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俄國征服中亞戰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4302
- 條形碼:9787521714302 ; 978-7-5217-143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俄國征服中亞戰記 本書特色
1. 入選“中國好書”《孔子大歷史》、《南北戰爭三百年》學者李碩新作。本書作者李碩為邊疆史專家,是《孔子大歷史》《南北戰爭三百年》等佳作的作者,這兩本書獲得讀者的廣泛歡迎,《孔子大歷史》入選2019年度“中國好書”,是羅振宇年度精選好書。 2.精彩講述19世紀俄國在中亞的擴張歷史。俄國何以擁有如此遼闊的疆域?今日所謂“中亞”代表哪些地區,那里的人民曾過著怎樣的生活?19世紀首先進入工業文明的俄國正規軍如何與沙漠游勇作戰?從冬到夏,近一個季度的沙漠行軍將面臨怎樣的困境?……你將在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3.不僅是俄國征服中亞史,同時也是槍支、彈藥進化史。除去對地理環境的側重,作者同時將目光聚焦于19世紀軍事技術的革新。“從火繩槍到燧發槍”“雷汞與錘發槍”“米涅彈和線膛槍”“火炮變成戰車”,如果把書中對兵器的介紹章節提煉出來,讀者將閱讀到19世紀“兵器進化簡史”。 4.200多幅紀實油畫、彩色照片,讓你“親臨”中亞,“親視”戰場。19世紀俄軍占領中亞世界時拍攝保留的彩色照片;從軍畫家親歷戰場后繪制的紀實油畫;報紙雜志為展現中亞風俗曾繪制刊載的版畫,作者多方搜集,用圖片為文字注腳,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 5.繪制超大高清地勢地圖,標注行軍路線,還原戰場,總覽戰爭局勢。作者在本書中特別強調了地勢地圖的重要性,了解一場戰爭,了解作戰環境為首要前提,俄軍在征服中亞遇到的一些列問題及做出的進軍策略都與中亞奇特的地理環境有關,為此作者在書中刻意增加了俄軍軍事行動的地理環境描寫。為本書特意繪制的高清地勢地圖,按照時間順序將俄軍的行軍路線標注出來,既方便讀者了解戰況,又能把握總體局勢。 6.有趣有料,故事性十足。彼羅夫斯基沙漠遠征、“中亞之狐”慘淡退出中亞、“白馬將軍”戰場上無往不利、瞎眼老婦的詛咒、人頭之旅……這樣的故事,有誰會拒絕?
俄國征服中亞戰記 內容簡介
繼《南北戰爭三百年》《孔子大歷史》,李碩再出新作。這次他把目光重歸自己的老本行戰爭歷史,不同的,卻是將聚光燈轉向了19世紀的中亞世界。他借用曾親歷俄國征服中亞戰爭的捷連季耶夫《征服中亞史》三卷本,來講述19世紀俄國在中亞近21年的擴張歷程。本書很大的特點在于作者通過各種資料的補充,力圖再現中亞內陸世界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風貌,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書中涵蓋近200多幅圖片,有些是隨軍畫家創作的紀實油畫,有些為當時拍攝的彩色照片,作者乃至找到19世界中亞世界的地勢地圖,標注行軍路線,并為戰場的地理環境做出詳細注解,進行戰場還原。另外,作者還在書中補充了大量當時兵器發展歷程的背景介紹。19世紀槍炮隨戰爭的需求獲得飛速發展,在俄國正規軍與中亞游牧散軍交鋒時,兵器的優勢被大大凸顯出來,一場場戰爭,為一次次軍事技術的革新找到很合適的試驗場地。撰寫本書時作者身處新疆,天山腳下,這里冬季白雪皚皚,夏季陽光熾烈,春秋大風狂作,不同的地貌風俗觸發且逼迫作者進行記錄。