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我即我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392518
- 條形碼:9787544392518 ; 978-7-5443-925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即我腦 本書特色
1.世界腦神經研究領域的旗幟性人物之一,被譽為“腦研究的教父”。1985年,斯瓦伯教授創建了荷蘭人腦庫,其學生隨后建立中國人腦庫。(人腦庫是腦科學研究的頂ji配置,標志著一國腦科學研究的先進程度。) 2.從科學的角度剖析人腦與我們生活習性的深度關聯,從來沒有一本書把大腦解讀得如此透徹!話題有熱度,原版銷量突破200,000冊、蟬聯荷蘭圖書排行榜30余周! 3.既有科學專業的深度與嚴謹,又有生活日常的趣味與智慧,了解我之所以是我的前因后果,更了解大腦的本質和它所揭示的科學哲理。 4.譯文流暢且專業。業內教授、博導親自把關審訂,且作序推薦! 5.內容全面、觀點新穎、視角獨特的大腦科普書,書中那些極具典型的例子,不僅及時傳遞了腦科學的發展動向,也讓廣大讀者在*短的時間內對本書的內容能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可以說,這是一本極有價值的腦科學普及圖書.
我即我腦 內容簡介
同性戀和癖由誰決定?抑郁與大笑、貪吃與厭食來自何處?誰掌控了彈鋼琴和性高潮?老了如何才能不癡呆?什么才是讓你健康長壽的秘訣?上癮、精神分裂癥、攻擊、死亡或是進化,一切都由大腦說了算! 本書是荷蘭很有趣、擁有性的大腦研究者斯瓦伯一生腦研究工作的總結,也是關于這些工作的社會效應的討論。作者在書中展示了從大腦在母親子宮內的孕育,到死亡后科研人員對大腦標本的研究,其間所包含的有關大腦功能和人類疾病相關的重要信息。此外,作者還在書中提出了諸多新穎而又蘊含著科學真諦的觀點,例如,“生命并不只在于體育運動,更重要的是在于腦力運動”。書中那些極具典型的例子,不僅及時傳遞了腦科學的近期新發展動向,也讓廣大讀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本書的內容能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可以說,這是一本極有價值的腦科學普及圖書。讀完這本書之后,你能更好地理解為什么你會是你現在的樣子。
我即我腦 目錄
推薦序大腦決定人生/1
中文版自序腦科學在中國/3
前言我所知道的大腦/7
第1章大腦決定我是誰:大腦決定人生/1
大腦決定我們是誰/1
一腦一人生/4
第2章子宮中的成長、分娩與父母養育/7
分娩是否順利是由寶寶和媽媽的互動決定的/7
難產、早產對孩子的傷害言過其實了嗎/10
出生后前幾年的忽視,會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12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同樣重要/17
什么樣的環境能讓胎兒腦瓜變聰明/20
胎兒對聲音、振動、味道和氣味都有記憶/24
第3章胎兒大腦在子宮中受到的威脅/28
惡劣的環境將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28
成癮物質和藥物都會引起大腦發育異常/31
胎兒在子宮內的感受,決定了大腦日后的編程/36
胎兒能感覺到疼痛嗎/38
我的腿是多余的/41
第4章子宮中大腦的性分化/43
是男是女,大腦說了算/43
男孩天生愛汽車,女孩天生愛娃娃/46
同性戀究竟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48
動物中也有同性戀/50
改變同性戀,只是癡人說夢/52
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54
看看杰克遜的大腦,澄清戀童癖的傳言/57
社會怎么看我的關于大腦性分化的研究/60
教皇是男是女?讓我檢查一下!/66
第5章腦與青春期、愛情和性/69
春期始于一個熱吻/69
父母是青少年的前額葉/71
戀愛是一種臨時的精神錯亂/73
一天中有23個小時,大腦都在抑制性行為/75
性高潮是暫時的精神失常/76
處于排卵期的脫衣舞娘賺的小費更多/78
神經疾病、精神疾病與性行為/80
第6章丘腦:生存、激素和情感/85
喝不夠水?也許是下丘腦出問題了/85
名不見經傳的下丘腦,掌管著你的生存能力/88
抑郁癥的禍根在下丘腦/90
怎么吃都吃不飽/98
胖子越來越多/101
頭疼,就像一根又紅又燙的撥火棍刺在我的眼睛里/104
大喜過望使他們手腳無力,癱倒在地/106
她突然大笑起來,完全沒有原因/109
骨瘦如柴的模特不是厭食癥流行的罪魁禍首/111
第7章成癮物質與大腦/114
吸食大麻可能會患精神病/114
