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學的世界:人人都要懂的個體經濟學:A beginners guide to microeconomics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508211
- 條形碼:9787570508211 ; 978-7-5705-082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學的世界:人人都要懂的個體經濟學:A beginners guide to microeconomics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經濟學★兩位知名經濟學家,以平易近人、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經濟學概念,輔以現實生活中俯拾可得的諸多例證,將原本艱澀的經濟理論轉化成日常知識。幫助讀者對經濟現象、經濟新聞甚至經濟政策形成基本的判斷能力。 ★金庸說:“我在香港的書房有一套《經濟學的世界》!” ★羅振宇、樊登說:“大學時就看過《經濟學的世界》!” ★郭臺銘說:“高教授,您的文章我都有看!”
經濟學的世界:人人都要懂的個體經濟學:A beginners guide to microeconomics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由兩位富于教學與寫作經驗的經濟學教授撰寫的教材。在臺灣版以來,本書以觀眾、問題和政策導向及直面現實經濟生活的寫作風格而迥異于一般經濟學教科書,加之語言淺顯、案例生動,因而一直深受臺灣和香港地區各界讀者的歡迎。經過三次修訂,本書的理論體系和案例資料已趨于完備,并反映了經濟學發展的新進展和經濟,尤其是包括兩岸三地的中國經濟的發展成就、問題與趨勢。此外,本書還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將經濟學中國化或本土化的努力。和一般經濟學教科書充斥、甚或僅有歐美案例資料不同,本書給讀者展現了中國人自己在社會經濟現代化進程中的得失,時刻將視角對準我們自己。對于大學生和需要一定經濟知識的工商人士、公務員、媒體工作者及一般讀者來說,本書是一部理想的經濟學入門教科書。
經濟學的世界:人人都要懂的個體經濟學:A beginners guide to microeconomics 目錄
序??言………………………………1
**章????經濟學的本質
一、什么是經濟問題?………………2
二、經濟學的定義………………4
三、經濟學方法論………………7
四、幾個重要的經濟概念………………11
五、經濟圖形的解析………………18
第二章????經濟知識的重要性與分享
一、經濟學是什么?………………34
二、大家關心的經濟問題………………36
三、經濟知識的普及………………37
四、“文科中*老、科學中*新”的學科………………39
五、經濟學家為什么意見不同?………………40
六、經濟學家的可信程度………………43
第三章????供給與需求的運作
一、市場與價格………………48
二、需求………………51
三、供給………………57
四、市場均衡………………62
第四章????彈性分析
一、需求彈性………………76
二、供給彈性………………89
三、收入彈性、交叉彈性、替代彈性………………98
第五章????消費者行為
一、效用的概念:自利行為………………106
二、邊際效用分析法………………111
三、無異曲線分析法………………122
四、替代效果與收入效果………………134
第六章????供給與需求的應用
一、價格機制與管制………………142
二、農業問題………………155
三、準租與價格管制………………162
第七章????市場經濟與經濟制度
一、資本主義………………174
二、混合型的經濟………………178
三、市場經濟的優缺點………………180
四、經濟制度………………181
五、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比較………………182
第八章????生產與成本
一、廠商的角色………………188
二、短期下的生產與成本………………195
三、長期下的生產與成本………………207
四、極長期下的生產………………217
第九章????完全競爭市場
一、市場結構與廠商行為………………222
二、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231
三、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241
第十章????獨占市場
一、獨占廠商的行為………………252
二、價格歧視………………260
三、獨占的效率與管制………………266
第十一章????不完全競爭市場
一、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結構………………278
二、獨占性競爭市場………………283
三、寡占市場………………288
四、臺灣地區有關規定………………296
第十二章????要素需求
一、市場循環………………304
二、廠商的*低成本組合………………306
三、廠商的*大利潤選擇………………311
四、要素獨買………………317
第十三章????要素供給
一、勞動市場………………326
二、資本與利息………………336
三、土地與地租………………342
四、企業家精神與利潤………………346
