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自蔓延冶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80301
- 條形碼:9787502480301 ; 978-7-5024-803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蔓延冶金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自蔓延冶金學的概念、基礎理論以及自蔓延冶金制粉與自蔓延冶金熔鑄制備高性能合金的技術原理;并以經典案例的形式系統介紹了自蔓延冶金在宏量制備亞微米、納米超細粉體(包括固體火箭燃料用高活性無定型納米硼粉,3D打印用還原鈦粉,高性能陶瓷粉:CaB6、TiB2、REB6、B4C)、高致密難混溶合金(CuCr)以及高附加值鈦合金(TiFe、TiAlV)的應用。本書可供從事冶金及材料制備的科研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用書。
自蔓延冶金 目錄
1.1 自蔓延高溫合成概述
1.1.1 自蔓延高溫合成的發展
1.1.2 自蔓延高溫合成的原理
1.1.3 自蔓延高溫合成技術
1.1.4 自蔓延高溫合成的應用
1.2 自蔓延冶金
1.2.1 自蔓延冶金的概念
1.2.2 自蔓延冶金原理與工藝特征
1.2.3 自蔓延冶金的研究現狀
參考文獻
2 自蔓延冶金學的基礎理論
2.1 自蔓延冶金涉及的基礎科學問題
2.1.1 自蔓延冶金工藝的關鍵步驟
2.1.2 自蔓延冶金工藝涉及的基礎科學問題
2.2 自蔓延冶金法制備粉體過程的基礎理論
2.2.1 自蔓延高溫合成過程的熱力學分析
2.2.2 不同反應體系的高溫自蔓延合成的表觀動力學分析
2.2.3 自蔓延冶金制粉過程中浸出廢酸液熱解過程的基礎研究
2.3 自蔓延還原熔鑄制備高品質合金過程的基礎理論
2.3.1 制備不同合金時相關反應的絕熱溫度/單位質量熱效應
2.3.2 制備合金時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
2.3.3 自蔓延還原熔煉過程的熔煉渣的設計
2.3.4 合金熔體的水氣復合快冷凝固基礎
參考文獻
3 鋁熱還原-熔渣精煉制備Cu-Cr合金
3.1 Cu-Cr合金的研究現狀
3.1.1 Cu-Cr合金的性質和用途
3.1.2 Cu-Cr合金的制備技術
3.2 鋁熱電磁熔煉水氣復合冷制備均質Cu-Cr合金暨自蔓延冶金熔鑄法制備Cu-Cr合金
3.2.1 制備方法及原理
3.2.2 實驗裝置
3.2.3 實驗步驟
3.3 鋁熱電磁熔煉水氣復合冷制備Cu-Cr合金的基礎理論
3.3.1 鋁熱還原反應體系絕熱溫度的計算
3.3.2 鋁熱還原過程熱力學分析
3.3.3 鋁熱還原過程動力學分析
3.4 Cu-Cr合金制備過程研究
3.4.1 鋁熱自蔓延過程研究
3.4.2 真空自耗電弧爐精煉過程研究
3.4.3 感應精煉過程研究
3.4.4 熱處理工藝對Cu-Cr合金的影響
3.4.5 Cu-Cr合金的真空電性能
參考文獻
……
4 鋁熱自蔓延一多級還原制備高鈦鐵
5 自蔓延冶金法制備無定型硼粉
6 自蔓延冶金法制備硼化物粉體
7 自蔓延冶金法制備還原金屬鈦粉
索引
自蔓延冶金 作者簡介
張廷安,男,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導,昆侖學者講座教授。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評審專家,國家基金委有色金屬冶金學科“十一五”和“十三五”發展規劃總撰稿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專家組成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有色金屬冶金反應工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創建),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節能減排專委會、特種冶金專委會等學會副主任委員。美國TMS氧化鋁和鋁土礦會議主席,《材料與冶金學報》副主編、《稀有金屬學報》(中、英文版》與《有色金屬》編委、國際期刊Raremetals的編委。2016年創建東北大學特殊冶金與過程工程研究所并任所長;以金屬鈦粉、鈦基合金等專利為基礎與傅山集團簽署產業化示范工程,創建東北大學傅山研究院,任首屆院長。任有色金屬冶金過程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多金屬共生礦生態化冶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遼寧特色資源高效清潔利用2011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創建發起人)。同時任東北大學圖書館館長。2006年發起全國冶金高校冶金學院院長高層論壇,已連續舉辦十一屆,成為冶金學界影響力極高的學術盛會。 豆志河,男,工學博士。現為東北大學冶金工程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外場冶金及清潔冶金新工藝,多級深度還原新理論、新方法以及材料冶金一體化制備理論與技術,提出了自蔓延冶金學的概念,構筑了完善的自蔓延冶金研究手段和平臺。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及企業科技攻關項目等近20項。發表論文150多篇,其中SCI收錄40多篇次,EI收錄110余篇次;申請發明專利120多項,國際PCT專利6;出版專著3部。獲中國發明專利優秀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遼寧省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中國無機化工協會科技進步獎2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中國產學研創新成果獎等獎勵。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