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多孔材料性能與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49521
- 條形碼:9787122349521 ; 978-7-122-3495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孔材料性能與設計 本書特色
1 多孔材料是材料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熱點之一。 2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多孔材料的研究和開創(chuàng)性工作。 3 本書全面、系統(tǒng)介紹多孔材料性能與設計的更新成果,結合作者自身性成果,更有參考價值!
多孔材料性能與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多孔材料設計所需制備工藝、產品結構和性能應用方面的基礎知識, 特別是筆者近些年來在多孔材料制備工藝、產品結構和性能研究方面開展的一些實踐工作 ; 通過對若干多孔材料的實例描述, 呈現(xiàn)其結構狀態(tài)和對應性能指標, 可為該類材料的選材設計、孔隙結構設計、制備工藝優(yōu)化設計以及*終的使用性能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多孔材料性能與設計 目錄
1.1引言001
1.2多孔材料結構001
1.3泡沫金屬003
1.3.1粉末燒結型003
1.3.2纖維燒結型004
1.3.3熔體鑄造型004
1.3.4金屬沉積型004
1.3.5復合型004
1.4泡沫陶瓷005
1.4.1泡沫陶瓷分類005
1.4.2泡沫陶瓷特點006
1.5泡沫塑料006
1.5.1泡沫塑料分類007
1.5.2泡沫塑料特點007
1.6結束語008
第2章孔隙結構與其工藝
2.1引言009
2.2泡沫金屬制備工藝009
2.2.1粉末冶金法009
2.2.2金屬沉積法010
2.2.3熔體發(fā)泡法011
2.2.4熔體吹氣發(fā)泡法011
2.2.5熔模鑄造法012
2.2.6滲流鑄造法012
2.2.7纖維燒結法013
2.2.8粉體熔化發(fā)泡法013
2.2.9泡沫金屬制備實踐舉例014
2.3泡沫陶瓷制備工藝016
2.3.1顆粒堆積燒結法016
2.3.2添加造孔劑法017
2.3.3有機泡沫浸漿法018
2.3.4發(fā)泡法018
2.3.5其他制備工藝019
2.4泡沫塑料制備工藝021
2.4.1泡沫塑料發(fā)泡021
2.4.2泡沫塑料成型024
2.4.3阻燃型泡沫塑料026
2.4.4生物降解泡沫塑料027
2.4.5增強泡沫塑料027
2.5結束語027
第3章材料性能與其用途
3.1引言029
3.2泡沫金屬性能應用029
3.2.1力學性能應用030
3.2.2導電性能應用036
3.2.3能量吸收性能應用038
3.2.4電磁屏蔽性能應用039
3.2.5孔隙表面應用039
3.2.6高熔點泡沫金屬040
3.3泡沫陶瓷性能應用043
3.3.1孔隙尺寸因素應用044
3.3.2孔隙表面因素應用048
3.3.3生物相容性應用050
3.3.4熱性能應用051
3.3.5能量吸收性能應用052
3.3.6性能應用總體評述052
3.4泡沫塑料性能應用053
3.4.1能量吸收性能應用053
3.4.2熱性能應用056
3.4.3力學性能應用058
3.4.4不同品種的用途059
3.4.5性能應用總體評述059
3.5結束語059
第4章孔隙因素基本參量
4.1引言061
4.2孔隙率061
4.2.1基本數(shù)學關系062
4.2.2常用檢測方法062
4.3孔徑及其分布065
4.3.1顯微分析法065
4.3.2氣泡法066
4.3.3氣體滲透法072
4.3.4氣體吸附法075
4.4孔隙形貌077
4.4.1顯微觀測法078
4.4.2X射線斷層掃描法078
4.5孔隙因素綜合檢測083
4.5.1壓汞法的基本原理084
4.5.2孔徑及其分布的測定084
4.5.3表觀密度和孔隙率的測定086
4.5.4測試誤差分析和處理087
4.5.5測定方法適用范圍089
4.5.6幾種測定方法的比較090
4.6結束語091
第5章多孔材料吸聲性能
5.1引言092
5.2多孔材料吸聲原理及應用093
5.2.1多孔材料吸聲機理093
5.2.2多孔材料吸聲應用095
5.2.3影響吸聲性能的因素099
5.3吸聲性能表征和測試101
5.3.1吸聲性能的表征102
5.3.2吸聲系數(shù)的檢測103
5.4多孔材料吸聲系數(shù)的計算模型109
5.4.1實驗材料和檢測結果109
5.4.2吸聲系數(shù)理論模型110
5.4.3模型計算和相關分析111
5.5泡沫金屬吸聲性能數(shù)學擬合115
5.5.1吸聲系數(shù)與聲波頻率的關系115
5.5.2*大吸聲系數(shù)與孔隙因素的關系119
5.5.3本節(jié)工作總結121
5.6泡沫鎳復層結構的中頻吸聲性能122
5.6.1實驗材料和檢測方法122
5.6.2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123
5.6.3本節(jié)工作總結128
5.7泡沫鎳復層結構的低頻吸聲性能129
5.7.1實驗材料和檢測方法129
5.7.2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130
