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文天祥別傳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0519113
- 條形碼:9787520519113 ; 978-7-5205-1911-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天祥別傳 本書特色
★南人無如天祥者。 ——宋王積翁 ★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忘身,舍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谷變遷,世殊事異。坐臥小閻,困于羈系。正色直辭,久而愈厲。難欺者心,可畏者天。寧正而斃,弗茍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節(jié),萬古攸傳。我瞻遺像,清風凜然。 ——明于謙 ★……若文天祥,忠誠之心不徒出于一時之激,久而彌勵,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該志士仁人欲伸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也。 ——清愛新覺羅·弘歷
文天祥別傳 內(nèi)容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政治家、文學(xué)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本書是關(guān)于文天祥的一生的傳記,以文天祥的生平為軸,勾沉軼聞逸事,情節(jié)生動,文字流暢,雅俗兼融,可讀性強,為讀者塑造了一個高大而悲壯的、令人可敬可佩的民族英雄的藝術(shù)形象。
文天祥別傳 目錄
正在苦讀的少年并不知道,蒙古高原的野狼已經(jīng)露
出了獠牙。
第二章
江西來的那個愣頭青,竟然考中了頭名狀元!
第三章
高中者戴花跨馬,落榜人投湖自盡;父親病故,新狀元扶靈回鄉(xiāng)。
第四章
既黑又丑的“灰姑”竟成了六宮之主;她的經(jīng)歷就是一出精彩的連續(xù)劇!
第五章
原來古代也有“四人幫”!南宋王朝已處于風雨飄搖中了。
第六章
剛踏上仕途,因一篇《己未上皇帝書》,成了仙都觀的祠祿;官家賞賜的那只金碗,成了大齡青年的結(jié)婚聘禮。
第七章
斬了殺人真兇,判了失職官員,上任兩個月就被罷免了官職!
第八章
起用,罷免,再起用,再罷免;對弈,悟道,操琴,吟詩,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第九章
賈似道養(yǎng)的蟋蟀,蹦到了官家的龍須上!釣魚城拋出的石塊,將殺人魔王擊落在馬下。
第十章
奉命鎮(zhèn)壓了農(nóng)民起義,以其首領(lǐng)頭顱向上司報了戰(zhàn)功,是功是過?
第十一章
魯港兵敗,賈似道被人活活錘死!太皇太后哀詔,文天祥奮起勤王。
第十二章
只當了一天丞相,就被扣留在敵營;經(jīng)歷了九死一生,終于看到了大海。
第十三章
振臂一呼,八方志士響應(yīng);小石橋旁邊的雙烈廟,成了人們頂禮膜拜的偶像。
第十四章
突圍路上,假文天祥救了真文天祥;雖然躲過三次劫難,卻被叛徒出賣了!
第十五章
一首《過零丁洋》,成為千古絕唱;在崖山之戰(zhàn)時,十萬軍民或站著戰(zhàn)死,或投海殉國!
第十六章
北行途中,懷古思今;壯士赴難,放歌相伴。
第十七章
大獄是戰(zhàn)場,不懼軟硬兼施,更顯英雄本色;一曲《胡笳曲》從燕京傳遍天下。
第十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氣節(jié)可與春秋長存。
后記
主要參考文獻
文天祥別傳 節(jié)選
《文天祥別傳》: 前朝宰相王安石改革了科舉制度后,進士考試要進行四場,考大經(jīng)、考兼經(jīng)、考論,*后殿試僅考對策一項,而且限定兩千字以內(nèi)。不過宋理宗即位后逐漸放寬了規(guī)定,可讓考生自由發(fā)揮。文天祥認為,決不能放棄這次直接面君的機會,一定要立場鮮明地寫出自己的“切至之論”,因為他早已經(jīng)有了腹稿,他的策論不但有理有據(jù),文采飛揚,而且是**個呈上了試卷!他不考慮中與不中,放開手、放開膽,寫出了流傳后世的“萬言書”。 宋代的科舉考試程序十分嚴格,解試、省試和殿試的錄取者稱作舉人、貢士和進士。文天祥和弟弟文壁,就是在去年雙雙考上舉人的,兄弟二人同時中舉的消息轟動了鄉(xiāng)里。北宋時期,四川眉山出了蘇軾、蘇轍兩兄弟同時中舉的佳話,至今人們津津樂道。現(xiàn)在江西又出了文家兩兄弟同時中舉,也是轟動一時!