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21世紀靠前法學系列教材國際法(第4版)/邵沙平/21世紀國際法學系列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1094
- 條形碼:9787300281094 ; 978-7-300-2810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1世紀靠前法學系列教材國際法(第4版)/邵沙平/21世紀國際法學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靠前法與我國法的一個重大區別在于靠前法的許多重要法律文件和靠前法院的判決均由英文起草而成。結合英文靠前法律文件學習靠前法有助于學生準確理解靠前法規則的真實含義和解決靠前法領域的問題。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提供專業外語(靠前法教材中的英文不是解決公共外語問題,而是解決專業外語問題)。本套教材注重從核心知識、核心理論、核心制度和核心案例等方面安排英文的內容。為確保靠前法英文資料的非常不錯性和準確性,英文資料一般來源于靠前公約和靠前法院案例。
注重結合中國實際。與國外的英文原版教材相比,本套教材注重反映我國的相關立法和實踐,這是國外原版教材所無法比擬的。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把維護靠前社會的共同利益和維護中國的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并且,中英文結合降低了直接學習英文原版教材的難度,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
結構科學合理,理論與實踐結合。教材反映了靠前法很核心的法律制度和發展趨勢,并考慮到了我國大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在案例方面,力求反映靠前法的經典案例和近期新發展。本教材共安排17章,分別論述靠前法的基本理論、基本問題和靠前法的部門法。
內容豐富而論述簡明。在靠前法理論方面,本教材不僅設專節探討“靠前法的學說”,并在各章中結合靠前法規則探討靠前法理論。在靠前法規則方面,本教材力求包括新的靠前公約。資料豐富,視野開闊,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
21世紀靠前法學系列教材國際法(第4版)/邵沙平/21世紀國際法學系列教材 目錄
**章導 論 (3)
**節 國際法的性質 (4)
第二節 國際法的歷史發展 (10)
第三節 國際法的學說 (15)
第四節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 (22)
第二章 國際法的淵源與編纂 (40)
**節 國際法的淵源 (41)
第二節 國際法的編纂 (52)
第三章 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57)
**節 概 述 (58)
第二節 聯合國憲章原則 (62)
第三節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69)
第四章 國際法的主體 (78)
**節 概 述 (79)
第二節 國際法的基本主體 (79)
第三節 其他的國際法主體 (80)
第四節 國際法上的承認 (84)
第五節 國際法上的繼承 (90)
第五章 國際法上的國家 (101)
**節 國家的要素 (102)
第二節 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04)
第三節 國家管轄權 (107)
第四節 國家及其財產的管轄豁免 (115)
第六章 領土法 (132)
**節 領土和領土主權 (133)
第二節 國家領土的構成 (141)
第三節 領土的取得與變更 (145)
第四節 邊界與邊境 (152)
第五節 兩極地區及其法律地位 (159)
第七章 國際法上的個人 (165)
**節 國 籍 (166)
第二節 外國人的法律地位 (174)
第三節 庇護與引渡 (179)
第四節 國際法上的難民 (186)
第五節 國際法上的個人責任 (188)
第八章 國家責任法 (199)
**節 概 述 (200)
第二節 國家責任的成立 (202)
第三節 解除行為不法性的情況 (206)
第四節 國家責任的形式 (208)
第五節 國家責任的履行 (211)
第六節 國家責任的新問題 (216)
第二編 分 論
第九章 條約法 (223)
**節 概 述 (224)
第二節 條約的締結 (228)
第三節 條約的保留 (231)
第四節 條約的生效與暫時適用 (234)
第五節 條約的遵守、適用及解釋 (237)
第六節 條約的修訂、終止及停止施行 (245)
第十章 國際組織法 (258)
**節 國際組織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259)
第二節 國際組織的一般法律制度 (267)
第三節 聯合國法律制度 (280)
第四節 區域性國際組織 (288)
第五節 非政府國際組織 (292)
第十一章 外交和領事關系法 (296)
**節 外交關系法 (297)
第二節 領事關系法 (308)
第三節 保護外交人員安全的國際刑法 (317)
第四節 有關外交和領事豁免的中國法 (321)
第十二章 國際海洋法 (330)
**節 概 述 (331)
第二節 基 線 (333)
第三節 內 水 (335)
第四節 領海與毗連區 (336)
第五節 用于國際航行的海峽 (339)
第六節 群島水域 (341)
第七節 大陸架 (342)
第八節 專屬經濟區 (344)
第九節 公 海 (352)
第十節 國際海底區域 (358)
第十三章 空間法 (362)
**節 空氣空間法 (363)
第二節 外層空間法 (372)
第十四章 國際環境法 (382)
**節 國際環境法總論 (383)
第二節 國際環境法分論 (398)
第十五章 國際人權法 (413)
**節 概 述 (414)
第二節 國際人權法的權利體系 (415)
第三節 聯合國的人權保護監督制度 (422)
第四節 區域性人權保護制度 (434)
第十六章 國際人道法 (445)
**節 基本概念 (446)
第二節 國際人道法的演變與發展 (451)
第三節 國際人道法的主要內容與基本原則 (455)
第四節 追究違反國際人道法行為的個人刑事責任 (465)
第十七章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471)
**節 國際爭端的特點與類型 (472)
第二節 國際爭端的政治解決方法 (476)
第三節 國際爭端的法律解決方法 (479)
第四節 國際組織與國際爭端的解決 (491)
附錄 國際法案例索引 (497)
21世紀靠前法學系列教材國際法(第4版)/邵沙平/21世紀國際法學系列教材 節選
