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分析化學/姚思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22480
- 條形碼:9787122222480 ; 978-7-122-2224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分析化學/姚思童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工科類本科化學教學的要求編寫,著眼于培養基礎知識扎實、有創新能力、高素質的工科人才。全書分為10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定量分析基礎、滴定分析法、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電位分析法。本書力求基本理論闡述清楚、重點突出。書中每章另有例題、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思考題和習題,有利于教學基本要求的實施與完成。 本書可作為本科高等院校化學、化工、輕工、材料、生物、醫藥、環境、食品、地質、農學、林學等相關專業的分析化學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與分析化學相關的課程教學的參考書,還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閱讀參考。
分析化學/姚思童 目錄
11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1
12分析方法的分類2
121化學分析法2
122儀器分析法2
13分析化學的進展和發展趨勢3
第2章 定量分析基礎
21定量分析的過程5
22定量分析中的誤差6
221誤差及其產生的原因7
222誤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8
223減免誤差的方法10
224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11
23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12
231有效數字及運算規則12
232置信度與平均值的置信區間14
233可疑值的取舍16
234平均值與標準值的比較(檢查方法的準確度)18
24標準曲線的回歸分析18
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20
思考題21
習題21
第3章 滴定分析法
31滴定分析的基本術語23
32滴定分析法的分類和滴定方式23
321滴定分析法的分類23
322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的要求24
323滴定方式24
324滴定分析的特點25
33滴定分析中的標準溶液和基準物25
331基準物26
332標準溶液的配制方法26
333標準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27
34滴定分析結果的計算28
341被測組分的物質的量與滴定劑的物質的量的關系29
342被測組分質量分數的計算30
343計算示例30
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32
思考題33
習題33
第4章 酸堿滴定法
41不同pH溶液中酸堿存在形式的分布——分布曲線35
411酸堿平衡理論基礎35
412酸堿平衡的相關概念38
413一元酸的分布曲線38
414二元酸的分布曲線39
415三元酸的分布曲線40
416多元酸的分布系數推廣結論41
42酸堿溶液pH的計算42
421質子條件42
422一元弱酸、弱堿溶液pH的計算44
423兩性溶液pH的計算45
424其他酸堿溶液pH的計算47
43酸堿指示劑49
431指示劑的作用原理49
432指示劑的變色范圍50
433混合指示劑52
434酸堿指示劑使用時的注意事項53
44酸堿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54
441強堿滴定強酸54
442強堿滴定弱酸56
443強酸滴定弱堿59
444多元酸、混合酸以及多元堿的滴定59
45酸堿滴定法的應用62
451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62
452酸堿滴定法應用示例63
46酸堿滴定分析結果的計算66
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68
思考題69
習題70
第5章 配位滴定法
51配位滴定法概述74
511配位滴定法74
512配位滴定對配位反應的要求74
513配位劑的種類及特點74
52EDTA的性質及其配合物75
521EDTA的性質75
522EDTA與金屬離子的配合物77
53EDTA與金屬離子配合物穩定性的影響因素78
531主反應與副反應78
532EDTA的酸效應及酸效應系數αY(H)79
533金屬離子的配位效應及副反應系數αM80
534條件穩定常數81
535配位滴定法測定單一金屬離子的條件及酸度范圍83
54配位滴定曲線85
541滴定曲線的繪制85
542滴定曲線的討論86
55金屬指示劑88
551金屬指示劑的性質和作用原理88
552金屬指示劑應具備的條件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88
553常用金屬指示劑90
56混合離子的選擇性滴定90
561混合離子分別滴定可能性的判斷91
562控制溶液酸度進行分別滴定91
563掩蔽和解蔽的方法進行分別滴定92
564預先分離95
57配位滴定的方式和應用95
571直接滴定95
572返滴定96
573置換滴定96
574間接滴定97
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97
思考題98
習題99