在作者看來,新疆和中亞都是廣義上的“內亞”,兩千年來,漢人走進西域,甚至穿過中亞,前往印度或者西亞;西域甚至來自更遙遠的西方的人也一波波進入中原。這些遠行者踏過戈壁,翻越天山蔥嶺,涉渡流沙之河,和19 世紀里俄國人看到的風景,感受到的新奇、艱辛沒太大區別,而俄國人留下的記載很多、很詳細。所以,此書不僅是想寫俄國或戰爭,也是想從一個角度展示、還原古老絲路的風貌。解憂公主、班超、鳩摩羅什、玄奘和尚、岑參、丘處機、林則徐等人一路看到的,大致也是這些。進入21 世紀,中國人又要睜眼看世界,還有“帶與路”的考量與探索,更需要對帕米爾以西那個陌生世界多一些了解。
俄國征服中亞戰記 目錄
引子 ■■ 1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穿行于中亞列國。而在這本書里,我們將隨著19 世紀俄國軍人的行程,再度走進這片亞歐大陸*深處的陌生世界。
**章 大陸帝國橫空出世 ■■ 9
在明朝*后的一百年里,當俄國人完成整個西伯利亞的占領之后,才回過身來打量干旱的中亞世界,和這里的三個綠洲汗國:布哈拉、浩罕和希瓦。
沙皇帝國:一百年從歐洲到美洲 13
1602—1801,三次遠征希瓦 18
長城包圍哈薩克草原 21
第二章 彼羅夫斯基遠征 ■■ 29
中英**次鴉片戰爭前夕,奧倫堡省長彼羅夫斯基向沙皇尼古拉一世請戰,要第四次遠征希瓦。他沒有料到,*大的敵人并非綠洲武士,而是廣漠的哈
薩克大草原。
奧倫堡省長請戰 30
中亞人的奴隸貿易 34
從火繩槍到燧發槍 37
一萬頭駱駝 42
新兵蛋子和老兵油子 52
猥瑣“大博弈” 56
第三章 西天山來客 ■■ 61
東西兩面,西西伯利亞、奧倫堡兩大軍區分頭向中亞蠶食,逐漸征服哈薩克大草原,兵臨綠洲。古老的黑火藥被雷汞火帽點燃,推動線膛米涅彈呼嘯飛翔,彎弓游牧者主宰大陸的時代告退了。
從西西伯利亞到中亞 62
雷汞與錘發槍 65
米涅彈和線膛槍 69
**場會戰 71
大炮對決堡壘 79
19 世紀中葉的“戰爭之神” 81
千年怛羅斯 87
第四章 中亞之狐 ■■ 91
1864 年,土耳其斯坦和奧利耶- 阿塔易主,中亞門戶洞開,切爾尼亞耶夫開啟了俄國吞并中亞的急行軍。狡猾審慎,一擊致命,“中亞之狐”無往不利。
鎖鏈閉合 94
門廳失利 98
再攻奇姆肯特 105
人頭之旅 110
“土耳其斯坦省” 114
鏖戰塔什干 118
總督視察新省區 124
試探布哈拉 127
塔什干之尾聲 132
第五章 炮口轉向布哈拉 ■■ 137
綠洲古都遙遙在望,切爾尼亞耶夫黯然出局。中亞征服者的榮耀,將留給下一代年輕的帝俄軍人。
火炮變成戰車 138
克雷扎諾夫斯基再度駕臨 142
喋血吉扎克 148
近看中亞 153
考夫曼的新軍區 160
附錄:“土耳其斯坦”的前世今生 162
第六章 撒馬爾罕不遙遠 ■■ 169
1867 年,49 歲的馮·考夫曼成為新建土耳其斯坦軍區的**任總督,為了增加一些開疆拓土的功勛,他決定向布哈拉經濟腹地撒馬爾罕進發。線膛步槍,速寫本,夾鼻眼鏡,銀鹽底片相機,古老的中亞名都迎來了新征服者。
新人們的春游 172
“綿羊神”之丘 178
影像撒馬爾罕 186
第七章 綠洲深處的槍聲 ■■ 199
俄軍進入布哈拉腹地并占領撒馬爾罕后,布哈拉汗國民眾與俄軍展開了激烈巷戰,*后戰敗。內外交困的布哈拉埃米爾*終向俄國臣服。
一路向西 200
教訓俄國人的機會來了! 209
畫家的巷戰 212
埃米爾臣服 217
離亂新疆 220
第八章 再試希瓦 ■■ 227
布哈拉臣服后,1872 年12 月12 日,沙皇批準由土耳其斯坦軍區、高加索軍區、奧倫堡軍區,分頭向希瓦進軍。這將是俄國四次遠征希瓦失敗后的*后一次嘗試。
沙漠王者 228
