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被誤解的三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85069
- 條形碼:9787514385069 ; 978-7-5143-850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被誤解的三國 本書特色
★知名歷史學者廖彥博以全新視角,打破“三國謠言”,帶你了解真實的三國人物和歷史!原來未被演繹的三國別有一番風味! ★解密傳說偽歷史,還原三國真精彩! 你知道的“草船借箭”是諸葛亮的計謀,其實是孫權不小心闖出來的“正史三國”。你知道的“借東風”只是虛構,其實周瑜才是定計火攻破曹的主角。你知道的“六出祁山”其實只是諸葛亮北伐中的取道路過。
被誤解的三國 內容簡介
三國歷史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經過長期的以訛傳訛,已經逐漸掩蓋了它本來的面目。這《被誤解的三國》提出關于三國的疑問,用流暢有趣的文筆及詳細考證的史料,加以分析這些故事的真假,除了提供三國的真相之外,也能在這些三國故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被誤解的三國 目錄
三國時代到底是指哪段時間1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有什么分別4
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7
劉備的天下真的是哭來的嗎10
江東為什么是孫家天下12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與年齡之謎14
張飛真的是個莽撞的大老粗18
董卓真是東漢滅亡的頭號元兇20
曹操真當過行刺董卓的刺客22
“捉放曹”時的陳宮根本不是中牟縣令!24
曹操將故友呂伯奢一家滅門疑案26
十八路反董卓聯軍主持人是“C咖”不是袁紹!28
“溫酒斬華雄”與“三英戰呂布”都是虛構的!30
孫堅得到傳國玉璽只是一場誤會34
董卓跟呂布真是因貂蟬的“美人計”反目的嗎37
曹操憑什么在中原群雄中崛起39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怎么來的42
袁術到底是怎么樣的人為何敢稱帝45
三國歷史真的有 “殺妻為食”的記載嗎47
漢獻帝真的應該叫劉備皇叔嗎49
曹操為什么要當面說劉備是英雄51
曹操真的答應了關羽投降的三個條件54
赤兔馬真的馳騁沙場二十年57
其實根本沒有“過五關斬六將”59
廖化年過七十還上戰場是真的嗎62
周倉是虛構的,關平其實是關羽親生兒子!64
趙云與劉備的古城重逢是真是假66
十一萬對二萬,官渡之戰袁紹為何會失敗68
神預測的郭嘉,一封遺囑就平定遼東72
徐庶真的是因母親而轉投曹操的嗎74
荊州名士為何共同推薦孔明77
“三顧茅廬”是虛構還是史實80
決定未來三分天下的“隆中對”82
博望坡之戰其實跟諸葛亮沒有關系!85
為什么有句話叫:“說曹操,曹操到”87
“趙子龍單騎救主”是真是假90
曹操有沒有給孫權寫過恐嚇信93
周瑜主戰是因為曹操想要“攬二喬”95
蔣干盜書是真是假他過江做了些什么97
“草船借箭”真的發生過,但主角不是孔明99
黃蓋詐降,但沒有“苦肉計”101
曹操在赤壁戰前吟了首不吉利的詩104
真是好好先生魯肅的真實面貌為何106
心胸狹孝驕傲自滿被《三國演義》嚴重扭曲的周瑜108
“借東風”只是虛構的,赤壁火攻是誰的功勞110
赤壁之戰中,曹軍真有百萬嗎112
有優勢的曹操為什么輸掉了赤壁之戰114
真有關公華容道義釋曹操這回事嗎116
魏延因腦后有反骨差點被孔明所殺118
孫權有個妹妹孫尚香,還嫁給了劉備121
孔明的三個錦囊妙計是移花接木來的!123
荊州爭奪與孫劉同盟,借荊州其實是借南郡125
馬超讓曹操割須棄袍其實事實完全相反129
劉備虛偽得很,偷偷學曹操的步數131
真有落鳳坡這個地方,鳳雛注定要死在此處133
“單刀赴會”的主角,其實是魯肅!135
誰反對曹操當魏王,又為了什么反對137
劉備的軍師其實不是孔明139
劉備真的分封“五虎上將”了嗎142
關羽為何發動襄樊之戰,水淹七軍是真是假144
華佗可能替關公刮骨療毒嗎148
大老粗呂蒙為何能成為東吳第三任都督150
曹丕其實沒有逼迫曹植七步成詩 153
關興、張苞執行“不可能的任務”156
