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摩天大樓:始于芝加哥的摩登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56128
- 條形碼:9787540256128 ; 978-7-5402-5612-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摩天大樓:始于芝加哥的摩登時代 本書特色
世界上*早的摩天大樓
論證其如何影響了20世紀城市建筑風格
英國*受歡迎藝術&建筑史專家力作 ★題材新穎、視角獨特
以探尋“世界上*早的摩天大樓”為目標,踏上一場芝加哥摩天大樓巡游之旅。以瑞萊斯大廈、摩納德諾克大樓、會堂大廈等著名芝加哥地標為例,深度剖析摩天大樓這一近代建筑形式的誕生與發展。 ★故事性強、脈絡清晰
追尋杰出的建筑師約翰·威爾伯恩·路特、查爾斯·B. 阿特伍德、丹尼爾·H. 伯納姆、路易斯·沙利文的步伐,從亞特蘭大、利物浦到紐約與芝加哥,聆聽他們的宏圖大展與壯志未酬,看他們如何在繪圖板上一筆筆繪出芝加哥現今風貌。 ★百家爭鳴、建筑盛宴
以實例探討芝加哥學派崇尚的功能主義、以奧斯卡·王爾德為領軍人物的唯美主義、以法國為中心的古典主義等建筑風格的特點與差別,在新舊世界的碰撞中闡述人類審美觀的包容與革新。 ★全彩內文、精美裝幀
近70幅全彩實拍圖與建筑師手繪圖紙首度收錄,于細節處直觀領略建筑巨匠在設計上宏大的視野與細膩的巧思,更深刻地體悟建筑之美、體悟現代城市之美。 ★著名策展人、藝術批評家和建筑設計師唐克揚教授極力推薦,贊其為“結構巧妙、空間感強”的建筑相關作品。
摩天大樓:始于芝加哥的摩登時代 內容簡介
作為現代都市必不可少的建筑元素,摩天大樓極大地改變了城市的面貌。世界上座使用玻璃作為外墻主體的摩天大樓,是芝加哥的瑞萊斯大廈,竣工于1895年。它開拓性的建筑結構是20世紀高層建筑的核心元素,也成為很多現代化建筑信奉的宗旨。
它是怎么出現的?其建筑過程又經歷了怎樣的技術和理念革新?克魯克香克在本書中帶領我們回到了那個時代的芝加哥,講述了瑞萊斯大廈如何為20世紀城市建筑以及建筑工程學主流奠定了基礎,還有當時的杰出人物,如路易斯·沙利文、約翰·威爾伯恩·路特和丹尼爾·H. 伯納姆的故事,并且展望了繼承瑞萊斯大廈血統的其他建筑,如1902年的紐約熨斗大廈,以及21世紀那些“自視甚高”的摩天大樓建筑,帶我們走進一段段或驚人、或詭異的故事。
摩天大樓:始于芝加哥的摩登時代 目錄
1 前言
2 約翰·威爾伯恩·路特:亞特蘭大、利物浦與紐約
3 芝加哥:1871—1891
4 “白城”
5 瑞萊斯大廈
6 遺產
致謝
圖片來源
注釋
譯名對照表
摩天大樓:始于芝加哥的摩登時代 節選
前言 本書所提及的均是我早已熟悉且傾慕已久的建筑。在書中,我探尋了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有些聯系顯而易見,有些則微妙晦澀,還有一些甚至純屬猜測,因為本書所講的故事太不尋常,有太多如戲的世間事和太多志向遠大的人、墮入絕望的人、(尤其是)猝然離世的人,所以完全不談論那些看似光怪陸離的內容幾乎不太 可能。總體而言,本書講述的是19世紀末在芝加哥出現的一種獨特的美式建筑。雖然靈感來自過去,但這種建筑抓住了那個時代的技術潛力,因而對接下來百年間世界建筑的演變與特征產生了巨大影響。 故事開始于約20年前,我初訪芝加哥的時候。彼時,我心中懷 有一項特別的使命。長期以來,人們一致認為20世紀初宏偉的建筑類型——商業“摩天大樓”*早出現在芝加哥。大家也認可這項偉 業誕生于19世紀80年代初,雖然這一看似顯而易見的事實需要基于一系列判斷方能得出。這其中,一個*基本的問題凸顯出來:到底什么是摩天大樓?這個問題不僅關乎建筑高度,還涉及技術與藝術領域的議題。如果摩天大樓這個概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先驅、“尖端”、前衛的建筑與設計以及*先進技術的運用的話,那么摩天大樓的定義必然包括建造的技巧、勞務的提供方式與建筑的實體外觀。通盤考慮這些方面之后,如果讓各方為世界上*早的摩天大樓提名,想得到一致的答案會出人意料地困難。但大家一致同意的一點是,即便人們對它的確切身份仍存有爭議,世界上*早的摩天大樓也確實誕生于芝加哥。這就是我初訪芝加哥的原因:去瞧瞧看看,去探索發現,去思考決定,去找出那個讓我心滿意足的摩天大樓頭號候選。從某種意義上說,自那次芝加哥之行后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而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對這一探尋過程的記錄。 20年前,我認為瑞萊斯大廈摘得了世界*早摩天大樓評選的桂冠。這并非激進的論斷,因為許多史學家持有相同的看法,我在本 書中回顧并*終重申了這個觀點。在這座于1895年年初落成的大廈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它全部的關鍵要素幾乎都可以在稍早時期的大樓中找到對應——鋼鐵框架、防火結構、陶板外墻,以及奧的斯安全電梯。它的原創性更多地體現于藝術價值與設計理念,而非建造手段,但也正因如此,它才更具競爭優勢,才能成為可稱之為現代摩天大樓的*早、*好的建筑。與隨后的建筑相比,瑞萊斯大廈 更加注重簡潔性與功能性,跳出了19世紀末復古裝飾的窠臼;而與早期的建筑相比,它也開創性地發揮出了現代技術的潛力。大廈幕墻的主體部分為玻璃材質,建筑主立面非玻璃的部分采用美麗的白色帶釉陶板覆蓋,瑞萊斯大廈因此煥發出靈動飄逸之美。從簡潔的玻璃窗到無瑕的白釉陶板,從建筑材料到建造工藝,再到對實用性的追求,這些元素構成了瑞萊斯大廈*具標志性的裝飾,使它看起來格外氣派時髦。它預見并引領了摩天大樓的建筑輝煌,這是大多數當代高層建筑無法企及的。那又是誰建造了這一卓越非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樓呢?奇怪的是,我們并不知曉確切答案。約 翰·威爾伯恩·路特與查爾斯·B. 阿特伍德在這一過程中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許丹尼爾·H. 伯納姆也有所貢獻。然而,正如在這
摩天大樓:始于芝加哥的摩登時代 作者簡介
丹·克魯克香克(Dan Cruickshank)英國很受歡迎的藝術史學家、建筑史專家之一,BBC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節目是BBC2的“英國很好建筑群”與“工業革命對我們的影響”。他曾去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發掘在經年戰爭創傷之下,還有多少文化瑰寶在這些地區留存下來。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