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教書這么好的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4040
- 條形碼:9787300284040 ; 978-7-300-284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書這么好的事 本書特色
本書中既有作者立足講臺的實踐、推動閱讀的努力、扎根教育的書寫,又有基于兒童的反思、面向成長的吁請;既有對學生的真切關心、對自我的真誠探求,又有對思考的真正在意、對好教育的執著追尋。書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智慧,甚至人生智慧。這些智慧,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教師要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具體而言,有人生選擇的智慧,有專業閱讀的智慧,有過好專業生活的智慧,有明智選擇專業交往對象、理性參與專業共同體的智慧……字里行間滿是冷老師熱烈的師者情懷,可以引領讀者走向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書生活。
教書這么好的事 內容簡介
在職業倦怠正成為教師優選“流行病”的當下,冷玉斌老師卻由衷感嘆:“教書這么好的事!”憑借出色的教育智慧,冷老師收獲了職業尊嚴與自豪感。
《教書這么好的事》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智慧,甚至人生智慧。這些智慧,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教師要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具體而言,有人生選擇的智慧,有專業閱讀的智慧,有過好專業生活的智慧,有明智選擇專業交往對象、理性參與專業共同體的智慧……教師生活是忙碌的,冷老師卻過得有滋有味。
在書中,冷老師談課堂、談讀書、談教書,既有立足講臺的實踐、推動閱讀的努力、扎根教育的書寫,又有基于兒童的反思、面向成長的吁請;既有對學生的真切關心、對自我的真誠探求,又有對思考的真正在意、對好教育的執著追尋。字里行間滿是冷老師誠摯的師者情懷。
本書可謂教師幸福成長修煉指南,適合中小學教師培訓與閱讀。
教書這么好的事 目錄
**輯 漫讀之言
讓兒童閱讀煥發德育的神采
和孩子一起,多看美的東西
做一個真讀書的人
猶如星辰秘史的閱讀之趣
就跑了趟廈門
第二輯 專業之味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閱讀生活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閱讀記
觀念之旅里的十個人與多部書
有如燈塔,照亮兒童
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
陪兒童站立在課堂中央
第三輯 童書之趣
一起抓住成長的韁繩
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
求得與兒童的共感
通往成長的道路絕非坦途
善良、理解與閃閃發光的發現
美味甜點里的大歷史
一場游戲一場夢
生命,始終都在生命里
第四輯 閱歷之樂
無法想象的那些事
尋找心中的桃花源
假如你有一卷在握……
讀讀寫寫過日子
溫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后 記
教書這么好的事 節選
