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人類學(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1036
- 條形碼:9787100191036 ; 978-7-100-19103-6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類學(第二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社會學、人類學專業讀者本期是醫學人類學專輯。本書以推動中國人類學整體學科發展和學術研究為宗旨,立足中國本土,面向海外同行,定位前沿高端,注重理論創新。通過刊登國內外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反映學科發展的**動態和嚴肅成果,以期成為中國及國際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學術園地。
中國人類學(第二輯) 內容簡介
《中國人類學》旨在辦成.人類學領域的以書代刊的連續出版物,擬每年出一輯。 此為第二輯。本輯是醫學人類學專輯。醫學人類學是當今人類學蓬勃發展的一個分支,著重探討不同文化和社會傳統中對生命、健康、疾病的醫學認知體系及對病患的醫療、防護及管控的理論和方法。人類文化多樣性在醫學領域也表現的豐富多彩。正如本專輯特約編輯賴立里和馮珠娣在前言中指出的:“醫學人類學并非專攻一門的學問,而是一個多元化的領域。我輩學者在探究醫療的社會史、健康與疾病的諸面相時,殊途同歸地認識到,歷目前存在著遠遠不止一種‘醫學’”。世界各國對新冠疫情的不同反應,認知,理解和措施,就如一面萬花鏡,將各種“醫學”都推向前臺。從醫學人類學的角度考察審視本次新冠疫情,將會催生大批新的研究,加深人類對優選化時代疫情的理解,故冀望本專輯對未來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參照比較之效。本輯還有“理論與實踐”、“學術書評”等其他欄目。
中國人類學(第二輯) 目錄
前言
社會文化與健康――田野志研究視角下“健康中國"建設之思考
Inventing Chinese Medical Paidu: Market, Embodiment, and Self-Ca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Promises and Perils of Guan: Mental Health Care and the Rise of Biopolitical Paternalism in Post-Socialist China
中醫如何成為只治慢性病的醫學
Surra and the Emergence of Tropical Veterinary Medicine in Colonial India
學人訪談
Judith Farquhar Interview: Reflections on Research, Writings, and Medical Anthropology
理論與實踐
生態博物館與博物館人類學:回溯與反思
青年新作
從“二月二”到“還炮節”:一個華南村落的儀式再造與社會再生產
書評
評《制造:人類學、考古學、藝術與建筑學》
評《鄰家政府:中國城市中的社區政治》
評《愛的不確定性:當代中國育兒的政治與倫理》
評《從村到城:一個中國縣級市的社會轉型》
評《當代中國興起的機構養老:兩個世代,一個決定》
評《中國西南的拉祜族:對邊疆少數民族邊緣化的反應》
編后記
中國人類學(第二輯) 作者簡介
周永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南方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