劉備攻打東吳,真只是為關羽報仇158
什么是孫權的“老三哲學”160
夷陵之戰,真有火燒連營七百里162
陸遜真被孔明困在八陣圖里了嗎165
白帝城托孤,劉禪成了擺飾皇帝167
劉備得諸葛亮,真是“如魚得水”嗎171
孔明南征,率領“蜀漢夢幻隊”是真的嗎173
孟獲有位黃發碧眼的哥哥叫孟節175
真有“七擒七縱”這件事嗎177
老將趙云力斬五將,一場虛構的光榮退場秀!179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孔明為何不同意181
姜維的來歷為何,其實他是個“反魏義士”183
諸葛亮錯信馬謖街亭失守的真正原因185
空城計其實很瞎,但三國真有人用過188
揮淚斬馬謖之謎191
《后出師表》真偽之謎193
孔明到底幾出祁山195
李嚴被廢有內幕198
諸葛亮到底能不能打仗200
魏延與楊儀的恩怨情仇,想謀反的到底是誰202
孫權的遼東大冒險!206
孫權火攻老宅男張昭208
司馬懿為什么要裝病210
東吳的諸葛先生怎么了212
為什么連路人都知道司馬昭之心214
孔明的兒子虛有其表217
姜維的*后一擊!219
“樂不思蜀”其實有深刻的含義221
羊祜與陸抗的“另類戰爭”223
“三分歸晉”的原因是什么225
參考文獻227
引用書目228
被誤解的三國 節選
三國時代到底是指哪段時間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紛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紛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度龂萘x》**回 從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各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吳國滅亡的這九十年,稱為“三國時代”。三國指的是曹丕篡漢建立的魏(220年)、劉備在四川建立的漢(通稱蜀漢,221年),以及孫權在長江中下游建立的吳(229年)。之所以把三國鼎立前三十年的東漢歷史也列入三國時期,是因為有許多影響三國歷史的人物(比如曹操、孫策、袁紹、劉表)和事件(例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出現于此時期! ∪龂菓馉幍哪甏。自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以后,朝廷為了平定亂局,把經濟、軍事大權下放給地方行政長官(州牧),結果造成軍閥割據的局面。這些大小軍閥在中原地區混戰,企圖吞并對方,*后曹操和袁紹脫穎而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戰略正確;袁紹家世高貴,兵多將廣。雙方在建安五年(200年)進行決戰,結果曹操獲勝,統一了北方。 接著,曹操積極準備南征,想要統一天下,但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遭受了挫折。這時出身河北、在徐州發跡的劉備和長江下游的孫權集團結盟,組成聯軍,在赤壁打敗曹操的大軍。自此形成了三分天下的雛形:曹操敗回北方,孫權和劉備平分荊州。之后劉備入蜀,奪取益州,又和曹操爭奪漢中;曹操平定北方游牧民族、掃蕩關中地區的殘余軍閥;孫權則在淮河流域和曹操發生多次戰斗,并且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趁關羽和曹操戰爭時,奪取了劉備集團的荊州部分地區。劉備東征復仇,卻在章武二年(222年)的夷陵之戰中失敗。三國的版圖,就此確定! ↑S巾之亂造成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圖為清代插畫,描繪劉備、關羽、張飛討伐黃巾賊的場景! 渌篮螅駶h由諸葛亮執掌朝政,他整軍經武,從建興六年(228年)起對魏國發動了一系列北伐戰爭,但是并沒有獲得重大勝利。曹魏和東吳則陷入內戰與政治斗爭當中:司馬懿父子在魏明帝曹叡死后,逐漸掌握朝中大權,魏國權貴試圖反抗,發生多次內戰。吳國在孫權死后,權臣擁立年幼的皇帝,把持政權,一連發生多起政變。*后,由司馬家族所控制的魏國,先消滅了統治相對較穩定的蜀漢(263年),接著篡位,建立晉朝(265年)。經過和東吳對峙,魏國終于渡過長江,統一了中國(280年)! ∪龂瑫r也是人才輩出的年代。各種軍事、外交、政治上的策略層出不窮。