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包郵 品讀李白

作者:安旗,閻琦
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時間:2020-07-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69
本類榜單:傳記銷量榜
¥16.1(4.5折)?

預(yù)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yōu)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yōu)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中 圖 價:¥21.6(6.0折)定價  ¥36.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品讀李白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1145854
  • 條形碼:9787101145854 ; 978-7-101-1458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品讀李白 內(nèi)容簡介

此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由八篇內(nèi)容彼此相關(guān)的一組論文組成,圍繞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其先是否為少數(shù)部族、生平和詩歌創(chuàng)作、游歷和資金來源、家族是否為富商大賈,以及批判現(xiàn)實的個人抒情詩、揮斥人生幽憤的游仙詩、高飲大醉的酒仙詩、長袖善舞的樂府民歌等方面展開了詳細論說,實際上是一部資料詳贍、頗具特色的“李白傳”。下編解讀了李白近200首詩歌,則又是一部獨具只眼、解說入微的“李白詩選注”。

品讀李白 目錄

上編:李白正傳

家世和出生地………………………………………………………………………………………… 3

生平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 11

正確評價其人其詩……………………………………………………………………………… 67

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 ……………………………………………………………… 76

——批判現(xiàn)實的個人抒情詩

追求一片凈土,揮斥人生幽憤…………………………………………………………… 86

——道緣與游仙詩

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間伴月明…………………………………………………… 95

——詩仙酒仙與飲酒詩

模擬創(chuàng)新與樂府民歌… …………………………………………………………………… 107

含蓄賾幽與比興傳統(tǒng)… …………………………………………………………………… 118

下編:李白詩選注析

對 雨… …………………………………………………………………………………… 129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 130

登錦城散花樓…………………………………………………………………………… 131

上李邕… …………………………………………………………………………………… 132

冬日歸舊山………………………………………………………………………………… 133

峨眉山月歌………………………………………………………………………………… 134

巴女詞… …………………………………………………………………………………… 135

渡荊門送別… …………………………………………………………………………… 135

荊州歌… …………………………………………………………………………………… 136

北溟有巨魚(《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三十三)………………………………… 137

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 ………………………………………………………… 138

望天門山…………………………………………………………………………………… 139

金陵酒肆留別… ………………………………………………………………………… 140

夜下征虜亭… …………………………………………………………………………… 141

長干行二首(其一)…………………………………………………………………… 142

楊叛兒… …………………………………………………………………………………… 144

越女詞五首(其一)…………………………………………………………………… 145

越女詞五首(其三)…………………………………………………………………… 146

越女詞五首(其五)…………………………………………………………………… 146

采蓮曲… …………………………………………………………………………………… 147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 ……………………………………………… 147

山中問答…………………………………………………………………………………… 149

靜夜思… …………………………………………………………………………………… 150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150

碧荷生幽泉(《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二十六)………………………………… 151

安州應(yīng)城玉女湯作… ………………………………………………………………… 151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其一)……………………………… 152

長相思三首(其一)… ………………………………………………………………… 154

孤蘭生幽園(《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三十八)………………………………… 154

贈裴十四…………………………………………………………………………………… 155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 156

少年行二首(其二)…………………………………………………………………… 157

燕昭延郭隗(《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五)… ………………………………… 158

大車揚飛塵(《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二十四)………………………………… 159

行路難三首(其二)…………………………………………………………………… 160

送友人入蜀… …………………………………………………………………………… 162

蜀道難… …………………………………………………………………………………… 162

幽澗泉… …………………………………………………………………………………… 166

梁園吟… …………………………………………………………………………………… 167

梁甫吟… …………………………………………………………………………………… 169

行路難三首(其一)…………………………………………………………………… 173

寄遠十二首(其十二)………………………………………………………………… 174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 175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二)… ………………………………………………………… 176

