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飲盡世間一杯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29332
- 條形碼:9787513929332 ; 978-7-5139-293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飲盡世間一杯茶 內容簡介
《飲盡世間一杯茶/當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選集》集作者一二十年來于國內各大報刊雜志發表的散文作品。興之所至,情之所鐘,流于筆端,所涉主題或為小兒女情長,或為生活瑣事,或為點滴感懷,或為游遍書叢、擷英拾萃……緣情述事,莫不真切。作文如生活,有人說“火候到了,飯就熟了;人品到了,文就熟了。”用心生活,用心做人,用心作文。
飲盡世間一杯茶 目錄
爺爺的漁網
劃起腰子盆
那些模糊或者消失了的身影
那些狗兒
鄉村影像
夏天的筆記二題
悠悠年事
黃荊條·陽光·豆醬
甜酒香
毽子樂
騰訊地圖上那個命名徐家莊的地方
第二輯 似水流年
綠的隱喻
點一盞暖暖的燈
初夏,一個有雨的晚上
有些話,不必說出口
飲盡世間一杯茶
年三十的陽光
似水流年
雪下得這么久
菊花戀
走失
繩子的夢境
眾說紛紜話吃相
融融樂樂已一年
歸零
一把藤椅的前世今生
試金石
當國歌聲響起,當五星紅旗升起
我的學生們
第三輯 原香
陽光的慈愛
愛上一杯茶
睡在書頁里的蝴蝶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約會春天
獵書
書,*重的禮物
獨處的空間
生如夕顏
秋天,去看欒樹
茶香女人
原香
戀上楝樹
我看見風
至簡之趣
善待午睡
書香彌漫我們的童年
一堂杏花課
紅樓悟(組文)
第四輯 生命的禮物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絮語弦聲與誰聽
致
十年一如初見
人約黃昏
生命的燈
靈魂的重負
你是我的爸爸
生命的禮物
看日出
陪你長大
我是你矮小的母親
愛到無力
親人節快樂
后記
飲盡世間一杯茶 節選
《飲盡世間一杯茶/當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選集》: 當黃昏的*后一縷霞光,在西天散盡的時候,爺爺的身影就出現在村口。 爺爺挑著一張漁網、一只魚簍,哼著含糊的曲調,慢慢踱進村子,漁網和魚簍里的腥氣,也就在村子里淡淡地彌漫。每當這個時候,小腳的奶奶就從屋子里迎出來,拿著準備好的砧板和菜刀候在屋檐下。 爺爺放下漁簍,在一根竹權上掛起漁網,散開,輕輕抖掉漁網上的水草。 晚飯時,奶奶端上一碗堆得高高的魚。這些魚,大小不一,名稱也不一。那些上色的魚,諸如長得勻稱的鯽魚,在爺爺回家的路上已經被人買走了。那些人家,或者家里供了手藝人,或者來了親戚。 爺爺的漁網是村子里*好的,因為二叔是織漁網的好手。爺爺的漁網可以捕到深水塘的魚,甚至捕到江里的魚,而且不用在水里趟來趟去,弄出一身泥水。爺爺的漁網從不外借。有一年,在外當兵的五叔拿了爺爺的漁網試試,可一撒出網就鬧笑話了。網沒撒出去,人卻被帶進水里,成了水鴨子。 織一張這樣的漁網要費時很久。得去很遠的鎮上買回上好的漁網線,用紡車纏成線錘。這樣紡過的漁網線結實,耐用。漁網織好后,要放進加了豬血和水的鍋里煮。經過豬血煮過的新漁網掛在外面晾,那腥氣直沖腦門。我從來就不明白,這樣處理漁網,是要增加漁網的結實,還是為了撒網的時候吸引魚兒。 織漁網的*后一道工序,是在漁網腳上綴豆莢大的錫砣。