要知道當年的科考中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考了一輩子,結(jié)果還是不中!幸好宋代重文輕武,科考政策大大放寬。一是錄取名額平民化,北宋開寶六年,連乞丐張雍都參加了考試,竟然進士及第做了高官;甚至還有過兩女子參加科舉的先例!二是擴招,宋代進士分為三等,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賜同進士出身。進士的錄取名額*多曾達到740多名!除此而外,如果連考15次仍然名落孫山,考生還可以被照顧錄取,不過你仔細計算,三年一考,15次后的考生該有多大了?難怪后世出了個范進,因中舉成了精神錯亂的瘋子! 舉人要到京城禮部參加由貢院負責的省試,省試也叫州試。考生們開考前進入貢院號舍,實行鎖院政策。說來可憐,號舍比轎子大不了多少,食宿其間三日不得外出,有兵丁巡視,去糞號出恭都得跟隨監(jiān)督。省試是有名額的,**名稱省元,后來省試改成會試后就稱會元了。羅宰和文天祥弟兄倆一樣,單單通過禮部考試奏名于皇帝還不能算進士,僅僅有了殿試資格而已,稱作貢士,要通過殿試由皇帝閱卷,才決定中與不中,中式了才是名副其實的進士。還有一甲、二甲、三甲的進士名額。 宋代殿試對策相當豐富,考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是一種未來的從政指南,當然,皇帝也可以借此考察人才,親自提拔新人,被稱為天子門生。殿試是要考一天的,并且實行糊名法和唱名制度,即把考生的姓名、年齡、籍貫、婚姻、社會關(guān)系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資料信息全部密封起來,使主考官和閱卷官無法得知每張卷子是誰的,以此表明考試的公開、公平、公正! 文天祥的這科殿試的復(fù)試考官是王應(yīng)麟,他是當朝文壇大家,就是至今耳熟能詳?shù)摹度纸?jīng)》的作者,開始名為《三字歌訣》。他九歲通六經(jīng),19歲舉進士,是通古博今的大儒,也是位正直敢言的清官。他將文天祥的考卷定為第七名,當然這時都還不知道這份考卷是誰的。 王應(yīng)麟向皇帝奏報說:“這篇考策試卷議論深宏,以史為鑒,其忠肝義膽堅如鐵石,臣為能得到這樣的人才而祝賀陛下。” 宋理宗閱卷后也贊賞不已,同意了主考官的意見。 當考卷開封后唱名叫到文天祥時,一聽到這個名字,宋理宗大喜過望,他脫口而出:“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于是欽點文天祥為**名——狀元! 從此文天祥名揚天下,也將他的字由履善改成了宋瑞。 ……
文天祥別傳 作者簡介
史在新,男,1943年生于山東省青島市,祖籍山東省萊州市。 1963年畢業(yè)于青島二中,1969年畢業(yè)于山東醫(yī)學(xué)院醫(yī)療系,中西醫(yī)結(jié)合服務(wù)于城鄉(xiāng)內(nèi)科臨床。 行醫(yī)中發(fā)表醫(yī)學(xué)論文二十余篇,主編出版《史道生醫(yī)集》《糖尿病三字經(jīng)》。 青島阜外醫(yī)院退休后,出版《醫(yī)者筆耕錄》,記錄了其家族史、行醫(yī)心得、旅美見聞以及個人詩詞等。 劉敬堂,出生于1937年,筆名嶗子,青島人,湖北省鄂州市原文聯(lián)主席、作協(xié)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鄂州文藝》主編。曾在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小說600余萬字。 小說《迷路》曾獲全國短篇文學(xué)征文一等獎,散文《春滿鄂城》曾編入湖北省中學(xué)語文課本。已出版散文集《海之戀》《西山采靈芝》《幽蘭若故人》;短篇小說集《海之心》;中篇小說集《野人之謎》;長篇小說(含合著)《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柳如是傳》《珠箔飄燈獨自歸:李商隱傳》《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李煜傳》《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傳》《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傳》《蘇東坡別傳》《辛亥忠魂彭楚藩》《名相晏嬰》《孫權(quán)別傳》《非常追殺》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經(jīng)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