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鄉土戀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29417
- 條形碼:9787513929417 ; 978-7-5139-294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土戀歌 本書特色
《我的父親》《大嫂》《老屋》《老井》《家鄉入夢》《故園香椿樹》《我愛馬齒莧》《早春飄來薺菜香》《我的書房情結》《年味》《漢城荷花又飄香》《沛之秋》《秋之歌》《飄雪的日子》《安國湖濕地在等你》…… 《鄉土戀歌-當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選集》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扎根鄉村,熟悉鄉村生活,作品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和真摯淳樸的感情。
鄉土戀歌 內容簡介
《鄉土戀歌-當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選集》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扎根鄉村,熟悉鄉村生活,作品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和真摯淳樸的感情。作者難忘鄉音,謳歌鄉親。作品鄉土情結濃郁,文化情懷強烈。文字溫情有高度,感情真誠接地氣。作者文筆細膩包含熱情,值得一讀。
鄉土戀歌 目錄
娘
父親
爹娘在故鄉
我的外祖父
我的父親
大嫂
老屋
老井
家鄉入夢
故園香椿樹
我愛馬齒莧
早春飄來薺菜香
我的書房情結
年味
第二輯 故園詠懷
漢城荷花又飄香
沛之秋
秋之歌
飄雪的日子
安國湖濕地在等你
火樹銀花不夜天
夢幻周莊
登嶧山
長白山行記
雨后賞牡丹
鳥啼知四時
母校食堂
母校情深
*是書香能致遠
直待凌云始道高
第三輯 心曲至情
不忘文學初心
我的文學夢
徐培晨印象
師恩難忘
我的大學老師
吳錦印象
孟非印象
料得明年花更好
靜待花開會有時
曾記得
第四輯 知音酬文
娘伴一生愛綿綿
娘,天下母親的縮影
風景永遠在路上
生活中的詩和遠方
蘇北鄉村的歷史畫卷
師愛無垠傳薪火
為時代見證,必為歷史留存
濃濃的親情淡淡的鄉愁
真愛生深情妙筆譜華章
欲知故鄉事只需郭世明
鄉土戀歌 節選
《鄉土戀歌-當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選集》: 娘只有兩個姐姐,沒有兄弟。爹說,娘年輕的時候很漂亮,中等個子,大眼睛,心靈手巧,有著健康的古銅色膚色。我有三個姐姐一個弟弟。爹說,姐弟中,我精明能干,皮膚黝黑,那是我*大程度上遺傳了娘的基因的緣故。 但娘*疼的不是我,而是小我三歲的弟弟。從很小就懂事的我根本也不記得對此有過什么怨言,因為我也是深愛著我可愛的弟弟的。記憶中,哪怕我們犯了成人眼里不可饒恕的錯,娘也從來沒有打罵過我們。娘或是把我們心疼地摟在懷里,動情地講述娘小時候的事,或是用溫柔的手撫摸著我們姐弟的頭,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多是把手高高抬起,然后又輕輕放下,偶爾布滿老繭的手掌也會落在我們的屁股上,我們卻感覺不到疼。*后我們總會在娘那雙閃爍著慈愛、溫柔光芒的眼睛面前低下頭,表示要痛改前非。 爹說,娘從小家教很嚴,上過幾年學,也算是知書達理的人。娘自從嫁到家來,總是謹小慎微地過日子,在祖父、祖母面前都是謙恭卑微,從來就沒有出過大氣,抬起過頭,唯恐說話不到,做事不周。在我們的印象中,娘從來就沒有和妯娌們紅過臉,更沒有和鄰居們吵過嘴、鬧過別扭。 爹說,娘心里也有過委屈。我的大娘也就是娘的親嫂子是個精明能干而又有點爭強好勝的人。爺爺奶奶去世后,大娘操持了大家庭的事務。老嫂比母嘛,大娘有時也會在娘面前頤指氣使,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不管娘有多忙,她都會讓娘洗衣、舂米、做飯、紡紗、采桑、喂蠶,忙這忙那。娘心仁慈,能容忍,沒有過怨言,從沒有過一句傷人感情的話。大娘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而在我和弟弟未出生時,娘只有我的三個姐姐。過去在農村,沒有兒子是要被人指脊梁骨說話的。娘為此不知流了多少淚,受了多少氣,在人面前總感覺到抬不起頭。更有一次,大娘說娘沒有兒子,想把二兒子過繼給娘。娘真的生氣了,但沒有發作,只是一連兩天沒有出門,和誰也不說話,也不答話,只是流淚,哭自己命苦。后來,我和弟弟出生了。后來,三個姐姐都相繼輟學了。后來,我們明白了娘為什么說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我們上學,要我們有出息的緣由了。 娘的心很細。小時候,我和弟弟貪玩好動,整天翻墻爬樹、捅馬蜂窩,經常會渾然無知中把衣服弄破。細心的娘總是會**個發現然后按部就班地找到針線盒,穿好針線,把我們的衣服脫下來,拍打拍打后,就一針一針地縫補起來。有時我們為了能盡快出去玩非要穿著衣服讓娘縫,這時,娘會找到一根草棒或席篾兒讓我們放到嘴里,娘會邊縫邊念叨著:“穿著縫,沒人疼;穿著連,多人嫌。”其實這也不是說娘迷信,可能是為防止我們亂動,又怕手頭沒準星,鋼針扎著我們吧;嘴里含根草棍,把注意力集中在草棍上,我們當然也就不會亂動了。娘真聰明。 我很小時候就從娘那里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和美好的神話傳說。什么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飴子往家轉;破五捏小人之日不拜年;正月十六遛百病等等這些風俗習慣,至今依舊保留著;什么牛郎織女天河的傳說、許仙白蛇水漫金山的故事等等至今還深印在我的腦海里。娘還告訴我們什么“正月里,不剃頭,正月剃頭死舅舅”等就是封建迷信,不可信。這是早年間剃頭人為保留生意留下的話柄。娘還說,長久以來積累下來的舊的風俗習慣、“老例兒”和神話傳說,有的固然有相當大的迷信色彩,但又不能全部簡單地視為封建迷信,它也體現了勞動人民避邪趨吉、追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娘從小就成了我的偶像,娘知道的真多! 娘真的老了,老的越來越像小孩子了。可能是我好久沒有回家或者往家打電話越來越少的緣故吧,娘學會給我打電話了。娘在電話里總是不厭其煩地說著些“娘想你們了。什么時候帶孩子們回來”,“后院的槐花開了,快來摘些帶回城里吃”,“前院的桂花開了,可香啦”,“×家×家有病住院了,你有時間回來看看吧”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娘的耳朵聾得越來越厲害了,在電話里我只有大聲喊著娘才能聽到。其實電話里更多的時間是娘一個人在反復地嘮叨著又好像是自言自語地說著相似的話。我不忍心打斷娘的話,我老老實實做一名忠實的聽眾好了。 ……
鄉土戀歌 作者簡介
郭世明,江蘇沛縣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學高級教師。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縣拔尖人才。曾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等多家紙質媒體發表文學作品百余篇,有數十篇作品入選國家公務員(教師入編)考試試題或星級學校中(高)考模擬試題。出版散文集《美的教育》《故鄉還在》《鄉土戀歌》等多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