春夜洛城聞笛…………………………………………………………………………… 176

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 ……………………………………………… 177

山中與幽人對酌………………………………………………………………………… 178

襄陽歌… …………………………………………………………………………………… 178

江夏別宋之悌… ………………………………………………………………………… 181

太原早秋…………………………………………………………………………………… 181

將進酒… …………………………………………………………………………………… 182

長歌行… …………………………………………………………………………………… 184

寄淮南友人… …………………………………………………………………………… 185

夜泊牛渚懷古… ………………………………………………………………………… 185

江上寄元六林宗………………………………………………………………………… 186

贈孟浩然…………………………………………………………………………………… 187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188

贈范金鄉(xiāng)二首(其一)………………………………………………………………… 189

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于逆旅見贈…………………………………………… 191

客中作… …………………………………………………………………………………… 192

嘲魯儒… …………………………………………………………………………………… 192

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 ………………………………………………… 193

贈從弟冽…………………………………………………………………………………… 195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 196

齊有倜儻生(《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 196

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 …………………………………………… 197

黃河走東溟(《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一)… ………………………………… 199

南陵別兒童入京……………………………………………………………………… 200

駕去溫泉后贈楊山人………………………………………………………………… 201

子夜吳歌四首(其三)………………………………………………………………… 202

子夜吳歌四首(其四)… …………………………………………………………… 203

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 ………………………………………………………… 203

宮中行樂詞八首(其六)… ………………………………………………………… 204

清平調(diào)詞三首(其一)………………………………………………………………… 206

清平調(diào)詞三首(其二)………………………………………………………………… 206

清平調(diào)詞三首(其三)………………………………………………………………… 207

關(guān)山月… …………………………………………………………………………………… 208

烏夜啼… …………………………………………………………………………………… 209

夜坐吟… …………………………………………………………………………………… 210

秋夜獨坐懷故山………………………………………………………………………… 210

憶東山二首(其一)… ………………………………………………………………… 212

憶東山二首(其二)…………………………………………………………………… 213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xué)士……………………………………………………… 213

玉壺吟… …………………………………………………………………………………… 215

設(shè)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 ……………………………………………… 216

綠蘿紛葳蕤(《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四十四)………………………………… 217

郢客吟《白雪》(《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二十一)…………………………… 218

松柏本孤直(《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二)… ………………………………… 219

宋玉事楚王(《感遇四首》其四)… …………………………………………… 219

玉階怨… …………………………………………………………………………………… 220

妾薄命… …………………………………………………………………………………… 221

...

江夏贈韋南陵冰………………………………………………………………………… 346

江上吟… …………………………………………………………………………………… 348

天馬歌… …………………………………………………………………………………… 349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352

豫章行… …………………………………………………………………………………… 354

江上贈竇長史… ………………………………………………………………………… 356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 357