自 序教書好嗎?不好說,教育圈子里,隔一陣就有某某辭職鬧出的動靜,離開的總會得來無數喝彩。那架勢表明,教書是一萬個不好。是這樣嗎?細細想,所喝之彩,并非因不再教書,而是些別的東西。事實上,不少辭了職的同行,還是會回到教書的行當,只不過換了地點或方式。如此看來,教書,還是好的。不然,干嗎走了又回呢?我已任教二十余年,對教書好不好算是能作一二發言的。這個好,首先是一種職業尊嚴與自豪感。教書還有個好,那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這也是與眾多偉大人物提前相識并交往,從他們身上照樣可以得到無數滋養。我常常想,教書人*主要的任務,就是讓自己成為一種陪伴,幫助學生度過一段光陰。教書的另一樁好,就是會伴隨無數的挑戰。向無處求一個有,與光陰同行,讓成長發生,這也是教書的好。雖然這個好,有些艱難,有些曲折。總括起來講,教書的好一在專業,二在學習,三在童年。這樣的好,不是什么人都能體驗的―這也是本書的面向與訴求,希望從教育現象與教育實踐里抓住“三好”,化作文字公之于眾。這些文章,多談課堂、談讀書,總是自“童年”入手,基于一個“學”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教書這么好的事,要實實在在好起來,還是得一部又一部書打底。教書須讀書,讀有字書,讀無字書;讀古人書,讀今日書;讀教育書,讀童年書;讀學問書,讀人生書……讀書這么好的事,教書這么好的事,原來是一回事。臺灣作家簡?說:我希望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我希望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發如霜亦不覺疲倦。我希望那方小小講臺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師帶領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義,遨游知識殿堂。教書這么好的事,我對其全部想象與努力,莫過如此。感謝您的閱讀―書中每一篇,文責在我,大家盡管指教。教書這么好的事,如能得諸位加持,當然會更好。過一種幸福完整的閱讀生活前些時,翻閱一本叫作《通脹螺旋:中國貨幣經濟全面崩潰的十年1939―1949》的書,是經濟學者張嘉?先生對20世紀國民政府垮臺前幣制改革的反思。*后幾頁,有一段話很是引人思考,意思說,觀照中國近期的經驗,現代經濟生活的復雜性不是任何一個人,尤其是專注于許多其他責任的政治領袖,能夠把握的,允許一個人絕對和任意地控制,就是在制造災難。一讀到這里,我就想,課堂上不也是如此?教育教學始終是復雜的,當教室里只有教師是唯一的主導時,那情況肯定也不妙。作為經濟學門外漢,我從一本經濟史著作中得到這樣的啟發,實在愉快,不僅在于閱讀的內容,更有打破了界限的閱讀帶給我的遼闊與瞻望。果然,書非“跨界”不能讀也。跨界閱讀,在我看來,指向的就是閱讀*本真的意義:跨越邊界,理解世界;理解世界,萬物互聯―世界從來不是一個角落,也不只有一個角度,跨界閱讀,正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閱讀生活。那么,對教師而言,什么樣的閱讀可稱為跨界閱讀呢?跨專業閱讀教師職稱,有專門的說法,叫作“專業技術職務”。以我為例,專業就是“小學語文教學”。若以此界定閱讀,所謂專業閱讀,就是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相關的書籍與文章。跨專業閱讀,正是跳出這樣的專業思路,不以此局限閱讀的眼光。記得有一次觀摩全國性的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其中有問答環節,那些問題往往不與教學直接相關,而是一些通識性知識,如天文、歷史、地理……有時候,很多方面素養都很優秀的老師,也會在這類題目前摔跤。比如有一題,是關于南美洲與北美洲的分界,四個選項里有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等,正確答案應該是巴拿馬運河。很可惜,那位老師沒能選對。就比賽來講,這失掉的一分也許并不重要,但場下的我還是贊成這樣的設計,這是一個好的導向,提醒所有的老師―參賽選手,或者場下觀眾―在學科專業之外更有廣闊的知識海洋。教師從事自己的專業教學,應時刻不忘從專業角度再往上多看一點兒,多讀一些。想起前一陣子天文學家公布拍攝到的黑洞照片,我想,不管哪個學科的老師,點開圖片或是文章看一看,對圖片中的黑洞凝視幾眼,都是好的。至少在那一刻,內心為黑洞所吸引,感慨世界真奇妙,猜想宇宙萬物不可測,這就是一種跨專業的閱讀了。跨領域閱讀作為教師,我們深耕教育領域,那是否意味著只能在此之中觀望?非也。我們可以從教育領域延伸到其他領域,或回過頭來審視教育,或將不同的領域聯系起來。舉個例子,向來認同一句話:教育有問題,但往往不是教育自身的問題。由此,我有時會覺得,另外一句話可能不太對,即近來常有人指出的“中國教育*大的問題是教師不讀書”。教師不讀書不行,這是個突出問題,但它是否構成“中國教育*大的問題”?