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納米間隙氣膜潤滑理論及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09861
- 條形碼:9787030609861 ; 978-7-03-060986-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納米間隙氣膜潤滑理論及應用 本書特色
本書以納米間隙氣體潤滑問題為主要研究和應用對象,基于分子動力學、納米摩擦學和納米力學基本理論,綜合考慮氣體稀薄效應、表面粗糙度、分子力等納米尺度效應的影響,建立納米間隙氣膜潤滑新模型,研究具有納米間隙氣膜的靜動態承載特性問題
納米間隙氣膜潤滑理論及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以納米間隙氣體潤滑問題為主要研究和應用對象,基于分子動力學、納米摩擦學和納米力學基本理論,綜合考慮氣體稀薄效應、表面粗糙度、分子力等納米尺度效應的影響,建立納米間隙氣膜潤滑新模型,研究具有納米間隙氣膜的靜動態承載特性問題,揭示各種物理因素(包括氣體稀薄、表面粗糙度等)對納米間隙氣膜動態承載特性的影響規律,豐富和發展納米摩擦學的薄膜潤滑理論,為具有此類納米間隙界面的微/納米器件的設計與制造提供理論基礎
納米間隙氣膜潤滑理論及應用 目錄
前言
符號表
**篇 基本理論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硬盤及其工作原理
1.2.1 硬盤的結構
1.2.2 硬盤的工作原理
1.3 納米間隙氣膜潤滑理論研究進展
1.3.1 氣膜潤滑方程及其修正
1.3.2 基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容納系數的氣膜潤滑方程
1.3.3 氣膜潤滑方程的數值求解方法
1.4 納米間隙氣膜動態特性研究進展
1.4.1 納米間隙氣膜非線性動力學分析
1.4.2 磁頭/磁盤系統沖擊響應數值研究
1.4.3 磁頭/磁盤系統沖擊響應實驗研究
1.5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2章 氣膜潤滑理論
2.1 潤滑氣體的基本性質
2.1.1 氣體的基本定律
2.1.2 氣體的壓縮性
2.1.3 氣體的膨脹性
2.1.4 氣體的傳輸性
2.1.5 分子平均自由程
2.2 潤滑氣體的流動特性
2.2.1 潤滑氣體的流動狀態
2.2.2 氣體的薄層流動
2.3 氣體的潤滑機理
2.3.1 氣體動壓潤滑機理
2.3.2 氣體靜壓潤滑機理
2.4 氣膜潤滑方程的一般形式
2.4.1 磁頭/磁盤界面
2.4.2 一般形式Reynolds方程的推導
2.5 納米間隙氣膜潤滑方程及修正
2.5.1 稀薄效應
2.5.2 Reynolds方程的修正
2.5.3 兩種新型修正模型的推導
第二篇 研究方法
第3章 納米間隙氣膜潤滑方程的數值計算方法
3.1 *小二乘有限差分法
3.1.1 一維泰勒級數公式
3.1.2 二維泰勒級數公式
3.1.3 LSFD法求解一維Reynolds方程
3.1.4 LSFD法求解二維Reynolds方程
3.2 有限體積法
3.2.1 控制體的質量守恒
3.2.2 控制體的邊界不連續性
3.2.3 線高斯迭代
3.3 基于壓力梯度的自適應網格技術
3.3.1 磁頭/磁盤界面自適應網格技術
3.3.2 網格密度函數
3.3.3 Ω浮動塊自適應網格分布
3.4 多重網格法
3.4.1 多重網格法各層網格的生成
3.4.2 多重網格法的實施
3.5 修正的LSFD法
3.5.1 LSFD法的修正
3.5.2 邊界離散點的處理
第4章 納米間隙氣膜非線性動力學分析方法
4.1 納米間隙氣膜動力學分析模型建立
4.1.1 物理參數分析模型
4.1.2 模態參數分析模型
4.1.3 磁頭/磁盤系統分析模型
4.1.4 磁頭/磁盤系統單自由度模型
4.1.5 磁頭/磁盤系統二自由度模型
4.2 單自由度模型非線性動力學分析方法
