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2399
- 條形碼:9787520362399 ; 978-7-5203-6239-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在文學研究領域,回到神話、回到史詩,重新開始與古人對話,用現代的眼光,以異文化作為參照來解讀史詩,可以幫助我們回溯民族文學的源頭,引導人們重新思考文明的發生、發展與傳承。蒙古族史詩和印度史詩因其對社會生活的全面反映和文學建構真實地記錄了人類早期文明的軌跡,成為各自民族文化的精髓。《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比較研究》從史詩的文學發生、史詩主題與民族精神、史詩與宗教的關系、史詩的文學功能、史詩的原始思維特征、史詩審美、史詩人物,以及詩學等方面對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進行了比較研究。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蒙古史詩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學的經典,在世界各地流傳范圍廣,影響大。目前雖然研究成果豐碩,但是,如何準確把握蒙古史詩的獨特風格,這就要有參照系,故此我們借鄰避之光,將印度史詩與蒙古史詩加以比較研究,這對于我們拓寬對蒙古史詩研究的范圍,加深對蒙古史詩內在價值的理解,就具有學術上的價值。本成果主要是從史詩的文學發生、史詩主題與民族精神、史詩與宗教的關系、史詩的文學功能、史詩的原始思維特征、史詩審美、史詩人物、以及史詩詩學方面對蒙古史詩與印度史詩進行了比較研究。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比較研究 目錄
**章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文學發生
**節 獨特的地緣環境是史詩發生的土壤
第二節 個體覺醒和社會轉型催生了史詩的創作
第三節 民族融合與文化互滲引發了史詩的分化
第四節 神話是史詩形成的文化質料
第五節 史詩的流變加劇了史詩的發展和變異
第二章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宗教文化
**節 薩滿教、婆羅門教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第二節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三界”文化
第三節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自然崇拜意識
第四節 史詩人物的宗教文化色彩
第五節 史詩講唱中的宗教儀式與宗教祭祀
第六節 宗教文化比較之困惑
第三章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文學治療和禳災功能
**節 文學人類學理論與史詩闡釋
第二節 史詩文學功能的生發土壤
第三節 史詩的文學治療功能
第四節 史詩的文學禳災功能
第四章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原始思維特征
**節 史詩的直感形象性思維
第二節 史詩的整體性思維
第三節 史詩的神人互滲性思維
第四節 史詩的原邏輯性思維
第五章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故事主題和民族精神
**節 史詩中的戰爭及其展示的戰爭觀
第二節 史詩中的婚姻及其反映的倫理觀
第三節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體現的民族精神
第六章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人物形象
**節 英雄形象比較研究
第二節 女性形象比較研究
第七章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審美意識
**節 史詩的自然審美意識
第二節 史詩的生命審美意識
第三節 兩個民族史詩審美意識異同的原因
第八章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詩學研究
**節 史詩的分類問題
第二節 史詩的敘事與構篇
第三節 史詩的隱喻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蒙古族史詩與印度史詩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王艷鳳,女,1962年出生,蒙古族,文學碩士。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生導師,東方文學研究會理事,內蒙古自治區教學名師。1984年東北師大中文系畢業到內蒙古師大文學院從事外國文學教學工作至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比較文學,重點對蒙古史詩與印度史詩、荷馬史詩進行比較研究。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自治區社科規劃項目、內蒙古高校重點項目,自治區“外國文學精品課程”等。出版學術專著多部,發表論文數十篇。研究成果曾多次榮獲內蒙古社科成果政府獎二、三等獎。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