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英文版陪伴如金:一則留守兒童家庭的虛擬地震情景故事(公眾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851606
- 條形碼:9787502851606 ; 978-7-5028-5160-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文版陪伴如金:一則留守兒童家庭的虛擬地震情景故事(公眾版) 本書特色
借助“故事”和用連環畫來呈現“故事”, 吸引和方便*廣大的社會民眾群體閱讀,如文化程度有限的群體、少年兒童群體等。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幫助呈現情景構建所取得的****認識與結果和介紹相關的防震減災基礎知識,以便引導與協助廣大社會民眾,*好地理解與應用這些專業內容,進一步推動科學研究向實踐減災對策應用的轉化;特別是期望人們在感受故事的同時,能夠習得與實踐一些防震減災實用知識與技能(如實踐家庭備災等),從而自下而上地不斷增強當地社會的防震減災 基礎能力。聚焦顯著社會性災害脆弱成分——貧困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通過用虛擬故事演繹這種脆弱性之于災害的強化與疊加效應,幫助人們除認識房屋破壞等物理風險之外,能從 多種層面與角度,*加全面和深入地認識地震可能造成的風險及隱患。
英文版陪伴如金:一則留守兒童家庭的虛擬地震情景故事(公眾版)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借助“故事”和用連環畫 形式呈現“故事”,通過體驗故事和欣賞連環畫,挖掘除理性科學技術外,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藝術之于防震減災的意義與價值,嘗試彌補“我國當前防震減災宣教材料之內容范疇和教育目標普遍狹窄且多雷同”上的 不足。期望通過從多個方面改進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內容之地方針對性方面(如針對渭南當地地震災害風險與隱患問題)、宣教對象之針對性方面、宣教材料形式之針對性方面和具體教育目標之針對性方面等,來促進減災知識與技能掌握、引導共識與共鳴、改善減災態度、培養減災價值觀,進而激發減災行動和減災參與意愿;特別是激勵人們能針對相關問題,進行長期的思考和持續的行動改善,從而使社會民眾自己和他們的家越來越安全。
英文版陪伴如金:一則留守兒童家庭的虛擬地震情景故事(公眾版) 目錄
Introduction 1
What Is an Earthquake Scenario? 2
The Characters 4
CHAPTER 1 The Best Noodles 6
CHAPTER 2 Home Is Far Away 9
CHAPTER 3 Earthquake!!! 12
The Scenario Earthquake and Shaking Intensity Map 15
Earthquake Basics 16
How to Respond and Avoid Dangers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18
CHAPTER 4 Where Is Grandma? 21
How to Help Find People Trapped in Houses 24
CHAPTER 5 The Community Helps Each Other 27
Rescue Priorities 29
Building Damage 30
Landslides 31
CHAPTER 6 Rushing Home – Jianguo 32
CHAPTER 7 Rushing Home – Haiyan 34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Tips 35
CHAPTER 8 Waiting for Morning to Come 40
CHAPTER 9 Ma and Pa Are Back! 43
CHAPTER 10 Looking for Grandma in the Hospital 46
CHAPTER 11 Uncle Jianjun’s New Earthquake Story 50
CHAPTER 12 Homemade Chicken Soup 53
Learn Earthquake Safety 55
CHAPTER 13 Building an Earthquake-Resistant House 56
CHAPTER 14 Longing to Go Back to School 58
CHAPTER 15 A Meal Together 60
英文版陪伴如金:一則留守兒童家庭的虛擬地震情景故事(公眾版) 作者簡介
珍妮斯·羅杰斯(Janise Rodgers):女,工學博士(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結構工程),美國國際地災(GeoHazards International,GHI)首席執行官(Chief Operating Officer)和項目經理(Project Manager),美國結構工程注冊專業工程師(Licensed Professional Engineer),在建筑結構地震響應、抗震設計、地震災害情景構建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很深的造詣。 蘇桂武:男,理學博士,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2年6月-2013年1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災害中心(Natural Hazards Cent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高級研究學者。“國際科學理事會、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和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IRDR CHINA)專家組成員,中國地震學會地方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地震局地震應急技術協調組專家。長期從事災害成災機理與風險分析、地震災害與地震應急、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地震災害脆弱性/韌性與風險、普通民眾與地方社會的地震災害感知/認知與響應/適應,災害教育與防震減災宣傳、防震減災能力與地震應急區劃、地震災害(風險)的跨學科調查與分析方法、災害認知與響應的案例研究與綜合田野調查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大量第一手數據,產出了多項重要成果,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沈文偉:男,社會學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西南石油大學社會工作碩士研究生校外兼職導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客座教授;汶川縣映秀小學榮譽校長;于2015-2016曾任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國減災署合作項目總監。 菲利普·英格蘭(Philip England):男,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大陸地形形變、變質作用,以及大陸俯沖帶的熱力和動力機制。在大陸形變機制方面取得過不少奠基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地表斷層和深部巖石圈運動關系的研究。近年來還致力于Geo-hazards的社會經濟影響及應對能力提升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認識。 約翰·楊(John Young):男,英國海外發展研究所(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研究與政策發展計劃(Research and Policy in Development,RAPID)”課題組負責人,針對“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之間普遍脫節的國際現實,發展了一套促進科學家、政府人員和社會從業者之間更好地進行溝通的路徑和辦法,以便促進科學研究成果更快更高效地投入到社會應用。 齊文華:男,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應急技術與減災信息研究室工程師,災害成災機理與風險分析學科組核心成員;國際期刊Applied Geograph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等審稿人;主要從事災害成災機理與風險分析、地震災害與地震應急、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地震及其次生地質災害風險評估與治理、基于多源數據/大數據的高精度承災體時空分布分析與更新、多尺度防震減災能力與地震應急區劃、地震災害風險的跨學科調查與分析方法、社區災害風險治理和地方綜合減災示范等方面,做了較多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