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雞鳴之年:云南小涼山家奴安置的人類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8811
- 條形碼:9787520358811 ; 978-7-5203-5881-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雞鳴之年:云南小涼山家奴安置的人類學研究 本書特色
本研究并未采用大而全的貢獻敘事,而是以小涼山彝區的家奴安置措施及其發展為主線,以人類學的方法呈現作為過程的民主改革。 本研究并不想為讀者簡單回顧和描述民主改革對小涼山彝族社會的整體性影響,而是想探究奴隸安置措施以什么樣的方式影響到小涼山彝族社會現今的村落構成。
雞鳴之年:云南小涼山家奴安置的人類學研究 內容簡介
1956年,民主改革結束了中國西南大小涼山彝族社會的奴隸制。1957年,云南小涼山用建設“農場”的方案安置了上萬解放出來的奴隸,這些農場慢慢形成了村落,本書就是對這些村落歷史和現實的研究。內容由上下兩篇構成,上篇“作為措施的農場”涉及選題由來、民主改革前小涼山彝族社會、民主改革前夕奴隸們的心態及思想狀況、農場建設的細節與經過等內容,深入再現了云南小涼山民主改革的社會文化基礎和家奴安置對鞏固彝區民主改革成果的貢獻及其歷史意義。下篇“作為方法的農場”以沙力坪、木耳坪、爛泥箐三個農場為個案,描述了“農場村”形塑小涼山彝族社會文化結構的過程及路徑,并就小涼山51個農場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類型學意義上的比較。
雞鳴之年:云南小涼山家奴安置的人類學研究 目錄
雞鳴之年:云南小涼山家奴安置的人類學研究 作者簡介
嘉日姆幾,彝族,云南寧蒗人,云南師范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于西南民族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8年于中央民族大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2011年于云南大學民族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2012年在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院做訪問學者。曾在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云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所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從事政治、法律和醫學人類學研究。先后在《社會學研究》《民族研究》《社會科學》《思想戰線》等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偶爾也從事人類學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代表作有《虎日》《火把節》等。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