第十四章????市場失靈、政府職能與法律
一、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355
二、政府的職能………………363
三、效率、公平與穩定………………367
四、財產權、專利權與法律制度………………380
第十五章????不確定性與信息經濟學
一、不確定性經濟學………………388
二、信息經濟學………………398
三、信息、誘因與代理………………411
第十六章????自然資源、環境與醫療服務
一、自然資源經濟學………………423
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437
三、人口、醫療與政府干預………………450
經濟名詞中英對照及索引………………456
經濟學的世界:人人都要懂的個體經濟學:A beginners guide to microeconomics 節選
一、什么是經濟問題? (一)一般人心目中的經濟問題 每當別人知道你是經濟系教授時,他們會立刻問你:“你覺得*近的股票市場如何?會不會再漲?你覺得哪一只股票*好?”也許他們會問你另外一個問題:“目前的房價如何?*近會不會再漲?”沒錯,這些都是經濟問題,雖然大部分經濟學家不一定都能回答。 如果遇到的是就要出國旅游的朋友,他們經常問的則是:“*近人民幣會升值還是貶值?我想買美元,該現在就買,還是再等一些時候?”若是遇到久居國外,*近才返國探親的朋友,他們*常問的不外是:“這里的東西怎么這么便宜?這里的人好幸福喔!”這些都是標準的經濟問題,雖然我們不一定都有標準答案。 在服飾店上班的春嬌是江蕙的忠實歌迷,*近聽說江蕙要開封麥演唱會,雖然票價所費不貲,但春嬌準備前往捧場,否則有虧忠實歌迷的職守。同時,春嬌也在隔壁服裝店看上一件她非常喜歡的洋裝,價格不比江蕙演唱會的票價低。春嬌收入有限,無法兩樣東西都買,她會如何選擇? 到興隆路上的老地方面館吃牛肉面的人,經常發現餐桌上的酸菜盒子都是空的,但旁邊冷凍柜子里要收費的小菜,卻一盤盤地整齊排列。經常去吃面的人都知道張老板為人很大方,對客人十分友善,但為什么他的酸菜盒卻是空著的時候比較多呢? 陳教授很喜歡吃牛肉,陳太太上市場買牛肉時,一定先問多少錢一斤,然后每次一定都買剛好200元的牛肉。有時陳太太很忙,就叫陳教授去市場買牛肉。陳教授做人比較爽快,買牛肉從來不問價格,他一到牛肉攤上就跟很熟的林老板說:“老板,買二斤牛肉。”然后,付完賬就立即走人。陳教授和他的太太的行為有何差異呢? 對讀過經濟學的人來說,上述都是標準的經濟問題。就算沒有讀過經濟學的人,大概也可以知道這些問題屬于經濟學的范疇。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本書接下來的分析中,會一一加以說明。 (二)廣泛的經濟問題 經濟問題只局限于類似上述的問題嗎?當然不止,經濟學探討的范圍與對象要遠超過這些問題。政治大學經濟系博士班的學科考試,每次都會有6個申論題,每次考試的時間都限定為3小時。我們*常聽到博士班的學生抱怨:“每次都花了許多時間準備考試,而且這些題目我都會,只是每次考試時間都不夠,題目都寫不完。”而經濟系教授通常的標準答案是:“如果你們不知道如何分配時間去作答,你們的經濟學就還不算念通。” 多年前,美國一家有名的大學教學醫院曾引起一陣軒然大波,因為該教學醫院中的幾位有名醫師聯名希望減少對年老且又無望痊愈病人的治療,以便將資源轉向其他較有希望治愈的病人身上。這個事件引起廣泛爭議的主要理由在于“人道立場”,因為生命價值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是,對多數經濟學家而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純經濟問題,答案可能也不太難給出。 當今中國社會,大家庭制度逐漸解體,小家庭愈來愈多,城市在外就餐的人也愈來愈多。為什么現代人愈來愈不喜歡下廚了呢?這是社會問題或是經濟問題?當人們到餐廳點菜時,如果點了一道鐵板牛柳,大概就不會再要蔥爆牛肉;如果點了一道蛋花湯,就不會再要西紅柿炒蛋。這是大家習慣使然?或是其中含有經濟理由?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而且可能是社會科學中*接近自然科學的學科之一。經濟學作為科學的一種,當然不應該限制其研究方向,而應廣泛地將其研究方法與內涵加以應用。到目前為止,除了傳統的經濟學領域之外,還有許多新的相關領域逐漸受到重視,例如教育經濟學、醫療經濟學、信息經濟學等。在這本作為經濟學入門的書中,我們也許只會簡略提到上述領域的內涵,也說不定根本就不會提到。但是,只要讀者能仔細讀完本書,應該可以體會出經濟學并非只探討“錢”的問題,其內容應該可以廣泛地應用到許多相關的研究領域。當一個讀者對于經濟學應用領域之廣感到訝異時,他大概就可以開始領悟經濟學的曼妙了。 二、經濟學的定義 (一)資源、欲望與選擇 在上節的諸多問題中,細心的讀者應該不難體會出,這些問題大都與經濟資源(economic resource)有關,而其中的資源可能包括一個人所擁有的錢,所擁有的時間,或是所擁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資源幾乎都是有限的(scarce),例如每個人所擁有的收入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春嬌每個月的薪水是有限的,博士研究生考試的時間也是有限的,牛肉面館中的酸菜盒更是經常空空如也。