“現代”槍炮出世 230
土耳其斯坦軍區備戰 237
會師地點變更 244
第九章 里海生死路 ■■ 253
為抵達荒漠之海深處的希瓦綠洲,幾路俄軍各自經歷了奇麗而卓絕的旅程。他們擁有19 世紀70 年代的先進兵器,卻只能借助匈奴單于、成吉思汗時代的交通工具,幸運往往屬于*沒有準備的人。
探路里海岸 256
馬爾科佐夫的沙漠之旅 261
洛馬金:穿越烏斯提尤爾特高原 270
奧倫堡軍:從冬走到夏 277
第十章 誰先攻入希瓦 ■■ 287
西北兩路軍隊會師后首先兵臨希瓦城下,卻因為貿然的進攻錯失先機。晚到一天的考夫曼成為入城主角,酷熱沙海中的艱辛遭遇終于獲得補償。
又一幕水井慘劇 288
渡過阿姆河 295
綠洲行軍作戰 301
黃金王位 306
第十一章 土庫曼沙漠要塞 ■■ 315
面對驍勇善戰的土庫曼人,俄軍**次進攻鎩羽而歸。1880 年初,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任命37 歲的斯科別列夫為土庫曼前線總司令,決心與帖克土庫曼人一決高下。
瞎眼老婦的詛咒 320
電氣化時代戰爭序曲 326
白馬將軍 332
第十二章 血漬地毯 ■■ 339
幾番激戰,俄軍終于轟塌城墻,攻入格奧克·捷佩要塞,預示著帖克土庫曼人對俄國人實力和權威的徹底認可。自此,廣闊的中亞地區都被俄國征服。
大軍云集 341
卡拉設伏 345
壕塹夜戰 349
要塞里的帳房 353
尾聲 359
后記 ■■ 362
俄國征服中亞戰記 節選
引子 1868 年初夏,俄歷6 月8 日,俄國征服中亞的事業正達到頂峰。 中亞明珠、“世界中心”,絲綢之路上的千年名城——撒馬爾罕。清晨陽光下,清真寺和邦克樓閃耀著湛藍色輝光,長長陰影投射在鱗次櫛比的土黃色平房上。 街市沒了往日的喧囂,全城死一般沉寂。幾個持槍騎馬者,身穿中亞花布長袍、裹著白色包頭巾,沿著彎彎曲曲的街巷小心前行。他們其實是化裝的俄軍偵察兵,由31 歲的捷連季耶夫上尉帶領。 騎兵們從空蕩蕩的城門進城,一路都是燒毀的民宅、散落的尸體,訴說著*近的慘烈戰事。一路沒看到任何活人,但深巷內,樹蔭間,似乎都有無形的眼睛在窺視。直到俄軍營壘前,飄搖的軍旗顯示這里還未失守。他們高喊詢問。刺刀閃亮,幾只槍管從雉堞后面伸出來。畢竟,他們的裝束太可疑了。 為免遭誤傷,捷連季耶夫打馬而去。 一個月前,俄軍剛剛占領了布哈拉汗國這座名城:撒馬爾罕,統帥考夫曼將軍過于樂觀,又帶兵直撲汗國都城。但隨著俄軍主力西去,大量布哈拉軍隊涌進撒馬爾罕,和城內居民一起發起進攻,試圖消滅俄國駐軍。留守的俄軍只有一千人,其中一半是傷病員,他們固守軍營,和六萬多敵軍展開了巷戰。 俄軍主力正在前線激戰,得知后方起火,急忙回師。撒馬爾罕的戰斗已經進行了一周,沒人知道守軍的命運。捷連季耶夫上尉受命進城,探尋留守軍隊的下落。得知軍營尚未失守,俄軍主力進城了。城內還隱藏的大量武裝人員,開始了巷戰和圍獵般的清剿。槍炮聲、各種語言的 叫喊聲在城市上空回蕩。 在晚年,捷連季耶夫中將完成了洋洋三巨冊《征服中亞史》,1868 年夏天的撒馬爾罕還是浮現在他眼前:街道儼然如翻掘過的墓地;房屋燒成了廢墟;喪失了家園和主人的鴿子,在硝煙飄散的天空中驚恐亂飛;焦爛的尸體堆積在狹窄的巷子里,被馬蹄踩得吱吱作響;戰馬驚恐地顫抖,打著響鼻;貓和狗津津有味地啃食著尸體;燒焦的棉布長袍、人肉散發出令人作嘔的味道…… 軍營里的俄軍士兵目光呆滯,默默無言。幾天的巷戰,他們減員四分之一。 在留守俄軍中,有兩位年輕畫家:瓦西里·韋列夏金和尼古拉·卡拉津,都26 歲。俄軍主力回城的場景,被他們用畫筆定格。 畫面左側是進城的俄軍統帥考夫曼將軍,捷連季耶夫上尉應當也在其中。右下角是被俘的當地武裝人員。這是19 世紀的“新古典主義”作品,比現實場景要干凈、明亮一些,沒有焦煳的裸體、腐爛的腸肚。 