假設現在全部教師都是讀書人,愛讀書,讀好書,會不會迅速扭轉我們當下的教育生態?從社會學的角度觀察,未必如此。就我的觀察,對當下教育的思考,在很多情況下要換一種思維方式。這當中*便捷的就是借助跨領域閱讀,不僅是教育學,還可以是政治學,是社會學,乃至人類學、生物學。這樣一來,教師思想的路徑、思考的深度、得到的思維的樂趣,都將不一樣。說到底,這也會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跨身份閱讀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止一種身份,教師也是如此。我是老師,同時我也是家長,我還是本地文學沙龍的業余創作者,等等。那么,我們的閱讀就不能局限于某一種身份,每一種身份都可以通向一種有意義的閱讀。有了家長的身份后,我喜歡讀家庭教育方面的書,不得不說,很多家教書同樣會促進教師教育生活質量的提升。這兩年,我還讀了不少與醫學有關的書,有一些直接就是醫生寫的,像《打開一顆心:一位心外科醫生手術臺前的生死故事》。我不是醫生,更沒有行醫,但這樣一種身份跨越之下的閱讀,會給我更多對生命的理解和接納。在某種意義上,醫生比教師更直接地面對活生生的人,書中一個個活生生的案例,反過來刺激了我對教育本質的思考、對兒童生命的守護。再說一個跨身份的,我是老師,要做一個好老師,就得懂孩子。跟孩子們站在一起,自然就會關注孩子的閱讀。以一個陪伴著的“大孩子”的身份,跟孩子們一起閱讀童書,是發現孩子,也是發現自己。所以,就跨身份閱讀而言,我有一大感受,那就是對個人標簽的超越,首先,不輕易給自己貼上標簽;其次,不輕易被身份標簽約束。跨媒介閱讀這一點,更多的是指跨越紙書。雖然很多人對電子閱讀略有微詞,但在我看來,聶震寧先生“忙時讀屏,閑時讀書”一言值得借鑒。電子閱讀絕非洪水猛獸,要義在于如何來運用,如何來實現。如今出門,我總是隨身帶著Kindle,里面的電子書伴我行程,閱讀始終在路上。自從有了微信公眾號,每天讀一讀公眾號推文,這也是跨媒介閱讀。視野再開闊一些,生活就是閱讀,讀天讀地讀山讀水讀你讀他,讀有字書讀無字書……這些,都是跨媒介閱讀吧?跨專業、跨領域、跨身份、跨媒介,這是我對跨界閱讀的粗淺理解,肯定不止這四個“跨”。總而言之,跨出去的是什么?是界限。跨進去的,可能是之前沒有打開過,但卻很美好的一個世界。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個人―亞馬遜總裁杰夫??貝佐斯。作為商業巨頭,他名聞世界;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是一位跨界閱讀達人,這一點影響了他一生的事業。除了亞馬遜,貝佐斯還創辦了一家太空探索公司,叫作“藍色起源”,這與他少年時期的閱讀緊密相關。他在高中時參加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征文比賽,得了獎,被邀請到航天中心參觀。他非常高興,非常激動,當時在接受采訪時,記者問他未來的夢想,他說是在太空中建立太空飯店主題樂園以及太空軌道游艇。五十年過去了,他仍然在為這句話而努力。這些年,從事商業的貝佐斯一直堅持跨界閱讀,如《長日留痕》《人月神話》《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這些書都通向他*初的夢想。因此,有人說,正是讀書跨界,胃口不受限制,使得貝佐斯一路有了一些很不一樣的成長,沒有把自己框定在某一個方面,而是在自己的興趣中,既能夠有夢想的開掘,又能夠有自我的堅持。閱讀和夢想就這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或許從杰夫??貝佐斯身上,能更深一點兒地看到跨界閱讀到底具有怎樣的意義,那就是―跨界閱讀,不止專業的連接與跨越,它本質上來說,更是對未知的追求、對人生的熱愛,是對我們所不知道的那一面不懈地追求,對我們僅有的這一生,我們愿意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去愛它,去好好地活。閱讀,有各種存在的理由,有各種可能的意義,跨界閱讀也許是*幸福、作用也*大的。退一步說,任何閱讀,都不是朝著某一個作用出發的,或者說所有的作用都蘊藏在閱讀之中,是額外的獎賞。那為什么說跨界閱讀是*幸福、作用也*大的?