小到一家廠商,大到一個國家,它們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中國的人口很多,俄羅斯的土地資源豐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蘊藏量很大,但終究都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人們的“欲望”(desire)卻往往不易滿足。研究生希望每一科考試都考100分;春嬌希望能穿新買的洋裝去看江蕙的現場演唱,如果可能,*好再買一雙鞋子搭配;廠商總希望多生產一些產品,增加自己的收益;政府則大都希望多花一些錢在社會福利上,同時花一些投資在公共建設上;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多擁有一些東西,就像政府希望能多做一些事情一樣。 雖然人們的欲望這么多,但每一個人擁有的資源卻非常有限,人們該如何做抉擇呢?要如何選擇才能達到*大的滿足呢?政府的稅收有限,不可能同時花太多錢在社會福利與公共建設之上,而且可能還要保留一些給教育及國防軍備使用。政府該如何分配支出,使得國人的福祉*高?或者更直接地說,政府應當如何花這些錢才能使它未來的選票*多?廠商可以多雇用勞工來生產,也可以多用機器設備,或者兩者都用,但廠商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他該如何選擇生產方式,才能一方面使生產成本*少,一方面又使產量*大呢? 經濟學(economics)就是探討如何分配有限資源,以達到效用*大的一門學問。這里指的效用包含個人效用、廠商利潤,或是全民福祉。由于資源有限,如何去做有效的使用,就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換句話說,經濟學就是一門探討“選擇”(choice)的學問。由于資源有限,人們可以做的選擇也就有限,那些被選擇的,就可以帶來效用;那些被放棄的就是“成本”(cost)或代價。比方說,春嬌*終決定去看江蕙的演唱會,放棄購買新的洋裝;因此,她去看演唱會的代價就是犧牲了穿新洋裝的樂趣。政府花費大量資金在社會福利上,就必須以減少公共支出為代價。這就是選擇的問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二)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 在經濟學探討的問題中,有些純粹是個人的選擇問題,有些則與個別廠商的選擇問題有關。這些有關個人或個別廠商行為的研究,我們稱之為“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在個體經濟學中,我們探討個人如何分配工作時間與休閑時間,如何消費有限的收入在不同的商品上。在廠商行為方面,我們則研究廠商如何雇用人員及如何購買機器設備來生產,同時決定該生產多少產品等。當然,更重要的是如何決定產品的價格——該薄利多銷還是厚利少銷? 研究個人或個別廠商的行為可以讓我們知道如何使個人獲得的效用*大,或使個別廠商的利潤*大。因此,經濟學家可以對個人提供一些消費或投資上的意見。比方說可以買哪些東西,投資哪些股票,或對廠商提供一些管理上的意見——比方說生產什么產品,以什么價格出售,或者應不應該現在就去購買外匯等。 經濟學另外一個重要的研究范疇則是以整個經濟社會或國家為對象,因為研究對象范圍較大,故稱“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其內容包含研究整個國家的收入、通貨膨脹、就業以及政府收支等。譬如說,如何利用政府收支來增加一國的國民收入而不至刺激物價?通貨膨脹與充分就業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對于任何一個政府而言,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以及提高社會福利,大概都是他們的政策目標。如何達到這些目標,則是總體經濟的主要課題。 有人說,個體經濟與總體經濟的關系就像一棵樹與整片森林的關系。我們在研究一棵樹木如何成長的時候,當然不能忽略它周遭的生長環境。同樣地,在研究一片森林的時候,我們也必須對其中每一棵植物的生態十分了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固然不對,而“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也一樣不行。又有人說,經濟學是一門“經世濟民”的學問,“經世”就是總體經濟學的范疇,“濟民”則屬于個體經濟學的領域。 (三)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 另一種區分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將經濟問題區分成二類。一類純粹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問題,不加入任何主觀價值判斷,只去研究問題的本身。例如,個人消費時,該如何選擇才能使效用*大?政府如何控制貨幣數量才不會發生通貨膨脹?這些問題都沒有主觀的價值在內,只有純粹的科學探討與分析,我們稱為“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 另外一大類則是加入主觀判斷的討論,稱為“規范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例如,有些人覺得抽煙對人體有害,而且容易造成空氣污染,于是政府就可以利用征稅的方法來達到抑制人們吸煙的目的。