搖頭丸:娛樂后的大腦損傷/118
世界領導人也有物質濫用/120
第8章大腦與意識/123
忽略癥:生活在半個世界里/123
昏迷和相關狀況/125
大腦皮層和丘腦對意識至關重要/131
大腦結構之間的功能性聯系對意識的重要性/133
自覺意識的“欺騙”和丟失/135
缺失信息的“填補”/137
有關意識機制的觀點/139
第9章攻擊性/141
在娘胎里,他就是個好戰分子/141
25歲以下的男孩你惹不起/142
很多殺人犯都是精神病/144
刑罰是為大腦健全的人設立的/146
在睡夢中,平時溫和的人也會殺人/148
第10章自閉癥/151
天才和精神病之間有什么區別/151
不是孩子帶得不好才自閉/153
自閉天才可能只是個傳說/155
每個人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小雨人”/158
第11章精神分裂與幻覺/160
精神分裂,任何時代和文化都存在的疾病/160
精神分裂癥的癥狀/163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大腦發育障礙/165
由刺激缺乏而產生的幻覺/167
其他幻覺/169
第12章復大腦和電刺激/173
老年性失明:黃斑變性/173
有些治療方法來自醫療事故/175
大腦電刺激,就像打開了“驚喜盒”/179
人造幸福感還是不靠譜/181
你的大腦修好了/183
用胎兒的腦組織修理病人的腦子/185
將一段DNA作為一種藥物/187
不是你努力,大腦就能自我修復的/190
第13章腦與體育/193
拳擊:神經的色情文學,讓大腦受傷的運動/193
分辨運動員的性別是件棘手的事/195
觀看比賽比親自參加比賽更健康/197
第14章道德的大腦,大腦的道德/200
失去前額葉皮層,我們將失去很多/200
道德行為:獸性中的人性/203
無意識的道德行為/205
什么樣的大腦是“不道德腦”/207
大自然教給我們什么是更好的社會/209
第14章記憶/211
記憶是怎么回事/211
大腦的哪些部位與記憶有關/214
信息是如何到達長時記憶的/219
錯把妻子當帽子/220
小腦是適于學習復雜知識和動作的腦結構/222
第16章修復大腦和電刺激/225
有沒有信仰,完全是天生的嗎/225
宗教讓我們享有很多世俗的好處/228
信教的大腦/231
沒有宗教,世界會更美好嗎/234
別碰經期的女人,也許有道理/238
為他人祈禱,寬慰自己/239
宗教就是許多人同時患有一種妄想癥/241
顳葉癲癇:來自上帝的信息/244
對于我的宗教觀點的社會反響/247
第17章靈性的大腦/250
靈魂只是一個美好的誤會/250
心臟與大腦的地位之爭/252
瀕死體驗:隧道盡頭那明亮的光/254
有效的安慰劑/260
傳統中醫學:針灸具有臨床療效/262
草藥治療/264
第18章自由意志,一個愉快的錯覺/267
我們有選擇的自由嗎/267
大腦是一臺巨型的無意識的電腦/269
把別人的胳膊當自己的/272
科學和藝術難道都是大腦的誤打誤撞嗎/274
我不是故意要傷害你/276
第19章阿爾茨海默病/279
衰老,一部向開始的方向回放的電影/279
癡呆不一定就是阿爾茨海默病/280
是什么引發了阿爾茨海默病/283
阿爾茨海默病中的漸進性退化/284
用進廢退:重新激活阿爾茨海默病中的神經細胞/287
增加腦活動可以預防阿爾茨海默病/289
更多的光照可以減緩記憶衰退/290
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291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也有疼痛感/293
在恰當的時刻選擇結束生命/294
第20章死亡/297
死亡與尚未誕生沒有什么區別/297
德芒醫生和黑約翰先生/299
在生命的終點,我要完全做主/301
荷蘭人腦庫/303
為漫長的死后生活而準備的草藥/305
第21章大腦的發展/307
大腦容量不同,決定是人還是猴/307
大腦的進化/308
分子進化/310
為什么是一個星期/315
第22章結論/317
先天性和遺傳性/319
功能性畸形學/320
大腦的性分化/322
要多觀察有難產分娩經歷的嬰兒/323
給新生兒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323
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應該受到譴責嗎/324
大腦和法律/326
生命的終結/327
新進展/328
致謝/331
譯者后記/333
P331
我即我腦 節選
