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浦江一彎 上海新江灣城的前世今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616443
- 條形碼:9787548616443 ; 978-7-5486-164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浦江一彎 上海新江灣城的前世今生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上海新江灣城開發的前世今生,上海城市發展東北角大支點的建樹,盡在《浦江一灣》。《浦江一灣》是作者首次以見證人和參與者身份,講述了原江灣機場前世今生的故事。
浦江一彎 上海新江灣城的前世今生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浦江一灣”新江灣城9.45平方公里開發的前世今生的故事。特別是近20多年來,新江灣城的規劃建設,就一直處在上海建設全球城市進程的重要語境中,漸次展示了對上海城市發展不同階段需求的呼應和引領,成為了上海創新鑄就卓越之城的一個組成部分。作者作為新江灣城20年發展歷程中唯*的自始至終的見證人和參與者,講述了如何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土地開發的前瞻思考和正確領導下,以城市更新為“支點”,以建設世界一流,面向“21世紀知識型、生態型花園城區”為目標,努力建設承載上海經濟發展空間布局調整和城市形態優化的功能,承載社會、經濟、文化、生態資源均衡配置的空間需求,承載人民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時代期許,形成面向國際以生態為特色的一流品質居住區、以科創為引擎的產業功能區、以多元為形態的綜合性城區的范例。
浦江一彎 上海新江灣城的前世今生 目錄
序??言…………譚企坤 001
引??子…………001
尋夢
**章??從殷行鎮到江灣機場
1. 殷行鎮的盛衰…………011
2. 不能不提及的《大上海計劃》…………014
3. 日軍在遠東*大的軍用機場…………018
4. 傳奇飛行員邢海帆…………020
5. 與江灣機場有關的那些事…………024
第二章??籌建新江灣城
1. 上海是真的“賺”了…………028
2. 上海四大跨世紀居住小區的緣起…………033
3. 成立新江灣城開發有限公司和開發領導小組…………035
4. *初的“籌建五人組”…………039
5. 從廣中路 517 弄 1 號到閘殷路 180 號…………042
6. 圍繞土地做足、做好文章…………050
7. 開始有了許多個“**”…………054
8. 時代花園創下了兩個之“*”…………057
9.《人民日報》專版介紹新江灣城…………061
第三章??新江灣城的建留之爭
1. 一個引起激烈爭議的話題…………067
2. 李欽棟,一個當地居民的擔憂…………069
3. 一群專家學者發出《倡議書》…………075
4. 一次系統、全面的“本底調查”…………082
5. 專家對生態住宅小區建設的建議…………087
6. 不僅僅是上海第 100 個街道的揭牌…………092 筑夢
**章??亮出**張生態“名片”
1.“8.8”帶來的新啟迪…………096
2. 新江灣城建設指揮部應運而生…………098
3. 生態性居住區開發拉開序幕…………104
4.“江灣綠心”先期受到保護…………107
5. 對話“生態展示館”…………110
6. 向外界宣示一個決心…………117
第二章??繪制新一輪科學規劃藍圖
1. 記錄曾經有過的種種思考…………121
2.“水為骨、地放‘荒’”的圖景描繪…………126
3. 先睹為快之后的極目遠望…………131
4. 從區域、城市、國際三個層面思考…………133
5. 把握文化、生態、智力和經濟資源…………135
第三章??打造*有亮點的市政建設工程
1. 連通公共資源服務渠道…………137
2. 市政配套工程是“開路先鋒”…………140
3. 形成“三縱七橫”網絡狀水系…………142
4. 精心呵護“城市綠肺”…………147
第四章??推出*有品質的公建配套設施
1. 提升公共資源服務品質…………150
2. 一個被投射以“智慧之光”的新校區…………152
3. 一座校企共建的愛心助學連心橋…………156
4. 一個讓世界矚目的極限運動公園…………159
5. 時間軸上的文體衛中心及其他…………164
6. 環環相扣的“三個生活圈”…………169
第五章??筑就*有溫度的精品住區
1. 精細化開發理念與管理思路…………172
2. **塊土地的招拍掛…………174
3. 一號作品引領精品開發…………175
第六章??踏著*堅實的步伐前進
1. 走出去,學習先進、對標一流…………182
2. 建一流城區必塑一流團隊…………185
3.“虛擬組織結構”的運用實踐…………190
4. 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足跡…………192
5. 培育勞模、青年創新團隊…………196
第七章??“滬上新景點”姿容初現
1.“綠色生態港、國際智慧城”初現…………201
2. 形成“大地產、小房產”開發模式…………204
3. 架構“五個統一”開發總體框架…………207
4. 在完美的總結中再出發…………210
追夢
**章??“第三代國際社區”的全面打造
1. 國際社區的由來和發展…………214
2. 新江灣城居民話說“國際社區”…………216