清代學者趙翼說過,三國人才之盛,把魏、蜀、吳三組人馬其中之一放在其他時代,都足以開創統一王朝!除了征戰殺伐的英雄豪杰,三國也有才高八斗的文人墨客,他們都是正史與小說所歌頌的對象。當然,在閱讀這段歷史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在這個動亂的大時代里,還有成千上萬沒有留下姓名、被戰爭波及或是為生活而艱苦奮斗的平民百姓! 度龂尽泛汀度龂萘x》有什么區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度龂萘x》卷首詞 《三國志》是中國二十五史當中的一部,記載了由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中國之間的歷史,是一部正史;《三國演義》則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其余三本是《金瓶梅》《水滸傳》與《西游記》),是一百二十回的長篇章回歷史小說! 度龂尽返淖髡呤顷悏。陳壽(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年輕時在蜀漢擔任觀閣令史(約等同于國家圖書館研究員),蜀漢滅亡之后在晉朝為官。陳壽私自寫作三國的歷史,共六十五卷,后來被合稱為《三國志》! ‘敃r其他許多人也在撰述三國歷史,但陳壽的版本取材審慎,文筆簡潔,得到的評價*高。據說夏侯湛在看到陳壽的《三國志》后,自嘆不如,就把自己正在撰寫的《魏書》毀去,封筆不寫。陳壽的《三國志》以曹丕所創建的魏國為正統,只有魏國皇帝的傳記叫作“紀”,蜀、吳的君主都稱“傳”,也都采用魏國年號紀年! 〉恰度龂尽凡⒎菦]有缺點。由于敘事太過簡略,以及其中尊魏國為正統的做法,引起后世許多人對其進行議論和補充,于是一百多年后,當時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命令裴松之(372—451年)校注《三國志》。裴松之收集各種史料,以彌補《三國志》的不足,或者引用與《三國志》說法不同的記載,互相比對。根據歷史學家楊耀坤的統計,裴松之引用了二百二十九種當時的書籍,對《三國志》正文的注釋及補充多達兩千零六十六處!裴松之為《三國志》注解,保留了許多現在已經失傳的文獻資料,補充了許多在陳壽原書上沒有記載的人、事。這都是裴注的貢獻。所以,后世印刊《三國志》時,都合“陳志”和“裴注”為一本! 度龂萘x》的作者,現代學者公認是羅貫中。據說羅貫中是山西太原府祁縣人,他的生平,只見于他朋友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編》里。羅貫中早年曾經有爭霸天下的雄心(有志圖王),元代末年天下大亂,他投身在割據一方的張士誠麾下擔任幕僚。后來張士誠被朱元璋打敗,羅貫中就隱居起來,收集、整理隋唐以來的民間三國故事與說書版本。明朝建立后,羅貫中在朝廷的默許下,撰成《三國演義》一書。《三國演義》后來又由毛宗崗父子校注、修正,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卷首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就是毛氏父子加上去的。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差別很大。雖然小說以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注釋作為主要取材對象,但羅貫中把他耗盡一生都沒辦法實現的志業和抱負,都寫進了《三國演義》的英雄爭霸里。所以,《三國演義》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正統,也以其為故事的主線。小說前半部的主角是劉備、關羽、張飛等人,后半部的則是諸葛亮、姜維;在正史里是正面人物且篇幅*多的曹操、司馬懿等人,在小說里擔任反派,形象很差;至于東吳的孫堅、孫策、孫權父子,戲份*少。另外,羅貫中也在小說當中摻雜了很多“天命不可知”觀念,比如諸葛孔明雖然神鬼莫測,可是*后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這似乎是羅貫中對自己壯志未酬的一種影射! 〔懿俚降资怯⑿圻是奸雄 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度龂尽の涞奂o》 談論三國人物時,曹操絕對是形象*多、*復雜的。