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英國畫報看庚子事變(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18723
- 條形碼:9787514618723 ; 978-7-5146-187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英國畫報看庚子事變(全2冊) 本書特色
120年前的媒體報道 世界畫報翹楚《倫敦新聞畫報》《圖片報》的庚子事變史料全譯出版 500余張精美版畫+12萬字原刊報道,增補中國庚子事變影像資料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英國畫報看庚子事變(全2冊) 內容簡介
本書取材于《倫敦新聞畫報》《圖片報》,共收錄500余幅版畫及10萬余字原刊報道。這批在中國非常不錯收藏機構都難得一見的版畫,不僅填補了我國庚子事變影像在出版領域的空白,而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視角來審視這段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歷史。 《倫敦新聞畫報》是世界上份以圖像為主體內容的報紙,自1842年創刊以來,始終把圖片質量放在位。庚子事變爆發后,《倫敦新聞畫報》密切關注事態進展,迅速向中國派出記者和特約畫家,并刊登了許多在華英國官兵、傳教士、外交人員的速寫、照片等影像資料。 創刊于1869年的《圖片報》是《倫敦新聞畫報》強勁的競爭對手,收錄了眾多富有視覺沖擊力和藝術價值的大幅單頁和對開版畫,為優選畫報界的翹楚。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英國畫報看庚子事變(全2冊) 目錄
上冊
002退位的光緒皇帝
004庚子事變
006英國駐清朝育員及戰艦
007北京情景
009天津
011庚子事變
016灣軍由主城門入京
017庚子事變
020畢盛
021中國的印度軍隊
023北京景色
025庚子事變
034庚子事變
038清朝的迷信:在武圣廟門前折福
040大沽炮臺
042女性篇章
044清朗海域上的“可怖“號巡洋艦
045天津之景
047清朗的冬景與夏景
049遠東服役的徳國戰艦
050動蕩不安的京城
053京師
057北京外交
059皇城之景
060在一處軍事哨所登記入伍的義和團
062奉天景象
064本報在中國的特約畫家
066一位清朝女性的腳
067清朝局勢
068可能在北京遇害的人們
72 庚子事變
73 北京的教會建筑
75 英國在清朝的勢力范圍
78 從內地前往沿海地區的義和團:運河閘門的中式替代物
80 可能在北京遇害的人們 81 天津的德國俱樂部
82 我們的插圖
85 獨具特色的國民與軍隊
87 在華軍隊
88 藝術擷英
89 北京之景
90 中俄困境:東西伯利亞戰爭的場景
92 庚子事變
94 清朝及南非戰況
94 庚子事變
96 參戰的英軍和日軍
98 大沽和北京的景象
100 遍布全國的清朝茶館
101 行軍途中的困難:雨季從天津由陸路到北京
102 清朝北部風光
104 遠東的印度和美國軍隊
106 在遠東作戰的普魯士官兵
108 清朝的戰況
109 回憶清朝總兵戈登
110 清朝掠影
115 陸軍上校弗朗克·蒙塔古·朗德爾
116 李鴻章的主要財政來源
117 清朝及南非戰況
118 庚子事變
120 本報刊發的清朝圖片
122 前往清朝途中感受到的國際禮儀
123 清朝東北地區的地方官在對俄國工人進行檢查
124 庚子事變
127 天津的歐洲俱樂部
128 清朝及南非戰況
129 庚子事變
132 向北京進發:攻下大沽炮臺
134 向北京進發:大沽和天津
136 和天津援兵在一起:大沽與天津之間的河景
138 和天津援兵在一起:行軍中的逸事
139 義和團用木偶戲進行“反洋”宣傳
140 文學:新書評論
142 清朝及南非戰況
143 清朝戰場圖冊
146 與駐天津的聯軍同行
147 清軍一覽
149 在清朝的法軍
150 西伯利亞前線的清朝人
153 正在天津周邊村落戰斗的蒙古八旗
154 向天津進發的西摩爾司令
156 清朝及南非戰況
157 德國新任駐華公使穆默博士
158 大沽及天津場景一覽
