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一片甲骨的惦念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6055441
- 條形碼:9787226055441 ; 978-7-226-05544-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片甲骨的惦念 本書特色
本書選文嚴格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論述為指導 通過此次閱讀,讀者不僅能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而且從內心深處感受中國文化的自信。 本書內容來自“中國期刊領先品牌”——《讀者》雜志精選 《讀者》雜志善于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蹲x者》在刊物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發行量穩居中國期刊排名D一,亞洲期刊排名D一,世界綜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中國期刊D一品牌”。 甄選中國一線作家精粹,具有極強的文學性、可讀性、趣味性 囊括季羨林、郭沫若、莫言、余秋雨、畢淑敏、王蒙、三毛、阿來、席慕蓉、蘇童、梁實秋、余光中、郁達夫、林清玄、余華等著名作家的一席美文饕餮。
一片甲骨的惦念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散文作品有: *初*美的書寫 ; 一片甲骨的惦念 ; 一方陽光 ; 春池洗硯 ; 桃花瑣話 ; 瘦金體 ; 尋紙記 ; 稻花香里 ; 無限玄機 ; 絕處逢生 ; 三十年的距離 ; 藍袍先生 ; 文言啟蒙 ; 忙迫與從容 ; 槍挑紫金冠 ; 跟著父親讀古詩等。
一片甲骨的惦念 目錄
目 錄
CONTENTS
001 *初*美的書寫 / 蔣 勛
003 一片甲骨的惦念 / 董培升
006 一方陽光 / 王鼎鈞
012 春池洗硯 / 何永康
015 桃花瑣話 / 周瘦鵑
018 瘦金體 / 雪小禪
021 尋紙記 / 周華誠
030 稻花香里 / 高 信
033 無限玄機 / 南 帆
037 絕處逢生 / 祝 勇
042 三十年的距離 / 王 元
049 藍袍先生 / 陳忠實
057 文言啟蒙 / 張大春
060 忙迫與從容 / 李霖燦
064 槍挑紫金冠 / 李修文
070 跟著父親讀古詩 / 潘向黎
073 妙飲沉香一縷煙 / 孟 暉
077 香港的高樓與北京的大樹 / 汪曾祺
079 在古詩里旅行 / 李 方
085 明月前身 / 韋 羲
091 一個黃公望, 兩幅富春圖 / 牛皮明明
094 呆若木雞與難兄難弟 / 馬伯庸
096 古代的童話 / 鄭淵潔
099 農具在時間深處閃光 / 呂 峰
103 流轉千年的愛情 / 宛 陵
107 曬月亮 / 池 莉
109 不敢當 / 曉 高
111 千年見 / 陳曉輝
113 棋形 / 張 煒
117 枕頭 / 黎 戈
121 家的味道 / 尤 今
125 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 / 潘向黎
131 戲曲與年畫 / 金 梅
136 橋的翅膀 / 鐵 凝
139 宋代風雪 / 祝 勇
143 美食故事的三種講法 / 馬伯庸
146 節氣之食 / 陳蔚文
149 石榴 / 胡竹峰
153 一頓八百年前的火鍋 / 梵七七
155 閑聊包子、 餛飩、 餃子的誕生 / 郭曄旻
164 追憶甜蜜時光 / 閆榮霞
169 潔白的木槿花 / 陳永林
173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 / 張曉風
177 楚辭: 中華文化的燈塔 / 陳 昂
188 一團美玉似的敦煌 / 阿 來
193 泰山很大 / 汪曾祺
196 有塵埃才能傳遞光亮 / 清風慕竹
199 左公柳 / 國 風
202 善良 / 王 蒙
205 多識草木鳥獸之名 / 李漢榮
208 中國古畫里的“透視之道” / 張立峰
212 茗友 / 聶鑫森
216 點燈會客 / 王太生
218 喜悅之瓷 / 明前茶
221 那個抄古詩的男孩 / 林少華
223 木門閂 / 陸 蘇
225 美的來路 / 馮 娜
227 仙堂戲院 / 林清玄
231 一粥一飯, 當思來之不易 / 陳曉卿
234 吾師, 吾母 / 二月河
239 致謝
一片甲骨的惦念 節選
*初*美的書寫 蔣勛 漢字書法的練習,大概在許多華人心中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我自己為例,童年時期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處的時光,除了游玩嬉戲,竟然有一大部分時間是圍坐著同一張桌子寫毛筆字。寫毛筆字從幾歲開始?回想起來不十分清楚了。好像從懂事之初,三四歲開始,就正襟危坐,開始練字了!吧稀薄按蟆薄叭恕,一些簡單的漢字,用雙鉤紅線描摹在九宮格的練習簿上。我小小的手還拿不穩筆,父親端來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著我的手寫。 童年的書寫,是*早對“規矩”的學習。“規”是曲線,“矩”是直線;“規”是圓,“矩”是方。大概只有在漢字的書寫學習里,包含了一生做人處世的“規矩”的學習吧!學習直線的耿直,也學習曲線的婉轉;學習“方”的端正,也學習“圓”的包容。 *早的漢字書寫練習,通常都包含著寫自己的名字。很慎重地拿著筆,在紙上一筆一畫寫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寫自己一生的命運,凝神屏息,不敢有一點大意。一筆寫壞了、歪了、抖了,就會懊惱不已。 我不知道為什么“蔣”這個字上面有“艸”。父親說“蔣”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艸”。“勳”的筆畫繁雜,我很羨慕別人姓名筆畫少、簡單。當時有個廣播名人叫丁一,我羨慕了很久。羨慕別人名字的筆畫少,寫自己名字的“勳”時就特別不耐煩,上面寫成了“動”,下面四點就忘了寫。老師發卷子,常常笑著叫我“蔣動”。老師說,那四點是“火”,沒有那四點,怎么“動”得起來?我記住了,那四點是“火”,以后再沒有忘了寫。但是“勳”寫得特別大,在格子里寫的時候,常常覺得寫不下,筆畫要滿出來了,那四點就點到格子外去了。 長大以后寫晉人的《爨寶子碑》,很佩服書寫的人,“爨”筆畫這么多,竟不覺得大,不覺得繁雜;“子”筆畫這么少,這么簡單,也不覺得空疏。兩個筆畫差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個方格,都飽滿,都有一種存在的自信。 名字的漢字書寫,使學齡兒童學習了“不可抖”的慎重,學習了“不可歪”的端正,學習了自己作為自己“不可取代”的自信。 長大以后寫書法,*不敢寫的字是“上”“大”“人”。因為筆畫簡單,不能有一點茍且,要從頭慎重、端正到底。現在知道書法*難寫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簡單、安靜、素樸。極簡到回來安分做“一”,是對漢字書法美學*深的領悟吧! (摘自《讀者》2011年第15期)
一片甲骨的惦念 作者簡介
《讀者》雜志創刊于1981年1月,是由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讀者雜志社編輯出版的一份綜合類文摘雜志!蹲x者》自創刊以來,始終以弘揚人類優秀文化為己任,堅持“博采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的辦刊宗旨,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在刊物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