZone)432
10.4大型活動交通組織與管理系統438
10.4.1系統簡介438
10.4.2系統組成440
10.4.3實例: 深圳大運會交通組織與管理444
思考題449
參考文獻449
物聯網在中國智能交通技術概論/王云鵬 嚴新平 作者簡介
王云鵬,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車路協同與安全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智能交通技術創新團隊”負責人。擔任國家863計劃“十一五”專家組副組長、“十二五”交通安全主題專家、“十三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智能交通子領域規劃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交通工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技委能源與交通學部委員、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交通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多項社會兼職,是第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j級人選、交通運輸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和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近年來,致力于車輛運行狀態聯網感知、行車安全預警和車路協同控制等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等多項重點項目,出版專著5部,主編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譯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108篇,其中SCI收錄40篇;主持修訂國家標準3項,授權發明專利37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和二等獎2項。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