161 占領大沽炮臺
164 遠東問題
165 孟加拉騎兵巡邏隊正在押運一名義和團俘虜
166 清朝及南非戰況
167 高森中尉
168 查默斯上尉
169 清朝戰場圖冊
170 行進中的皇室隊伍
172 一家清朝理發店
173 在天津外竹林里的日本騎兵
174 庚子事變
177 向北京行進的錫克士兵
178 塘沽和天津的景象
180 臨行前,維多利亞州總督向海軍部隊訓話
181 城頭上的戰斗
182 女性篇章
184 清朝及南非戰況
185 英國皇家海軍上尉雷伊
186 義和團在此城墻上炮擊使館區的外國人
187 在松江閱兵場訓練的清軍
188 薩道義
189 俄軍在清朝東北地區
190 天津遭轟炸后的景象
192 清朝及南非戰況
193 前往北京的聯軍
194 聯軍艦隊駛離上海
195 “波特蘭公爵”號運輸船上的軍隊在上海登陸
196 庚子事變
198 駐防將軍
199 德軍士兵挨家挨戶搜查義和團
200 清朝及南非戰況
201 龍椅
202 在清朝的聯軍
204 德軍士兵在孟加拉槍騎兵的協助下發動攻擊
205 牛莊的俄軍與手持大刀的義和團
207 清朝及南非戰況
209 駐京公使館的軍事行動
217 清朝及南非戰況
218 混亂中的清朝
219 庚子事變
下冊
225 清朝及南非戰況
226 庚子事變
231 修復海河支流上的一座橋梁
232 清朝及南非戰況
232 本報刊發的清朝圖片
234 聯軍進入紫禁城
236 庚子事變
239 庚子事變
243 白河上的聯軍:工兵正加固河堤
244 8月6日的楊村之戰
246 從補給船上卸載后勤物資
247 清朝
249 9月8日,聯軍和各國使館人員在天主教堂做禮拜
250 孟加拉槍騎兵奔赴北京
251 聯軍工兵試圖炸毀白塔
252 在天壇慶祝阿爾馬河戰役勝利日
253 英屬印軍首次攻入北京城
254 庚子事變
256 8月6日的楊村之戰后,英軍處理義和團留下的火藥
257 梭迪上校及其錫克分遣隊攀爬北京城墻
258 聯軍修復北京至天津的鐵道
259 被義和團與清軍毀壞的豐臺火車站
261 占領山海關:從海面眺望城鎮概貌
262 前往清朝的英國皇家海軍戰艦“光榮”號
263 清朝的冬季:一家客棧
270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272 大沽炮臺
275 清朝插圖
277 清朝的冬季:大運河上掛帆的雪橇
280 中國聶斯托利派基督教的石碑
282 清朝事務
283 誘捕黑貂
286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288 清朝場景
290 10月17日,瓦德西元帥在聯軍眾位將軍的陪同下,經由哈德門進入北京城
292 英國和俄國的鐵路政策:埃利斯將軍與俄軍將軍商討唐泰地區的鐵路建設問題 B
294 獻給維多利亞女王的禮物:拆毀北京一座喇嘛廟時,英軍在標記準備呈送給女王的
295 戰利品
296 “鷸鳥”號失事
297 清朝事務
298 竇納樂
299 麥克弗森中尉
300 已故的沃茨 -瓊斯上尉
301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302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305 11月10日臺風過境香港:英國皇家海軍艦艇“水獺”號援救英國皇家海軍艦艇“鷸鳥”號上全體船員
307 清朝的一種宗教習俗:轉經
308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310 庚子事變
311 “鷸鳥”號戰艦
312 在清朝的地位
314 清朝的局勢
315 哈利迪名譽少校
316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瓦德西在北京西南城門檢閱孟加拉槍騎兵團
317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清朝高級官員代表與總理衙門大臣在德國公使館庭院內請
318 求拜謁德國公使
319 清朝圖片
320 清朝高官前往慰問外國使臣的途中
322 北京東南方向一處驛站里,英屬印度軍隊的一支駝隊