那么,撇開《三國演義》“亂世奸雄”的“白臉曹操”評價不談,我們該怎么認識正史上的曹操呢 年輕的曹操,是個嚴格執法的熱血官吏。雖然其父親曹嵩曾擔任太尉高官,但因為是宦官養子,曹操的家世并不算好。曹操小時候其貌不揚且身材矮小,也不認真讀書,但他腦筋非常靈活,極會臨機應變。他長大后靠父親的關系,擔任洛陽北部尉(相當于首都公安局北區分局局長)。在任期間,曹操認真執法,專打“大咖”(“咖”源于閩語,意為“人物”!按罂А奔丛谀硞領域里比較成功的人,按照名氣、成就等級劃分,還有“A咖”“B咖”“C咖”等不同稱呼),因此得罪了宦官集團,不久就被免官了。即便如此,曹操仍然冷靜地觀察天下格局,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結合眾人的力量,幫助朝廷穩定動亂的政局,使痛苦的百姓獲得安寧! 〉切┏錾砀哔F的名門豪族,為了爭權奪利而顯露出的丑惡言行,讓曹操一再失望。于是他決定靠自己的努力來平定天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曹操壓抑自己的喜惡,依法行政,用人唯才。他能夠原諒殺害自己長子、愛將的仇敵(如張繡);器重的人才想要離去,他也能容忍(比如關羽);他勇于承認自己的過錯,把功勞歸給部下。正因此,曹操能夠聚集*多的人才,采用*適當的策略,在群雄當中脫穎而出! 〔懿偻瑫r還是一位軍事理論家和詩人。曹操飽讀詩書,曾經注解《孫子兵法》,他用兵、練兵的才能,連敵對陣營的諸葛亮都稱贊;而因為多年征戰,看盡生死流離,加上長期受頭痛的宿疾困擾,曹操對于人生有悲觀而透徹的看法,反映在他的詩作上,形成了一種格局開闊、雄渾悲涼的格調。既能寫詩著書,又能赤手空拳開拓局面、親上前線的軍政領導人,整個三國時代,也只有曹操一人! 不過,曹操晚年野心膨脹,追求個人權勢的欲望壓過了平定天下、安定百姓的初衷。因此他和幾位早年一起打拼的干部翻臉,導致了這幾位干部的悲劇性結局。曹操雖然為東漢朝廷掃清軍閥,但他把皇帝當成傀儡,毫不尊重,還逼死伏皇后、毒殺皇子,這些惡行重創了曹操的形象,也對當時的社會風氣造成了極差的影響! ∑鋵嵨覀冊摴降卣f:曹操是三國時代的頭號人物!他的政治才干、民間聲望、軍事素養、文學作品甚至他平定天下的雄心壯志,在當時都無人可比,也無愧于陳壽所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評價! ∷,曹操是不是奸雄當然是!曹操是“奸詐的英雄”!但自古以來,哪一位成就大事業、開創大局面的英雄是不奸不詐、心慈手軟的呢 劉備的天下真的是哭來的嗎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于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三國志·先主傳》 身為《三國演義》的男主角,劉備具有很極端的形象:他既是小說里那個仁義之主,又是一個愛哭、會逃跑的偽君子,甚至有句歇后語說,“劉備的天下——哭來的”。正史上的劉備真是這樣的嗎 關于歷史上的劉備,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他沒有地盤,可是有人(如徐州牧陶謙,益州張松、法正)奉送給他;他常被打敗,單獨一人逃走,可是群雄(如呂布、袁紹、曹操、劉表)都愿意收留他。換句話說,劉備這人二十四歲左右出道,混了二十多年,只有聲望,沒有戰績,但沒有人敢小看他,還把他當英雄看待! 槭裁催@就是“歷史劉備”的頭一種特質:得人緣。我們先從劉備的性格和出身說起。劉備出身平民(他自稱漢朝宗室的后代),小時候和母親以編織、販賣涼席為生 ……
被誤解的三國 作者簡介
廖彥博 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已出版著作包括:《一本就懂中國史》《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2015年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與知名文學家白先勇合著)《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等。 已出版譯作包括:《大清帝國的衰亡》《中國將稱霸21世紀嗎?》《謊言的年代:薩拉馬戈親文集》《OK正傳》《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