觀看比賽比親自參加比賽更健康 在過去的 100 年里,人類對壽命預期的平均值已經從 45 歲升高到將近 80 歲,與此同時,人們的體力活動在明顯減少。這似乎可以使人得出快樂的結論:懶惰是有好處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這個世界上,人們能達成一致的觀點很少,但人們普遍相信我們缺乏運動,而想要保持健康的唯一方法就是進行體育運動。許多公司都會贊助運動員,馬拉松比賽也被組織成“為了患有癌癥的兒童而進行的賽跑”。阿姆斯特丹醫學科學中心本應該對這方面有更深刻的見解,但是它也在組織著每年一次的慈善長跑運動。清晨 6 點 45 分,針對荷蘭老年市民的《 MAX》健康欄目就開始用爆炸性的音樂以及穿著緊身衣跳躍的老年人的畫面來驚醒沉睡中的人們了。 人們是從哪里獲得“體育有益于人體健康”這種錯誤的觀念的呢?肯定不像我那樣,是從周末清晨在醫院急診室的工作經歷中獲得的。 2009 年1 月上旬的工作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天氣異常寒冷,運河結冰,兩周的時間里,一半的荷蘭人都去河上溜冰,并摔倒在冰面上。各大醫院的急診室都在全力應付一萬名額外的因骨折、凍傷等需要治療的病人。這對公眾健康沒有任何貢獻啊!而且,每年冬季從體育運動區將受傷的荷蘭滑雪運動員空運回來的“石膏航班”也證明了體育運動并非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荷蘭,每年大約有 150 萬起體育受傷事件,有一半以上都需要接受醫學治療。要是體育被取消,我們的候診名單就會在一夜間消失。我們已經知道拳擊會造成腦部的永久性傷害,而跆拳道運動員腦部受傷的風險則是拳擊員的 10 倍。此外,足球運動員用頭頂球,被其他運動員撞擊頭部都會導致腦細胞丟失。自希臘的**屆馬拉松比賽以來,長跑比賽中一直有運動員喪命。15% 的截癱患者都是在體育運動中受傷的。美國電影明星克里斯托弗 · 里夫曾因出演《超人》而聞名,但是他因在一次騎馬比賽中摔斷了脖子而導致后半生癱瘓在床。 強迫性運動行為還可能是疾病的象征,例如,它是神經性厭食癥的典型癥狀。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經常遭受著強迫進行消耗性運動的折磨。幾十年前,在慢跑成為時尚運動很久以前,神經病學和神經病理學家弗朗斯 · 斯塔姆(Frans Stam)教授從他在阿姆斯特丹法勒利斯廣場的房間窗口望出去,非常驚訝地發現從對面大樓里冒出一個人,繞著廣場以飛快的速度跑上好幾圈然后又回到樓里。 這個過程有時會在一天之內重復好幾遍。幾個月后這個人被送進了醫院,經檢查,他患有皮克氏病,這是一種大腦前額葉萎縮性癡呆癥,首發癥狀通常是行為紊亂。自從斯塔姆教授告訴我這件事之后,我一直都對慢跑者抱有一點兒提防。順帶說一下,似乎沒有人在為運動員罹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ALS)這種運動神經元疾病的風險增高而擔憂,也沒有人在為荷蘭每年大約有100 名猝死在運動場或者健身房的人而憂慮。健美運動員們很愉悅地為自己注射著合成類固醇(過去他們還使用生長素),有時還會被感染克 –雅氏病—— 一種病情進展非常迅速的癡呆癥。《自由荷蘭》雜志曾經調侃我們,一半的荷蘭人在參加體育活動,而另一半荷蘭人在開車送他們去醫院治療。 看上去似乎就是如此。 有人可能會為此而爭辯,說這只是幫助荷蘭人延年益壽所付出的極其微不足道的代價,但這種觀點似乎站不住腳。雷蒙德 · 珀爾( RaymondPearl)早在 1924 年就曾經根據研究得出結論:劇烈的身體運動會減短壽命,這一規律似乎適用于整個動物世界。荷蘭腦研究所的米歇爾 · 霍夫曼所做的比較生物學研究顯示, 兩個因素決定了我們壽命的長短:新陳代謝和大腦的體積。 新陳代謝率越高,人的壽命就越短,這與哈佛大學發現**運動員的壽命都較短是一致的,因為體育運動所需要的巨大的身體做功能減短人的壽命。同樣,美國的研究員拉金德 · 索哈爾( Rajinder Sohal)也發現,果蠅的飛行活動越多,死得就越早。如果你為了防止果蠅浪費能量而將它們限制在兩塊塑料板之間,那么它們的壽命將延長三倍。大腦也影響著壽命的長短:大腦容量越大,思維越活躍,我們的壽命也越長。 刺激大腦能推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并緩解疾病癥狀。相反,在小腦畸形癥和唐氏綜合征這些患者大腦體積很小的疾病中,患者的壽命都較短。此外,杰出科學家的大腦都比較大,因此壽命也更長一些。你可以通過給大腦提供新信息來刺激大腦容量的擴大,正如給兒童提供豐富環境刺激的實驗那樣。因此,如果你非常喜歡體育,那么觀看比賽比親自參加比賽更健康。要是你非要參加體育運動不可,那么下象棋可能是一種*好的運動。
我即我腦 作者簡介
迪克·斯瓦伯:世界腦神經研究領域的旗幟性人物之一,被譽為“腦研究的教父”。1985年,斯瓦伯教授創建了荷蘭人腦庫,人腦庫是腦科學研究的頂ji配置,標志著一國腦科學研究的先進程度。現任阿姆斯特丹大學腦科學教授,同時擔任荷蘭大腦研究學院院長。他著述頗豐,曾因發現男同性戀者的腦構造與異性戀者不同而名噪一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