對雪醉后贈王歷陽… ………………………………………………………………… 358

宣城見杜鵑花…………………………………………………………………………… 359

聞 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

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360

獻從叔當涂宰陽冰… ………………………………………………………………… 363

游謝氏山亭………………………………………………………………………………… 366

九日龍山飲………………………………………………………………………………… 367

臨路歌… …………………………………………………………………………………… 368


展開全部

品讀李白 節(jié)選

家世和出生地 研究者們把許多注意力放在對詩人的家世和出生地的考察上,連篇累牘的文章,觀點相左,爭論不休,難以得出確定的結(jié)論。這種現(xiàn)象,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李白恐怕是唯一的一位。這是因為,環(huán)繞在李白家世和出生地問題上的迷霧太濃厚了,而現(xiàn)有的資料又不足以揭開這些迷霧。 關(guān)于自己的家世,李白說: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與韓荊州書》) 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贈張相鎬二首》其二) 隴西是秦漢時郡名,治所在狄道(今屬甘肅臨洮)。唐時,李、崔、鄭、盧、王是所謂五大姓,而隴西是李姓郡望。唐人喜歡以郡望稱其姓氏,所以研究者一般只承認隴西是李白的籍貫,與李白家世并無本質(zhì)聯(lián)系。但也不盡然,因為李白同時又說他的祖先是“漢邊將”—西漢時號稱飛將軍的李廣,這又明明與他的身世有關(guān)了。李廣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 安)人,所以李白自稱隴西,實際上也就指隴西郡成紀。 李廣距李白太遙遠了,說李廣是自己的祖先,也可能僅僅是因為郡望的關(guān)系而隨便拉扯上他。但是李白又說他是東晉安帝時據(jù)河西五郡的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這個材料出自李陽冰的《草堂集序》和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 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lián)珪組,世為顯著……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李陽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牒,公之孫女搜于箱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shù)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 李陽冰與李白同時,李白稱他為族叔。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陽冰在當涂縣(今屬安徽馬鞍山)做縣令,貧病交加、垂垂老矣的李白去投奔他,在病榻之上,李白將他的手稿付與,托其為自己編集作序(即《草堂集序》)。關(guān)于自己身世的說法,應(yīng)出自李白之口述。范傳正也是唐代人,年齒晚于李白五十歲左右。范傳正的父親范倫是李白的朋友,兩人有詩酬答(詩今不傳)。李白去世五十多年后,范傳正做宣、歙、池等州觀察使,尋訪到了李白的兩個孫女,關(guān)于李白系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的說法,得之于李白之子伯禽的親筆手疏,也如同李白自述一般。可見以上兩個材料的可信程度都是不容置疑的。而涼武昭王九世孫一說,與李白自稱“隴西”又同出一源,并不矛盾。李暠正是西漢李廣之后。唐朝天子也是李暠之后,李白既自稱是李暠之后,則與唐天子為同宗。關(guān)于這一點,李白自己也不否認,他有許多與唐宗室贈答的詩,或稱從兄、族弟,或稱族叔、祖翁。然而問題的*大疑團也即在此。 唐開國皇帝李淵是李暠七世孫。按照輩分排下來,李白應(yīng)是玄宗李隆基的族祖。唐玄宗時,曾下詔把李暠子孫“列入宗正寺,編入屬籍”,即皇家族譜,李白并非湮沒無聞之人,為什么并沒有被編入屬籍?據(jù)詹锳、郭沫若考證,李白在與唐宗室詩文交往中,凡標題中表示的祖孫、叔侄、兄弟關(guān)系,以李暠九世孫為準予以核對,世代多不相符。多數(shù)情況下,是把自己輩分降低了,降低一輩、兩輩以至四輩,這說明李白對自己的身世也是自相矛盾、游移不定的(見詹锳《李白詩論叢》、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所以郭老進一步得出結(jié)論,說“所謂李暠九世孫之說,看來是李白本人或其先人所捏造,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門第”。 問題恐怕不是簡單的一句批判就能了事。李白固然有其庸俗的一面,但以他一貫傲岸、蔑視權(quán)貴的性格看,他完全沒有必要去捏造一個輝煌的遠祖,何況與李唐天子認同宗,本身要擔(dān)多大的風(fēng)險! 