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淺埋非充分垮落采空區下開采覆巖活化失穩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85122
- 條形碼:9787502485122 ; 978-7-5024-851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淺埋非充分垮落采空區下開采覆巖活化失穩機理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淺埋間隔式采空區下近距離煤層開采, 采空區頂板垮落狀態未知, 采空區碎石空隙分布規律、承載特性不明, 煤柱群長期穩定性難以評價等問題。綜合運用理論計算、物理模擬、數值計算及現場實測等研究手段, 闡明了間隔式采空區頂板垮落特征, 研究了間隔式煤柱長期承載特性并評價其穩定性, 掌握了頂板垮落破碎巖體承載及變形特性, 探究了非充分垮落區“煤柱群-碎石”協同承載特性, 揭示了非充分跨落采空區下近距離煤層開采覆巖結構不同失穩類型誘發動載致災的機理。
淺埋非充分垮落采空區下開采覆巖活化失穩機理 目錄
1.1 非充分垮落區下開采致災問題的提出
1.2 淺埋煤層及空區下開采技術概況
1.2.1 淺埋煤層開采技術發展歷程
1.2.2 淺埋長壁工作面礦壓規律
1.2.3 淺部采空區探測及煤柱穩定性分析
1.2.4 采空區破碎巖體承載特性
1.2.5 淺埋煤層開采致災機理
1.2.6 淺埋采空區下開采頂板控制技術
1.3 研究內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標及創新點
1.4.1 主要研究目標
1.4.2 主要創新點
2 間隔式采空區頂板穩定性
2.1 間隔式開采煤層地質特征
2.2 不同地貌下間隔采空區頂板穩定性
2.2.1 平緩地貌間隔式采空區基本頂變形特征
2.2.2 沖溝地貌間隔式采空區基本頂變形特征
2.3 間隔式采空區頂板垮落特征
2.3.1 相似模擬實驗研究
2.3.2 數值反演方法研究
2.3.3 現場實測
2.4 本章小結
3 間隔式采空區內破碎巖體承載特征
3.1 采空區破碎巖塊表征方法
3.1.1 破碎巖體空隙描述方法
3.1.2 模型參數分布模型與賦參方法
3.2 完整巖石巖性校核實驗
3.3 采空區內破碎巖體承載特性實驗
3.4 本章小結
4 間隔式煤柱承載特性與穩定特征
4.1 間隔式煤柱長期承載特性
4.2 間隔式煤柱塑性區寬度計算
4.3 間隔式煤柱群穩定特征
4.3.1 間隔式煤柱群穩定性理論
4.3.2 重整化煤柱群模型
4.3.3 間隔式煤柱穩定性實驗
4.4 本章小結
5 集中載荷傳播規律與下組煤頂板破斷特征
5.1 平緩地貌間隔式采空區下方載荷傳播規律
5.2 沖溝地貌間隔式采空區下方載荷傳遞規律
5.3 下組煤頂板破斷特征實驗
5.3.1 相似模擬
5.3.2 數值計算
5.4 本章小結
6 采空區下煤層開采覆巖運動規律及控制技術
6.1 30107工作面地質概況
6.2 實體煤下方工作面礦壓規律
6.3 間隔式采空區下方工作面礦壓規律
6.4 深孔預裂爆破間隔式煤柱機理及數值模擬
6.4.1 煤柱內爆破沖擊波演化特征及其參數確定
6.4.2 間隔式煤柱預裂炮孔裝藥結構
6.4.3 間隔式煤柱預裂爆破數值模擬
6.4.4 間隔式采空區下支架適應性分析
6.5 本章小結
7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研究展望
附錄 變量注釋表
參考文獻
淺埋非充分垮落采空區下開采覆巖活化失穩機理 作者簡介
朱德福,男,1988年9月生,安徽濉溪人,太原理工大學講師,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礦山巖體力學與數值計算方法研究,在《煤炭學報》、《巖土力學》等SCIEI期刊發表論文12篇,獲煤炭工業協會二等獎1項,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西省高等學?萍紕撔马椖俊⑸轿魇没A研究計劃、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等7項。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