5.7.3本節(jié)工作總結136
5.8結束語137
第6章多孔材料熱導性能
6.1引言139
6.2多孔材料的熱性能應用139
6.2.1熱量交換139
6.2.2熱管140
6.2.3其他具體應用141
6.3熱性能的表征和檢測方法142
6.3.1熱導率和熱擴散率的表征142
6.3.2熱導率的測量方法143
6.4多孔材料熱導率的測試146
6.4.1穩(wěn)態(tài)平板測量法146
6.4.2有效熱導率和接觸熱阻148
6.4.3熱導率測試實例150
6.5影響熱導率的因素151
6.5.1影響熱導率的其他因素151
6.5.2值得研究的相關工作152
6.6結束語152
第7章不同結構的泡沫鈦
7.1引言153
7.2胞狀泡沫鈦合金153
7.2.1胞狀泡沫鈦的制備154
7.2.2胞狀泡沫鈦的壓縮行為155
7.2.3胞狀泡沫鈦的吸聲性能158
7.2.4本節(jié)工作總結160
7.3網狀泡沫鈦合金160
7.3.1網狀泡沫鈦的制備161
7.3.2網狀泡沫鈦的壓縮行為163
7.3.3網狀泡沫鈦的導熱性能164
7.3.4網狀泡沫鈦的吸聲性能166
7.3.5本節(jié)工作總結167
7.4泡沫鈦電磁屏蔽性能168
7.4.1電磁屏蔽原理簡介168
7.4.2電磁屏蔽實驗方法169
7.4.3胞孔泡沫鈦的電磁屏蔽效能170
7.4.4網孔泡沫鈦的電磁屏蔽效能171
7.4.5總體性討論172
7.4.6本節(jié)工作總結173
7.5結束語173
第8章非鋁鈦質泡沫金屬
8.1引言175
8.2泡沫不銹鋼175
8.2.1網狀泡沫不銹鋼及其吸聲性能176
8.2.2泡沫不銹鋼與泡沫聚合物的中低頻吸聲效果比較181
8.2.3泡沫不銹鋼加穿孔板疊層結構的低頻吸聲效果185
8.2.4高孔隙率胞狀泡沫不銹鋼及其壓縮行為189
8.3泡沫鐵及夾層結構190
8.3.1泡沫鐵的制備及工藝分析191
8.3.2泡沫鐵夾層制品及其結合強度193
8.3.3本節(jié)工作總結195
8.4微孔泡沫鉬196
8.4.1泡沫鉬的制備方法196
8.4.2泡沫鉬的檢測與分析196
8.4.3本節(jié)工作總結199
8.5結束語199
第9章泡沫陶瓷性能研究
9.1引言201
9.2泡沫陶瓷吸聲性能202
9.2.1泡沫陶瓷塊體的制備202
9.2.2本多孔制品的吸聲性能202
9.2.3常見吸聲材料性能比較204
9.3泡沫陶瓷表面負載活性層207
9.3.1多孔泡沫瓷球的制備208
9.3.2表面負載活性氧化鋁211
9.3.3負載體系的As吸附性能212
9.4泡沫陶瓷表面脫硅活化214
9.4.1脫硅方法及分析214
9.4.2脫硅機制分析216
9.4.3脫硅體系的As吸附性能217
9.5泡沫陶瓷表面生長活性層218
9.5.1負載普魯士藍的研究意義218
9.5.2類網狀多孔陶瓷的制備219
9.5.3表面負載普魯士藍類似物220
9.5.4普魯士藍類似物的形成機制222
9.5.5負載體系的吸附性能226
9.6結束語228
第10章二氧化鈦光活性膜研究
10.1引言230
10.2多孔結構的TiO2薄膜231
10.2.1多孔TiO2膜層的制備231
10.2.2膜層孔隙結構的形成機制分析233
10.2.3TiO2膜層的光催化實驗237
10.2.4Fe摻雜改性TiO2光催化膜238
10.3泡沫鈦生長TiO2納米線242
10.3.1泡沫鈦基體的制備243
10.3.2TiO2納米線的生長244
10.3.3復合結構用于甲基橙溶液的電解245
10.3.4復合結構用于太陽能電池247
10.4泡沫鈦生長TiO2納米管251
10.4.1泡沫鈦基體的制備252
10.4.2TiO2納米管的制備252
10.4.3TiO2納米管生長機理257
10.5多孔材料負載TiO2薄膜257
10.5.1泡沫金屬負載TiO2薄膜258
10.5.2泡沫陶瓷負載TiO2薄膜261
10.6結束語265
附錄本書作者實驗室研制的部分多孔產品示例
參考文獻271
多孔材料性能與設計 作者簡介
劉培生,北京師范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射線束技術與材料改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北師大材料物理教研室主任,原任核物理研究所(現(xiàn)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前身)副所長。 劉教授多年從事多孔材料和材料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獨立發(fā)表SCI論文近60篇,EI收錄4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獨立發(fā)明獲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8項。參加包括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內的合作研究多項,主持承擔完成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6項。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材料研討會首屆多孔材料分會發(fā)起人,第二、三、四屆多孔材料分會主席。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