3.“國際社區”的另類“居民”…………221
4. 確保社區安全性、歸屬感和活力源…………224
第二章??創建產城融合的繁榮社區
1. 點燃城區發展新引擎…………226
2. 有一個新生代高科技園區叫“灣谷”…………229
3. 回答“‘灣谷’是什么”的追問…………234
4. 看上海的 CID 怎么造…………235
第三章??灣谷故事
1. 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揭牌…………237
2. 南部知識商務區的耐克故事…………242
3. 就在身邊的“城投寬庭”…………245
圓夢
**章??展現新江灣城發展的歷史脈絡
1. 說說“新江灣城十年地王史”…………254
2. 值得一讀的“新江灣造城記”…………261
3. 請聽一個街道黨工委書記的口述…………267
第二章??為上海城市發展提供示范案例
1.“生態綠寶石”璀璨奪目…………278
2. 不斷體現民生意蘊…………283
3. 實現資金集約利用的效益*大化…………284
第三章??持續打造“創新、人文、生態之城”
1. 全力打造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289
2. 不斷完善卓越全球城市功能要素配置…………292
3. 不斷推進高價值區段產業功能布局…………295
4. 不斷促進國際化、內涵式、可持續發展…………296
尾??聲…………299
后??記…………305
浦江一彎 上海新江灣城的前世今生 節選
引??子 2017 年 11 月 6 日,清晨。 太陽剛剛升起,淡淡的晨霧還沒有完全消散,原市建設黨委書記李春濤就從家里動身了。不是因為年紀大了、習慣于早睡早起的緣故,盡管他已年近 80,但睡眠一直都還好,并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改變了生活規律。今天,他之所以早起,是想早一點趕到新江灣城,參加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老領導參觀新江灣城活動。 這是后來老領導李春濤對我講的。 我提出要去接他,他堅決拒絕了。他說,若是說好讓小車來接,就得在家坐等,坐等是一種煎熬,一會兒看鐘,一會兒看表,得不停地估摸著小車什么時候到,還不如自在一點,早點出門,反正自己的腿腳還利索,那就利利索索地往新江灣城去。或許是一直都在關注新江灣城,他對新江灣城地區的交通太熟悉了。他說不像剛剛開發那陣,交通布局沒有完善,進出的確不太方便。 新江灣城是上海中心城區*大規模的可供集中開發利用的土地,四至范圍東起閘殷路、西達逸仙路、南至政立路、北抵軍工路,總面積達 9.45 平方公里。原先作為江灣空軍機場,可以無須公共交通,但是,隨著一個以多元為形態的綜合性城區的形成,公共交通布局的日漸完善也就成為新江灣城建設中的題中之義。 我曾經是他的屬下,在他擔任上海市建設黨委書記時,我還是一名年輕的工會干部。一晃,都已經 20 多年了。 我沒有想到市建委老領導對于這次活動會這樣上心。 清波路 58 號,這是一棟由上海城投——新江灣人自己在這塊土地上建造的辦公大樓,一棟外觀漂亮、富有特色風格的建筑。李春濤趕到時,才剛剛 9 點多一點,說好的活動時間是 10 點,他原以為自己來得早了,想不到卻是“莫道君行早”,該來的差不多都來了,包括原市建設黨委副書記陳策、市建設黨委秘書長嚴鴻華、市建委紀委書記徐海峰等。 這次活動,我在 8 月間就開始籌劃了。 其實,城投集團 2017 年就想總結一下新江灣城開發的歷程,畢竟 20 年了,已經名聲在外。不只在上海,就是在全國,新江灣城也是一個土地開發的范例。 牽頭總結的事情*終落到了周浩身上,不僅因為他現在是城投集團的副總經理,也因為他與新江灣城有緣,早在 20 年前,他為開發新江灣城來到城投,也是*早的一個開拓者。周浩把任務布置給城投集團下屬的置地(集團)公司,然后,置地(集團)公司搭建了一個班子,花了大心血,*后,由胡劍虹博士主筆,撰寫了一篇《呈現區域規劃建設新范例,承載上海城市發展新夢想——新江灣城“21 世紀知識型、生態型花園城市”規劃與建設二十年(1997—2017)成果總結報告》。我是目前在新江灣城這片土地上的唯一一個自始至終見證新江灣城變遷與發展的人,從新江灣城開發 5 人小組到上海城投置地(集團)公司人事總監、工會主席和紀委書記,我始終沒有離開新江灣城一步,我應該是被征求意見的一員吧。但是,一個人的經歷以及視野畢竟有限,我懂得“兼聽則明”的道理,因此提了一個建議:何不把市建委老領導們也請過來一起征求呢? “這是一個絕好的主意!”童素正**個表示支持,“這是好事情,市建委老領導一定開心。”她在擔任市城投總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時,是我的直接領導,那時,我兼任過城投總公司工會副主席。果然不出她所料,她在市建委老干部活動時講起此事,老領導們的情緒十分熱烈,誰都想參與這個活動,都想看看曾經為之嘔心瀝血、傾力而為的新江灣城。這讓童素正很是興奮,她向他們保證,此事就由她來落實。此時,正是全國上下喜迎黨的十九大之際,舉辦這樣一次活動,真是一樁好事情、一樁有意義的事情! 城投集團的現任領導也特別重視,專門聽取意見,提出要求,并明確由集團分管副總經理具體負責。此事既然是我提出來的,自然也該由我去具體操辦。事實也是,我受命承擔了選擇日期、排定內容、安排接送等一應任務。 20 年后再在新江灣城相聚,一見面,李春濤就感慨萬千:“我們的建委干部真好,20 年了,還想到讓我們這些老同志回來看看。”陳策、嚴鴻華和徐海峰等也有同感…… 大家一起來到了四樓接待室,城投集團副總經理陸建成十分熱情地向各位老領導匯報新江灣城的開發情況。 