李白家世中,從李暠到李白九代人的變遷,李白有這樣的自述: 白本家金陵(按陵或為城之誤。金城即今甘肅蘭州,當秦漢時亦屬隴西郡范圍),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難,奔流咸秦,因官寓家。(《上安州裴長史書》) “沮渠蒙遜難”,事在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李暠死后,其子李歆、李恂繼立,均為沮渠蒙遜所攻滅,歆、恂敗死。歆子重耳等奔于江左,后歸魏為官,即“奔流咸秦,因官寓家”。李氏這段經(jīng)歷與李暠稱涼武昭王相距二十余年,見于《晉書》,距李白誕生約三百年。另外還有李陽冰《草堂集序》和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的兩段大致相近的敘述: 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神龍之始,逃歸于蜀,復(fù)指李樹而生伯陽。(李陽冰《草堂集序》) 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已來,漏于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復(fù)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 “條支”和“碎葉”皆在西域。條支當是指唐時的“條支都督府”,所轄地域相當寥廓,具體位置今已難以確指,郭沫若以為其地望與蔥河、天山等相接。碎葉為唐時鎮(zhèn)名,應(yīng)當包括在“條支”以內(nèi)。李陽冰《草堂集序》中的“中葉”,是指自李暠至李白九世之間,即李白的四世祖時,其時正當范傳正《新墓碑》所說的“隋末”(約6 0 5—618),上距李白誕生不足一百年,恰好是四代人。但是,所謂“非罪”“多難”,具體是什么罪、什么難,則不得而知了。雖然如此,從“易姓與名”“隱易姓名”看,罪名或者災(zāi)難是很可怕的。直到李白誕生時,才恢復(fù)了“李”這個本姓。“伯陽”即老聃李耳,“天枝”謂帝室之支脈。 關(guān)于李白的家世,可知的材料大致如上,真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撲朔迷離,且又充滿了神秘的傳奇色彩。李白的父親名客,“客”顯然不是名字,只是本地人對外鄉(xiāng)人的稱呼。李白排行十二,足見他同宗兄弟之多,但李白所有詩文中幾乎沒有語及父母兄弟之處(李白晚年因事下獄,自分必死,詩中曾高呼過高堂和兄弟一次)。李白對自己的家世絕少提及,有些陳述明顯地矛盾不通(如自稱“少長江漢”)。李白二十五歲離開蜀地出游,此后近四十年沒有回歸故鄉(xiāng)。他的這一切離奇言行和舉動,更增添了他家世問題上的神秘性和傳奇性。正因為如此,近年有很多研究者做了多種大膽而有趣的探索。此處介紹兩種說法: 國內(nèi)有學(xué)者以為,李白是李廣長房長孫李陵的后代。李陵降于匈奴,在匈奴娶妻生子,李氏一脈遂在北方繁衍、生活下來。5世紀初(北魏時)至7世紀初(隋末),李陵的后代均以驍勇善戰(zhàn)而為官。隋煬帝時,李氏一門被誣為叛國罪,煬帝殺李氏宗族三十余人,其余無少無長,皆徙邊徼(邊徼即西域)。這個說法照應(yīng)了“中葉非罪”“隋末多難”的話,然而李陵一系與李暠并非一房,其解釋是,李白其所以稱李暠為遠祖而回避李陵,是因為李陵為變節(jié)分子,在漢族中聲譽不好的緣故。 臺灣有學(xué)者認為,李白是李世民之兄李建成后裔。李淵即位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建成,得為太子。李建成妃子托孤于宮女,隨商人入西域,這個遺孤就是李白的高祖或曾祖。臺灣另一學(xué)者還據(jù)此認為李白《憶秦娥》詞,即為李白懷念原本屬于他的長安宮闕、宮中女娥而作。 此外還有一些說法。如上所述,認為李白乃李暠九世孫是“捏造”,未免失之簡單;認真將李白與李陵或李建成聯(lián)系起來,有些地方仍不免有“憑空虛擬”之嫌,尚不能處處服人然而這些研究和探索都是有益的。 關(guān)于李白的出生地。 李白出生于701年,即唐武則天長安元年。根據(jù)是李白自己寫的《為宋中丞自薦表》。《自薦表》云:“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自薦表》作于757年,即唐肅宗至德二載,以此上推五十七年,其生年當如是。這一點,學(xué)術(shù)界無異議。但是關(guān)于李白的出生地,如同其家世,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代表性的是郭沫若的“中亞碎葉”說。中亞碎葉在今吉爾吉斯境內(nèi)。碎葉是當時漢胡客商雜居之地,郭沫若又據(jù)此說李白的父祖輩是西域富商。李白一家是“神龍之初逃歸于蜀”的,神龍元年即705年,李白已經(jīng)五歲,所以李白出生于中亞碎葉。但是,唐時有兩碎葉,一處是中亞碎葉,一處是焉耆碎葉。焉耆碎葉在今新疆境內(nèi)博斯騰湖畔庫爾勒和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于是又有“焉耆碎葉”說。第三說以為李白出生于條支。如前所說,條支的地理位置十分寬泛,無論是中亞碎葉還是焉耆碎葉,都應(yīng)包括在條支境內(nèi),此說與前二說無異而不如前二說具體。第四說以為李白出生于蜀地(昌明縣,即今四川江油),根據(jù)是前引的李陽冰《草堂集序》和范傳正《新墓碑》兩段文字。