第6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
61氧化還原平衡與條件電極電位102
611條件電極電位102
612外界條件對電極電位的影響104
62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程度和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106
621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程度106
622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率的因素108
623氧化還原滴定法中的預處理110
63氧化還原滴定的基本原理112
631氧化還原滴定曲線112
632氧化還原指示劑116
64常用氧化還原滴定法117
641高錳酸鉀法118
642重鉻酸鉀法121
643碘量法122
65氧化還原滴定結果的計算125
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128
思考題128
習題129
第7章 沉淀滴定法
71沉淀滴定法概述132
711沉淀反應需滿足的條件132
712銀量法滴定方式和用途132
72銀量法確定滴定終點的幾種方法133
721摩爾法133
722佛爾哈德法134
723法揚司法136
73銀量法的應用138
731銀量法標準溶液138
732銀量法的應用示例138
本章重點139
思考題139
習題139
第8章 重量分析法
81重量分析法概述141
811重量分析法141
812待測組分與其他組分分離的方法141
813沉淀形式和稱量形式142
814重量分析對沉淀形式的要求142
815重量分析對稱量形式的要求142
816沉淀劑的選擇與用量143
82沉淀及影響沉淀純度的因素143
821共沉淀和后沉淀143
822獲得純凈沉淀的措施144
823沉淀的形成144
824沉淀條件的選擇145
825沉淀的過濾、洗滌、烘干或灼燒146
83影響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147
831同離子效應147
832鹽效應148
833酸效應148
834配位效應149
835其他影響因素149
84重量分析法的計算和應用150
841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150
842重量分析法的應用151
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153
思考題154
習題154
第9章 吸光光度法
9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56
911吸光光度法的特點156
912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157
913光吸收基本定律159
914偏離朗伯比爾定律的原因160
92顯色反應及其影響因素161
921顯色反應與顯色劑161
922影響顯色反應的因素161
923顯色劑的種類及選擇163
93分光光度計及測定方法165
931分光光度計的基本構造及性能165
932常用的分光光度計166
933吸光光度法的測定方法167
94吸光光度法測量條件的選擇168
941入射光波長的選擇169
942吸光度范圍的選擇169
943參比溶液的選擇169
95吸光光度法的應用170
951單一組分含量的測定170
952多組分含量的測定171
953配合物組成的測定172
954醋酸解離常數的測定173
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174
思考題174
習題174
第10章 電位分析法
101電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77
1011概述177
1012參比電極178
1013指示電極180
1014離子選擇性電極181
102電位測定法184
1021溶液pH的測定185
1022離子活度或濃度的測定185
1023影響測量準確度的因素187
103電位滴定法188
1031方法原理和特點188
1032電位滴定終點的確定188
1033電位滴定法的應用189
本章重點和有關計算公式189
思考題190
習題190
附錄
附錄1國際相對原子質量表192
附錄2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193
附錄3常用洗液的配制198
附錄4弱酸、弱堿在水中的解離常數(29815K,I=0)199
附錄5常用的酸溶液和堿溶液的相對密度和濃度201
附錄6常用的緩沖溶液202
附錄7金屬配合物的穩定常數(20~25℃)205
附錄8金屬離子與氨羧配位劑形成的配合物的穩定常數(lgKMY)207
附錄9標準電極電位(29815K)208
附錄10條件電極電位φ′211
附錄11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常數(18℃)212
分析化學/姚思童 作者簡介
姚思童,沈陽工業大學,沈陽工業大學 理學院 化學環境系副系主任 副教授, 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無機化學及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及分析化學實驗的本科教學工作,有豐富的教學經歷和經驗,是沈陽工業大學2007年十位“教學優秀教師”之一。在多項科研課題研究工作中,從事相關的研究工作,工作業績突出,被評為校“先進個人”。 2008年,2009年分別主編了《現代分析化學實驗》和《基礎化學實驗》,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均被評為學校優秀教材,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受到所用師生的好評。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