隔三四寸綴一個,一張漁網上,要綴上百個錫砣。這錫砣無處去買,只能自己動手做。一只小鐵爐,炭火燒得旺旺的,爐上的一口鐵鍋里盛著錫制的牙膏皮。慢慢將這些牙膏皮熬成一鍋錫水,舀一勺錫水倒進模子里,再放進冷水里冷卻,模子里的錫砣就成型了。 村子里能打魚的人多,但只有爺爺有這樣好的漁網,也只有爺爺有那么好的撒網技巧。左手繞起漁網頭,右手提起漁網腳,一個側身,漁網就像一只張開雙翅的大鵬鳥,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沉人水底。再慢慢地收起漁網,拖上岸,魚就網在其中。一點點抖去水草、石子,拎起魚,扔進漁簍。爺爺說他每天出去大概撒那么八到十網,就有半簍魚。 記憶里,爺爺捕過一回*大的魚。我那時只有八九歲,二叔拖回那條大魚,拎起來跟我人一樣高。那條大魚沒賣,估計也沒人會買。那一天,我們一家人就像過節。所有人都參與到這條魚的處理上來,我就跟在奶奶身后,硬是要來一只魚眼睛。 爺爺去世很多年了。二叔搬家之后,老屋就一直空在那里。有一回,奶奶叨嘮:爺爺的漁網還好好的吧。 劃起腰子盆 我一直生活的這個地方,是圩區。 一條河,一到汛期就洪水泛濫。為了阻擋洪水,一寸一寸填高河岸,就是圩。圩里人家的房子,多是建在圩堤上。長長的圩堤,房子一戶挨著一戶。門前,河流蜿蜒而去;門后的圩心,是一望無際的稻田。 在我們圩區,幾乎家家都有腰子盆和絲網。腰子盆,是行在水上*小*輕便的木船,因狀似腰子而得名。船小好掉頭,水里*為靈動的,恐怕就數腰子盆了。人坐進去,左右手各執一只橈,輕巧地劃動水,腰子盆便在水面往前或者往后,左右擺動也很自如。劃得興起,可說是春風得意了。劃一下,腰子盆便能在水上行出好大一截,可以騰出手來,一點點抖開絲網。再拿橈子一下一下劃著,繞著絲網撒開的一片水域敲打一回,趕著魚兒,魚兒驚嚇著四處瞎撞,撞到絲網上,人的“計謀”就得逞了。收起絲網,總會有那么幾條魚,或者一批魚,以細長肥碩的□鰷居多。 取新鮮餐鰷煮一碗,是飯桌上的一道佳肴。若是天高氣爽、陽光燦爛的秋天,將這些餐鰷腌制一兩天,拿出去曬干,圩里人家的一個冬天就有魚香了。從入秋以后到第二年的春天,這里每戶人家的檐前差不多都掛著那么幾串魚干。飯開鍋后,潷了米湯,揀幾條魚干放在鍋邊,飯熟了,魚干帶著飯香飄出很遠。還可以就著辣椒水煮一回,又是別有一番風味。想魚米之鄉的美好,大略就是這樣了。 絲網當然只能用來捕魚。但在圩里人家,腰子盆除了捕魚,還有許多別的用途。 圩里的水塘、溝渠縱橫,那些水域除了有魚兒,還有蓮藕、菱角。初夏,劃了腰子盆去水里拔藕牙。立秋前后,菱角成熟了。那些害羞的菱角一個個藏在菱葉下面,劃了腰子盆在菱葉之間穿行,得把一棵棵菱葉翻起,方才摘得那些菱角。 此刻,我不知道那些腰子盆和絲網,躺在圩里人家的哪個角落?那些場景從眼前掠過,仿佛也就是那么一瞬。我時常讀南朝民歌《西洲曲》,哼一哼那首熟悉的民歌《采紅菱》,腰子盆又在我心上劃起來了。 ……
飲盡世間一杯茶 作者簡介
徐琳,教師,散文作家。市級骨干教師,新教師面試官。多年來碼字若干,作品見于《清明》《安徽文學》《新安晚報》等。熱愛讀書、朗誦、演講,多次獲得市區級演講比賽首名,全國“教師好聲音”朗誦比賽一等獎。散文作品《茶香女人》獲得“霧里青”杯全國散文大賽三等獎,散文作品《多年嗜書且成癡》獲得安徽省首屆校園讀書創作活動大賽教師組二等獎,散文作品《悅讀記》獲得安徽省第二屆校園讀書創作活動大賽教師組三等獎,散文作品《為了夢中的橄欖樹》獲得《中學生閱讀》雜志社師生同題作文大賽教師組一等獎。新浪網博客“秋水伊人·琳”。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