“Read the Word,Read the World”,當我們跨出了自我設定的閱讀界限時,一扇新的門,可能是學問的門,可能是人際的門,也有可能是人生的門、生活的門,就會經我們自己的手輕輕地打開,慢慢地敞開來,我們就會向一個完整的、更好的自己出發,閱讀與生活、與夢想就會更加靠近,*終會結合在一起。如果在閱讀生活中,只限于專業、限于身份、限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即使能夠踏足一片小小的天地,也必定會失去更遼闊、更美好的世界,對吧?只是,細細推究起來,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影響教師的跨界閱讀。**,分工、分科的影響。教了小學語文,教了小學數學,對別的領域與專業,就沒興趣了。第二,時間與精力的問題。日常工作辛苦,本專業的閱讀與學習已經花了很多時間,沒有時間與精力進一步跨界了。第三,效率主義。總以為讀書要有個現成的用處,沒有用就不想讀。然而,倘若總以有沒有用來衡量讀書,那天下就無書可讀,沒有哪本書會把現成的作用擺在那里。第四,胃口被敗壞了。這一點,甚至不止于跨界閱讀,還關乎整體的閱讀。換句話說,教師不是不跨界閱讀,而是根本就不(愛)閱讀。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有一點,一直以來,很多教師就跟他所教的學生一樣,閱讀的胃口被敗壞了,在*該讀書的時候,卻把大量珍貴的時間花在那些僵死知識的識記上,也沒有人走出來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叫讀書。 就我而言,已經有一陣子,努力做一名跨界閱讀者,主動閱讀,指向理解,達到一種如魯迅先生所說“嗜好的讀書”。不敢說完全做到了,至少心向往之。常有老師問我:“那你是怎么跨界的呢?”我想來想去,真是卑之無甚高論,無非是好奇心、問題意識、實踐需要。學者朱正琳說“讀書是私事”,到底怎么讀,怎么跨界讀,各人情況不同,讀法不能照搬。只有在自己想讀書、主動讀的基礎上,試著去淺嘗、去吞食、去咀嚼消化,那么讀史也好,讀詩也好,讀哲學也好,讀數學也好,讀科學也好,自然會隨著各人的好奇心,隨著興趣、隨著問題、隨著實踐、隨著生活,出現更多等待跨越的全新界面。出版人郝明義曾提出“閱讀的七道階梯”,我以為是對跨界閱讀的層次的極好描述,這七道階梯指向了由淺入深的閱讀進階,分別是―你關心、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更美好你開始關心、思考如何讓自己與所愛的人,共同更美好你開始學習欣賞一切抽象的美好你開始學習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你開始學習欣賞與自己相異之行為的美好你開始學習體會多元知識激蕩之美好你學習體會宇宙的智慧之美仔細讀這七句話,我不由得感嘆,閱讀源于生活,而跨界閱讀會讓生活更有內涵。話說回來,“階梯”一詞,也給了我啟發,那就是在“跨界”之前,要有個腳踏實地的積累過程,到了一定程度,再有一些合適的時機,作為讀者的我們就會與“跨越”不期而遇。這就需要我們不間斷地閱讀,并且能夠由博而約,既有閱讀面的輻射,也有實踐點的專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教師總歸是事上磨煉,在教育生涯里見得真章。無論如何,“除了愛情,沒有任何事情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遲來的開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即使愛情,也沒法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越界之舉可以如此新奇”(郝明義語)。―跨界閱讀的美妙就在這里,今天的教師,生活在書籍的叢林里,不能居于豐饒卻饑餓至死,必須躍出莽林,像高明的獵人一樣,專注、勇敢、不拘泥。是啊,閱讀也是一種狩獵,當更多的獵物被捕獲時,隨之而來的,正是屬于你的幸福完整的閱讀生活。
教書這么好的事 作者簡介
冷玉斌,小學語文教學專家,“國培計劃”北京大學小學語文課程開發及教學指導專家。中國教育報“2015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著有《教書??讀書》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