另外一個例子是全民健康保險(下文簡稱全民健保),有許多人認為先進國家應該實施全民健保,便要求政府利用征稅的方式來達到實施全民健保的目標。這些討論都是先加上主觀意識,認為吸煙不好或是認為全民健保對大家都有必要,然后再利用經濟手段來實現目標。 不過,我們必須強調,雖然規范經濟學先有主觀意識,要知道如何實施政策才有效或要知道政策效果的大小,仍然需要去做進一步的科學分析。換句話說,此時實證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仍然是必要的。比方說,如果政府希望以提高香煙價格的方式來達到抑制人們吸煙的目的,我們就必須先了解,如果香煙每包多收1元的稅,會使吸煙人口減少多少?收5元的稅,又會減少多少?另外,如果為了增加老年照護的經費來源,政府把每包香煙的煙稅增加20元,預估因此每年可以增加約158億元的煙稅收入;同時,香煙銷售量會減少二成,約3.3億包。這些都是必須先通過實證經濟學的分析,才能得到估計結果。也就是說,唯有先利用實證經濟學的分析結果,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意見與建議,供政策決定者參考。 由于人與人之間往往有主觀意識的不同與偏好的差異,因此規范經濟學的探討并不容易。相反,實證經濟學則完全以科學的方法分析,不加入任何主觀判斷或感情成分在內,因此在討論過程中就較為客觀,結果也比較容易被人接受。在本書后面的討論與分析過程中,除非特別強調,否則我們的分析都將以實證經濟學的分析為主。 (四)自利與理性 在經濟學分析的前提中,有一項非常重要且基本的假設,即經濟人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也就是說,每一個人從事經濟行為的目的都是在追求自己的福利或使利益*大化。可能立即會有人質疑說,事實上,有許多人經常從事一些利他行為,如捐款辦學或是慈善捐款等善舉。我們要說明的是,首先,這些行為是否一定是利他行為還有待商議;同時,我們也可以用更復雜的經濟理論來解釋利他行為。但在此處更重要且更基本的解釋是,我們只是簡單假設個人是自利的,雖然這一個簡單的自利動機,幾乎就可以用來解釋絕大多數人的經濟行為。換句話說,自利行為可能是人類行為中的一項基本模式,其他可能只是例外。 除了自利動機以外,經濟分析的另外一個重要前提是假設人們的經濟行為都是“理性的”(rational)。簡單地說,所謂理性就是指人們的經濟行為一定是追求效用較高或利益較大,而不會做出傷害自己權益的事。比方說,兩家比鄰的商店若以不同的價格出售完全相同的東西,一個人只要經過比價,就一定會選擇便宜的那一個。同樣,如果水果攤上的蘋果一個賣10塊錢,則我們可以確定每一個買者都會去挑*大或*好的去買,這就是理性行為。 三、經濟學方法論 (一)人類行為可以預測嗎? 經濟學屬于社會科學,探討的對象是人類的行為。雖然經濟學家一直嘗試把經濟學研究方法盡可能改成與自然科學一樣,但有一個永遠不同的地方是,經濟學的分析對象是“人”。我們常說:“一種米養百種人。”而且,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有七情六欲,因此面對相同的刺激,即使是同一個人可能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在此種情況下,人類的行為還能被預測嗎? 對任何一門科學而言,它都必須要有解釋過去與預測未來的能力,否則就不能被稱為科學。經濟學是科學的一種,自然不能例外。然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人,人類的行為千變萬化,經濟學如何去準確預測人類的行為呢?
經濟學的世界:人人都要懂的個體經濟學:A beginners guide to microeconomics 作者簡介
高希均,1964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學位,后任教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三十余年(1964-1998),先后獲得美國杰出教育家獎、杰出教授獎、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杰出校友獎等,同時也是臺灣亞洲大學第一屆名譽管理學博士、臺灣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2002年榮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3次獲得著作金鼎獎。中文著作逾20種,在大陸出版有7種。 林祖嘉,臺灣大同大學工學院學士、臺灣政治大學經濟學頑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CLA)經濟學博士。曾任臺灣政治大學經濟系主任、臺灣住宅學會理事長、臺灣《工商時報》主筆、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荷蘭菜頓大學交換教授等職,現任臺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臺灣《經濟日報》主筆。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住宅經濟、勞動經濟與兩岸經貿。在知名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