圖中一名中彈的俄國士兵正跑向后方。在撒馬爾罕巷戰中,韋列夏金和卡拉津都參加了戰斗,并把親身經歷畫到了作品中。 畫中對面是雷吉斯坦廣場(The Registan Square),今日的名勝景點。這是6 月巷戰之后的撒馬爾罕,街道被拓寬,軍營附近的民宅也被拆除了。正對著清晨的陽光,幾座神學院建筑物只呈現出陰影輪廓。扛槍的哨兵站在城頭,一門山炮俯瞰街 區,兩側是兩門小型臼炮。街上的人和馬投下長長的影子,帶起縷縷黃塵,和烤制馕餅的炊煙混合在空中。 韋列夏金的作品很少描繪歷史性“大場面”,多是人物肖像或小場景特寫,寧靜舒緩,帶著一縷如煙的憂傷,展現著那個時代中亞的形形色色,遠比照片生動、細膩。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穿行于中亞列國。而在這本書里,我們將隨著俄國軍人的腳步,再度走進這片亞歐大陸*深處的陌生世界。 這是一次奇異的人文之旅。我們將穿越廣袤草原,無垠沙海,翻越重重高山,進入綠洲,聆聽游牧者的呼哨、清真寺的吟唱,還有關于王公貴族和荒野大盜的傳說。 這是一程獨特的藝術之旅。透過畫家們的眼睛,我們將窺探中亞的山川和原野,牧人氈房、商旅駝隊、喧鬧巴扎、昏暗鴉片煙館里的低俗表演,以及戰斗、硝煙、血污和尸體。 這是一趟近代工業技術的懷舊之旅。古老的黑火藥,前裝滑膛槍,后裝線膛槍,大炮的霰彈和爆破彈。近代化學工業、金屬加工技術帶來一次次軍事技術革新,它們在中亞找到了* 極端的試驗場。 還有近代光學和化學工程的結合:攝影技術,它留下的影像真實而呆板。不僅有泛黃的黑白照片,還有新鮮的彩色照片。 是的,你沒看錯,一百多年前的中亞彩色照片! 但*終,這是一部戰史。我們將欣賞將軍們的睿智或笨拙,士兵們的勇武或怯懦,就像觀賞一場拳王爭霸賽。不需要太多的矯情和多愁善感。近代火藥兵器已經把一切傳統游牧、農耕社會驅趕到全球化大潮之中,無可逃避。而在這之前,波斯帝國的居魯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大唐的蘇定方、草原驕子成吉思汗、伊斯蘭征服者瘸子帖木兒……大陸已經歷過無數次戰爭、屠殺、征服。俄羅斯的征服,只是這一系列征服中的一次,也許是*后一次。 所以,沒必要故作公允地指控勝利者。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正因為經歷過一次次冷兵器砍殺、硝煙烈火甚至核武器的毀滅戰爭,人類才走到了今天的“文明”世界。 但要感謝那些有名和無名的親歷者,他們記錄下了走進陌生世界的新奇和困惑,以及和不同服飾、語言的人廝殺時的戰栗和亢奮。他們記錄歷史,也成為歷史。 作為一個歷史工作者,有時會想:“我們”到底是誰?人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也許,“我們”就是我們的知識總和,我們已知的世界。 人類跨越山川與海洋,探索地層和太空,破譯失傳的語言,*終,只是為了尋找一個完整而真實的自我。
俄國征服中亞戰記 作者簡介
李碩,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現供職于新疆大學,從事中國古代歷史、邊疆民族問題研究。著有《南北戰爭三百年》《從大漠綠洲到玉石山谷》《孔子大歷史》等,在《中華文史論叢》《學術月刊》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其中《孔子大歷史》入選2019年度“中國好書”,是羅振宇年度精選好書,獲得讀者的廣泛歡迎。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