回來看看,與新江灣城發展息息相關的兩個儀式是不能不提的—— **個儀式是《江灣機場原址部分土地使用權收回補償協議》簽署儀式。1996 年 5 月 1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后勤部和上海市建設委員會分別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在人民大道 200 號市政府三樓會議廳,簽署了《江灣機場原址部分土地使用權收回補償協議》。根據協議,上海市人民政府收回江灣機場原址中 9000 畝土地的使用權,由市建設委員會負責支付空軍后勤部土地使用權收回補償費 30 億元人民幣,并牽頭進行綜合開發。協議約定,空軍后勤部在 1996 年 9 月 1 日向上海市建設委員會移交 2000 畝即可開發土地,并在 1997 年 5 月 1 日前拆除其余收回土地上的全部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收回的土地根據上海市總體規劃,由軍事用地調整為民用建設用地。出席儀式的甲方代表是空軍后勤部副部長雷國保,甲方上級主管單位代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吳光宇,乙方代表是上海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譚企坤,乙方上級主管單位代表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夏克強。 第二個儀式是江灣機場原址 9000 畝土地交接暨上海市新江灣城開發辦公室、新江灣城開發有限公司揭牌儀式。1997 年 4 月 30 日,江灣機場原址 9000 畝土地交接暨上海市新江灣城開發辦公室、新江灣城開發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廣電大廈舉行,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吳祥明、黃躍金,市建設黨委書記李春濤、副書記陳策,市建委副主任譚企坤、市建設黨委秘書長嚴鴻華、空軍后勤部副部長雷國保等 84 位來賓出席。 提到這兩個與新江灣城的誕生與發展息息相關的儀式,自然就不能不提另一個人——譚企坤。 “老譚怎么沒來?”李春濤頓時感到奇怪,問童素正。 我所得知的一個信息是:譚企坤去了國外,不過,即將回國。后來才知道,這是誤傳,說不清楚是從哪里得來的信息。“那就等他回國后,再請他來新江灣城看看。”李春濤他們當時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上海城投以及置地集團領導們也做出了這樣的允諾,而作為活動組織者的我更是這樣希望著。因為在新江灣城的發展歷程中,譚企坤始終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他既是決策者,也是見證人之一。 譚企坤終于被請來了,在時隔兩個多月以后,以請上海城投老領導參觀新江灣城的名義把他請來的,他在擔任市建委副主任一職時,兼任過上海城投集團前身——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的總經理。 那天,一同前來的還有原城投集團副總經理何大偉,原城投集團總經濟師費力夫,原城投集團財務部總經理王嵐,原新江灣城開發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劉建士等。 前后兩次活動安排的是同樣的,看新江灣城的三張“名片”。**張“名片”是生態“名片”——生態展示館,第二張“名片”是精品住宅——首府,第三張“名片”是科技園區——灣谷。 對于前后兩次活動,我后來特地制作了兩冊限量版的影集——《喜迎十九大,金秋看江灣——市建委老領導參觀新江灣城》和《二十年后,再聚江灣——市城投老領導參觀新江灣城》。我在兩冊影集的序言中,都簡要地記下了當時的場景。在《二十年后,再聚江灣——市城投老領導參觀新江灣城》序言中,我是這樣記錄的—— 2018 年 1 月 17 日,寒冬凜冽,晨霧蒙蒙。新江灣城, 一座承載上海新夢想的新城區,迎來了曾經為之嘔心瀝血、 傾力而為的上海市城投總公司的老領導們。從 1996 年的軍 用機場用地到 2017 年的第三代國際社區,20 年,新江灣 城的成功凝聚著各級領導、廣大建設者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歲月如梭,時光易逝,深耕 20 年,把她從“昨天”的 沉睡中喚醒,換來“今天”的精彩。 精彩 20 年,謹以此冊留下我們美好的回憶。 新江灣城始終是一座承載著上海夢想的新城區,兩冊 限量版的影集給活動參觀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能不能讓 新江灣城的 20 年建設經歷成為更多人的共同回憶呢? 我為之怦然心動。
浦江一彎 上海新江灣城的前世今生 作者簡介
趙勇。1958年8月生。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1996年由市政府機關下海去新江灣城,參與江灣機場的開發建設,在這塊土地上深耕22年。曾任新江灣城開發公司辦公室主任、工會主席、紀委書記。2011年被評為楊浦區優秀黨務工作者;2017年榮獲全國優秀工會工作者稱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