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學校身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00108
- 條形碼:9787576000108 ; 978-7-5760-001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校身份 本書特色
學校應該成為具有自身身份的組織,而不是彼此毫無差別的行政實體。 學校置身于大大小小的教育市場和競爭場域之中,它不得不承受著追求教學效益的壓力以及如何讓自己獨樹一幟的壓力。不過,面對這樣的兩難,如何看待學校聲望(或面子工程)和其所傳授的教育價值之間的關系,是否運用各種溝通策略來打造學校形象的游戲更為重要?兩位作者在書中也提請我們關注現實中存在的這類現象。 作者們提出的“學校身份”這個概念相當明晰地把學校內在運轉和其所處的外部環境聯系在一起,引導我們關注兩者之間的互動,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引發我們思考。
學校身份 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教育政策管理和調節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家作為評價者出現,市場競爭加劇,學校個性、自主性和創新性等等引起學界關注,本書作者嘗試以“組織身份”為概念參照,基于已有的研究文獻,嘗試建構一種“學校社會學”,以探究學校文化等問題。
學校身份 目錄
第1章 組織身份與學校
組織身份概念的起源和定義
組織身份之研究文獻中(呈現)的當前討論
走向一種組織身份的制度觀
與組織形象和文化相關聯的組織身份
學校,非典型性組織
利于學校身份發展的條件
與社會政治背景有關的條件
制度條件
組織條件
小結
第2章 學校文化
文化概念的起源和發展
文化概念與學校
學校文化,變革之源?
文化,抵抗外來改革的因素?
新的學校教育政策和(學校)文化動力的變革
小結
第3章 學校形象
形象、聲譽、名望
掌控自我形象,一個關于權力的問題
從產品形象到品牌形象
學校,從制度單位到組織
提交報告還是童話故事?
樣板學校: 當特例成為規范
找不到的“普通”學校
從象征性適應到工具性適應
地位和質量,松散的配對
排行榜: 對精英學校身份的威脅?
學校政策中形象載體的選擇和分量: 路徑依賴
小結
第4章 組織身份認同
組織身份認同,一種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組織身份認同的(組織性)功能
組織身份認同,一種社會學視角
被賦予的身份—被接受的身份
學校地位對組織身份認同的影響
一所“和其他學校”一樣的學校
自覺接受一種精英身份?
身份認同: 舞臺實踐與后臺實踐
角色和身份
后官僚主義背景中的組織身份認同
學校領導對自己學校的身份認同
組織身份認同,一種背景化的職業身份?
競爭和組織身份認同
組織身份認同對學生選擇學校的影響
學校在學生學業雄心養成中的作用
身份認同和吸引效應
小結
第5章 組織身份與權力
被夾在兩種權力形式之間的組織身份
制度控制
強力匹配和主體化
學校身份與抵抗
制度控制與學校內工作的組織
制度企業化: 權力與組織身份的本地協商
組織作為權力目標和來源
小結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學校身份 作者簡介
于戈·德拉朗(Hugues Draelants)是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社會學教授,社會化、教育和培訓跨學科研究小組(GIRSEF)成員。自2000年代初開始,其研究領域主要涉及教育政策導向及其在家庭和學校層面上的實施,他也研究學業不平等制造中介入的各種機制和過程。 易克薩維耶·杜麥(Xavier Dumay)是比利時魯汶大學的教育學教授,社會化、教育和培訓跨學科研究小組(GIRSEF)成員。他注重從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和勞動社會學視角來研究學校教育的整體化問題(包括教育政策、學校組織和教師職業等)和現代學校體制的發展問題。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