4.2.1 逐步積分法-線性加速度法
4.2.2 Wilson-θ法
4.2.3 Newmark-β法
4.2.4 修正Newmark-β法求解單自由度磁頭/磁盤系統動力平衡方程
4.3 二自由度模型非線性動力學分析方法
4.3.1 應用模態分析法求解動力平衡方程
4.3.2 動力平衡方程的坐標耦合與解耦
4.4 基于Reynolds方程的磁頭/磁盤系統動態特性分析
4.4.1 浮動塊平衡方程
4.4.2 牛頓迭代法
4.4.3 數學模型建立
第三篇 工程應用
第5章 納米間隙氣膜靜態特性研究
5.1 基于LSFD法的氣膜壓力分布
5.1.1 二維平板浮動塊
5.1.2 IBM3380浮動塊
5.1.3 二軌道浮動塊
5.1.4 三墊式浮動塊
5.1.5 負壓浮動塊
5.2 基于有限體積法的氣膜壓力分布
5.2.1 IBM3380浮動塊
5.2.2 TP1212浮動塊
5.2.3 負壓浮動塊
5.2.4 負壓浮動塊
5.3 基于多重網格法的氣膜壓力分布
5.4 飛行參數對氣膜靜態特性的影響
5.4.1 飛行參數對氣膜承載力的影響
5.4.2 飛行參數對氣膜壓力中心的影響
第6章 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容納系數對氣膜靜態特性的影響
6.1 基于表面粗糙度的氣膜潤滑方程
6.1.1 基本方程
6.1.2 數值求解
6.2 表面粗糙度對氣膜靜態特性的影響
6.2.1 表面粗糙度對氣膜壓力分布的影響
6.2.2 表面粗糙度對氣膜承載力的影響
6.2.3 表面粗糙度對氣膜壓力中心的影響
6.2.4 幾種模型的計算效率對比
6.3 基于表面容納系數的分子氣膜潤滑方程
6.3.1 分子氣膜潤滑方程的多項式對數形式
6.3.2 分子氣膜潤滑方程的修正
6.3.3 修正模型精度驗證
6.4 表面容納系數對氣膜靜態特性的影響
6.4.1 表面容納系數對氣膜壓力分布的影響
6.4.2 表面容納系數對氣膜承載力的影響
6.4.3 表面容納系數對氣膜壓力中心的影響
6.4.4 不同磁盤轉速時表面容納系數對氣膜壓力分布的影響
6.5 表面粗糙度和容納系數對氣膜承載特性的復合影響
6.5.1 氣膜壓力分布影響分析
6.5.2 氣膜承載力影響分析
6.5.3 氣膜壓力中心影響分析
第7章 納米間隙氣膜動態特性研究
7.1 單自由度系統非線性動力學分析
7.1.1 單自由度模型求解過程
7.1.2 浮動塊運動特性的時域分析
7.1.3 浮動塊運動特性的頻域分析
7.1.4 磁頭/磁盤系統浮動塊瞬態動力響應分析
7.2 二自由度系統非線性動力學分析
7.2.1 求解流程
7.2.2 浮動塊運動特性的時域分析
7.2.3 浮動塊運動特性的頻域分析
7.2.4 不同參數對浮動塊運動特性的影響
7.3 預緊力和磁盤轉速對浮動塊飛行特性的影響
7.3.1 浮動塊及其初始狀態
7.3.2 預緊力對浮動塊飛行特性的影響
7.3.3 磁盤轉速對浮動塊飛行特性的影響
7.4 空氣/氦氣混合氣中浮動塊的飛行特性
7.4.1 相關參數計算
7.4.2 飛行高度動態響應
7.4.3 飛行角度動態響應
7.4.4 浮動塊受力分析
7.5 浮動塊發生觸盤時的動態特性分析
7.5.1 觸盤現象
7.5.2 正常環境壓力(Ps=1.0atm)時的觸盤現象分析
7.5.3 較低環境壓力(Ps=0.5atm)時的觸盤現象分析
第8章 磁頭/磁盤系統沖擊響應分析
8.1 磁盤系統有限元模型
8.1.1 硬盤系統幾何模型
8.1.2 硬盤系統有限元模型
8.1.3 連接、接觸和邊界條件設置
8.2 磁頭/磁盤系統沖擊響應計算模型
8.2.1 基本流程
8.2.2 LS-DYNA隱式-顯式序列計算
8.2.3 重啟動
8.3 磁頭/磁盤系統沖擊響應分析
8.3.1 硬盤在外殼、懸臂和磁盤的沖擊響應
8.3.2 磁頭/磁盤系統沖擊響應
8.3.3 磁頭/磁盤界面接觸碰撞分析
8.4 磁頭/磁盤系統沖擊響應實驗測量
8.4.1 原理和裝置
8.4.2 測量和分析
參考文獻
彩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