326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328 在香港,珀西·斯科特船長打撈沉沒的“珠江”號挖泥船
329 李鴻章
331 英俄爭端
336 英俄分歧:天津與塘沽周邊的情形
337 清朝局勢
338 天津局勢:清朝人在印度軍隊的監督下拆除城墻
339 清朝局勢
343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345 在北京的官員們
348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349 伯爵宮的大型演出
351 在清朝與聯軍同行
353 軍事展覽
355 一座廢棄的清朝寺廟
356 在蒙古庫蘇古爾湖上進行皇家訓鷹比賽的蒙古族首領們
357 清朝的游園會
359 新書雜記
360 在北京劫掠的皇室印章
362 第4旁遮普步兵團挖出清軍埋的速射炮
363 威廉二世設計的清朝勛章
364 清朝政府致歉代表團
366 從清朝返回的德軍途經維也納
368 《辛丑條約》正式簽訂
370 在保定府處死3名排外的官員
372 和談新進展
373 俄國和清朝東北地區
374 城墻外的日常景觀
376 遠離陽光燦爛的地方:駐扎在山海關要塞一角的印度軍隊
378 北京和天津之間的交通服務
379 聯軍在清朝的進展
381 庚子和談
384 在清朝的一支殖民地軍隊醫療隊
385 國際調查委員會調查保定大屠殺事件
386 殖民地士兵在清朝的活動:一名為營地運送補給的澳大利亞水兵
387 “他的守護神:一位軍官在山海關的宿舍”
388 辮子的作用
389 法國軍隊的一次新奇經歷
390 駐扎在天津的各國軍隊
392 報復行為
393 搶劫來的贓物
394 對紫荊關發起*后一次進攻
395清朝東北地區的俄國軍隊:哥薩克人驅趕背負草料的滿族和清軍俘虜前往齊齊哈爾
396 與清朝的協議
398 在清朝搶掠
400 北京的法國軍事法庭
401 清朝東北地區的危機
402 在中國香港宣布英國國王即位的消息
404 與在清朝水域的英國艦隊同行:拍賣死去戰友的遺物
405 保定府的官員們要求聯軍暫緩幾天進城
406 俄國和清朝
408 清朝的前景
409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北京的紀念挽歌
410 非洲獵騎兵在一位清朝向導的指引下偵察
412 清朝的新年
414 處決襲擊外國游艇的海盜
416 北京天壇公園內的運動會
418 榨干清朝
419 清朝皇帝和他的兩位謀臣
420 在北京一條擁擠的大街上,士兵和水手自娛自樂
422 **支離開的英國軍隊
424 在天津針鋒相對:英國和俄國哨兵在有爭議的領地上
426 伯爵宮的軍事展覽
427 騎著清朝矮種馬的強盜遭到孟加拉槍騎兵的追趕
430 北京街頭的“洋鬼子”:來自孩子們的敬禮
432 娛樂“洋鬼子”:北京的街頭表演
433 英國在華運輸工具
434 清朝和談
435 英國皇家海軍戰艦“百夫長”號和“光榮”號在吳淞口相撞
436 英國遠東海軍中國艦隊的新型巡洋艦
437 在北京舉辦的一場俄國軍事葬禮
439 《辛丑條約》及后續事宜
440 無題
443 在舊金山,傳教士將女奴從唐人街清朝人手中解救出來
444 “請出示車票!”在北京—山海關鐵路上,一位清朝收票員正在收取車票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英國畫報看庚子事變(全2冊) 作者簡介
趙省偉:“西洋鏡”“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系列叢書主編。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自2011年起專注于中國歷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國主題的法國、德國、英國等國的報紙和書籍。 賴莎: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貿易學碩士。 劉嬋:自由譯者,北京聯合大學旅游管理系畢業,譯有數十萬字各類資料。 鄧姝月:全職譯者,四川農業大學英語系畢業,具有多年翻譯經驗。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