前言(第四版)在當今世界,有許多國際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加強國際法治進行解決。國際社會實踐表明,《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法,是一個更和平、更繁榮、更公正的世界所不可或缺的基礎。只有加強和協調法治,維護聯合國的核心價值和原則,才能在全世界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國際法治是聯合國憲章確立的基本原則,也是憲章為聯合國確立的核心使命。聯合國秘書長在《關于沖突中和沖突后社會的法治和過渡司法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法治”是聯合國使命的核心概念。對聯合國而言,法治概念指的是這樣一個治理原則:所有人、機構和實體,無論屬于公營部門還是私營部門,包括國家本身,都對公開發布、平等實施和獨立裁斷,并與國際人權規范和標準保持一致的法律負責。聯合國對國際法治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聯合國在國際法規則的確立和國際法規則的實施方面具有重要影響。2018年是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成立70周年。國際法委員會在下述編纂專題取得*新進展:(1)“與條約解釋相關的嗣后協定與嗣后實踐”結論草案二讀通過;(2)“習慣國際法的識別”結論草案二讀通過;(3)《保護大氣層指南》草案一讀通過;(4)“條約的暫時適用準則”草案一讀通過;(5)“與武裝沖突有關的環境保護”“國家責任方面的國家繼承”“一般國際法強制性規范(強行法)”“國家官員的外國刑事管轄豁免”等專題分別通過了特別報告員的**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六次報告;(6)與國際法有關的海平面上升專題納入長期工作計劃。在國際法的實施方面,國際法院和聯合國安理會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2月2日,國際法院就尼加拉瓜對其在哥斯達黎加境內造成的環境損害應給予全部賠償的判決,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自1992年聯合國安理會第751號決議建立制裁委員會開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已設立了多個制裁委員會。1999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267號決議,**次明確將“凍結資產”的制裁措施適用于塔利班擁有和控制的“企業”。 2011年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第1970(2011)號決議規定,設立由安全理事會全體成員組成的安全理事會委員會,監測決議 2國際法 的執行情況。2019年7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482(2019)號決議,重申各國必須確保任何打擊恐怖主義、助長恐怖主義的暴力極端主義和有組織犯罪的措施都符合國際法尤其是國際人權法、國際難民法規和國際人道主義法規定的義務,強烈敦促所有國家落實和加大力度遵循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關于打擊洗錢、資助恐怖主義和擴散的四十項修訂建議》及其解釋性說明所體現的全面國際標準。聯合國成立后,一直為推進國際社會的法治而努力工作。其中,鼓勵國際法的教學和傳播是“加強國際法治”的重要內容。早在1947年,聯合國大會專門通過“國際法之教學”的第176號決議。決議促請各會員國政府,在各大學和各高等教育機構,推廣國際法各方面之教學。通過教育,使人民認識國際關系之原理及章則。196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技術協助以謀促進國際法之講授、研習、傳播及廣泛明了”的第1816號決議。決議指出,鑒于人類所遭遇之嚴重問題惟有通過諒解、相互合作與加強國際法及其在國際關系上之適用,方能恒久解決,決議促請各會員國政府為國際法訂立廣大訓練方案。200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聯合國國際法的教學、研究、傳播和廣泛了解協助方案”決議,強調在所有大學的法律學科教學中,國際法應占有適當地位。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中國在推動國際法治的發展方面,在推動國際法治和中國法治的良性互動方面,成就顯著,有效地維護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和中國的核心利益。2014年6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生動反映了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體現了各國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的國際法治精神。習主席進一步指出,我們應該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法治化,推動各方在國際關系中遵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原則,用統一適用的規則來明是非、促和平、謀發展。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并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主席指出,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面對歷史的挑戰和機遇,中國的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習主席還明確指出,各國和國際司法機構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正如聯合國決議所指出的,國際法的教學、研究、傳播,可以促進更好地了解國際法,是加強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促進國家間友好關系和合作的重要手段。希望我們修訂的這本教材能成為推進“國際法治和中國法治”的有益工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對本教材的修訂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幫助。法學博士王佳、王蕾凡、博士研究生帥凱旋、慕雅琪、李思佳協助主編進行了具體的修訂工作。本教材第四版的修訂,不僅得益于多位合作同仁的集體智慧,法學博士宋杰、張穎軍、劉芳雄、萬先運、廖詩評、李曰龍、黃穎、闕占文、蘇潔澈、岳向陽、顏蘇、徐超等諸多國際法研究者也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意見和建議。在此一并致謝。 邵沙平 2019年8月于北京
21世紀靠前法學系列教材國際法(第4版)/邵沙平/21世紀國際法學系列教材 作者簡介
邵沙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獲武漢大學法學博士(1997年)、法學碩士學位(1985年)。歷任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刑法中心主任、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曾在美國哈佛大學(1992年)、荷蘭萊頓大學(1999年)、德國馬普國際刑法研究所(2001年)進行學術研究。主要著述有:《國際刑法學》《跨國洗錢的法律控制》《論國際法在中國的實施》《國際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主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