這兩段文字敘述的次序,都是先說逃歸,再說李白出生。另有一個根據(jù)是魏顥的《李翰林集序》: 白本隴西,乃放形,因家于綿。身既生蜀,則江山…英秀。 魏顥初名萬,年齡晚于李白十歲左右。他是個狂熱的李白崇拜者。天寶十三載(754),他曾不遠萬里尋訪李白,東魯、中原、長安,*后在揚州與李白相遇。盤桓一段時間后,分手時,李白將自己的詩稿交付魏萬,托他代為編集。魏萬既說李白“身既生蜀”,可信性是很大的。不能自圓的是“神龍之初逃歸于蜀”,因為神龍元年(705)時李白已經(jīng)五歲。持此說者的解釋是“神龍”應(yīng)為“神功(69 7)”之訛。“神功”也是武則天年號,在長安元年之前五年,也就是將李白父親逃歸于蜀的時間提前了將近十年,那么李白的出生地必在蜀無疑了。 此外還有李白生于長安之說。 李白的家世究竟怎樣,出生地究竟在何處,并不妨礙李白作為一個詩人的偉大。但是,通過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出,揭開這一團迷霧,確實有助于了解李白思想的底蘊。李白的幽怨、悲憤和不平,仿佛總有一個神秘的內(nèi)核存在。中國的古典詩歌,抒情言志是*基本的傳統(tǒng),作為主觀性*強的李白來說,尤其是如此。李白詩歌的抒情,有時是明朗的,有時卻包藏很嚴密,研究者在讀到這些包藏很嚴密的詩的時候,腦子里總要閃現(xiàn)出詩人神秘的身世,難免要發(fā)揮種種帶有“憑空虛擬”“捕風(fēng)捉影”成分的想象。李白的身世之謎、出生地之謎,以及他生平經(jīng)歷中大大小小的謎團,都具有十分吊人胃口的性質(zhì)。然而,就現(xiàn)有資料看,徹底揭開這些迷霧,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以上的文字僅僅是敘述而已,還不能做出評斷。

品讀李白 作者簡介

安旗(1925—2019),原名安琦,滿族人。祖籍黑龍江,1925年生于四川成都。1946年到延安,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陜西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當代女評論家,著名文藝評論家、李白研究專家,新中國李白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論文集有《論抒人民之情》《論敘事詩》《論新詩民族化群眾化問題》,著作有《毛主席詩詞淺釋》《李白縱橫談》《李白傳》等。 閻琦,1943年生,陜西禮泉縣人。西北大學(xué)教授,中國唐代文學(xué)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wù)理事、副會長等。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古代文學(xué)批評、尤其是杜詩。主要著作有:與安旗先生合作《李詩咀華》《李白全集編年注釋》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网站入口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无线看软件 |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 91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毛片大片免费播放 | 国产网红福利视频网站 | 男人靠女人的免费视频 |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麻豆国产一区 | 东京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址 |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 日韩在线高清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影视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 在线播放 亚洲 | 999久久 | 久热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 日本三级理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人交性视频 |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 欧美爱爱免费视频播放 | 亚洲欧美18岁网站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欧美激情性做爰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 自拍视频啪 | 一级片免费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9久 |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 香蕉视频啊啊啊 | 无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播放 | 大色综合色综合网站 | 亚洲在线网| 日本黄色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