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社會5.0:以人為中心的超級智能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43296
- 條形碼:9787111643296 ; 978-7-111-6432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5.0:以人為中心的超級智能社會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經濟研究者大變革時代的科技創新戰略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所驅動的社會變革 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高度融合的社會形態 作為商機的社會5.0:科技先導的構想,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理念與路線,公民創新,人才培養與教育,促進地域創生的政策,智慧城市,零碳社會…… 高度融合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的社會 兼顧經濟發展與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 以人為本的社會 知識集約型社會 從信息社會到數據驅動型社會 從物聯網到人聯網的社會 從貨幣價值社會到非貨幣價值社會 從私有到共享的社會 邁向個人與社會的和諧 “以社會5.0為共通的目標來創造新的社會”。 ——中西宏明,日立集團董事長 “數字革命所開拓的未來社會是發揮‘個體’的可持續性社會”。 ——五神真,日本東京大學校長
社會5.0:以人為中心的超級智能社會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社會5.0的理念、體系和發展模式,闡述了如何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以人為本的持續發展,構建以人為中心的超級智能社會。書中不僅系統闡述了社會5.0的相關概念,而且還針對社會5.0主要解決的課題,例如,如何實現全社會*優化與個人*優化的共贏與平衡的問題,如何構建虛擬空間所需的城市數字化以及跨領域數據與系統合作方面的問題,如何解決老齡化社會、無碳化社會以及地區創生等問題等進行了生動的闡述。*后,還對社會5.0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社會5.0:以人為中心的超級智能社會 目錄
第1章 什么是“社會50”
01 關于“社會50”的研究 /
支撐“社會50”的機制 /
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的融合 /
為了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社會” /
02 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的融合 /
現實世界的模型化 /
服務與服務的聯系 /
知識的積累與共享 /
03 知識集約型社會 /
數據、信息、知識 /
什么是知識集約型社會 /
知識集約型社會所需的法則、模式 /
信息應用能力 /
04 數據驅動型社會 /
什么是數據驅動型社會 /
從信息社會到數據驅動型社會 /
05 “工業40”與“社會50” /
什么是“工業40” /
“工業40”與“社會50”各自的目標 /
“工業40”與“社會50”的共通問題 /
第2章 從居住開始的變革“居住地革新”
01 日本面臨的社會問題 /
社會問題驅動因素 /
勞動力人口減少 /
消費人口的稀疏化 /
老齡化 /
基礎設施老化 /
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 /
02 居住地革新與架構 /
目標指標的因式分解 /
基于因式分解的社會問題研究 /
以居民為出發點的革新 /
03 居住地革新框架在主要社會問題上的應用 /
向可再生能源的轉移 /
勞動力人口的減少 /
基礎設施老化與消費人口稀疏化 /
第3章 從智慧城市到“社會50”
01 什么是智慧城市 /
結合IT實現城市的智能化 /
城市通用的基礎技術:從實證實驗到實踐化 /
02 能源管理的智能化 /
電力供給系統的智能化 /
智能電網 /
小規模發電網 /
智能住宅 /
03 日本的智慧社區·智慧城市 /
以CEMS為核心的智慧社區 /
大規模城市開發下的智慧城市 /
市中心的BCP對策與智慧城市 /
日本的智慧社區·智慧城市建設模型 /
04 可持續城市和智慧城市 /
自治體的構想和行政機關主導的項目 /
自治體所描繪的可持續城市的構想和項目支援 /
可持續城市構想下的模型建設項目 /
從“社會50”的觀點看日本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 /
05 從市民主導型智慧城市到“社會50” /
歐盟援助下的智慧城市 /
巴塞羅那的智慧城市建設 /
桑坦德的智慧城市和感應城市建設 /
哥本哈根的大數據交易市場 /
美國的智慧城市建設 /
夏威夷州毛伊島的智慧城市建設情況 /
芝加哥的智慧城市建設情況 /
舊金山的行政數據公開化 /
從市民主導的智慧城市到“社會50”所面臨的問題 /
第4章 城市的數據化和服務合作
01 城市信息合作的目標 /
從兩個角度看城市信息合作 /
實現信息合作的構造 /
未來的挑戰 /
02 城市系統的共生:共生自律分散系統 /
面向服務合作 /
自律分散系統 /
系統的共生 /
03 個人信息的保護:保密分析技術 /
個人信息的泄露 /
保密分析系統 /
應用了可搜索密碼技術的保密分析 /
04 幸福感的測量:從物聯網到人聯網 /
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數字化的過程 /
“社會50”中的新概念:以人為中心 /
什么是人聯網?首先測量人類 /
人聯網帶來的光明 /
人聯網的影響:實現“社會50”所面臨的挑戰 /
第5章 解決社會問題的產學共建研究
01 “社會50”中的城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首先從價值觀轉換說起 /
長期居住在熟悉的地方 /
可以較自由地選擇居住和工作環境 /
地域社會充分展現本地區的獨特魅力 /
網絡空間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
02 打造支撐人生100年時代的居住環境 /
“社會50”與居住地設計 /
人生100年時代的挑戰:少子老齡化問題 /
維持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
地區社會性、空間性環境的重要性 /
WHO的健康老齡化政策 /
創造支援性的生活環境 /
首要開發目標 /
03 零碳社會與能源×生活管理 /
需要忍耐的節能與無需忍耐的節能 /
已建成建筑存量的零碳化 /
能源管理 /
與生活管理的協同合作(能源×生活) /
行為習慣對能源使用的影響 /
行為改變與助推理論 /
“社會50”中的生活管理 /
04 地域創生與數據驅動型計劃 /
為何選擇數據驅動型規劃(城市規劃) /
敗訴的交通規劃 /
數據驅動型規劃的實例 /
城市的未來 /
跨越城市的界限 /
第6章 從貨幣價值社會到非貨幣價值社會
01 數據驅動型社會與非貨幣價值社會 /
02 “社會50”中的數據平臺 /
“解構化”的變革 /
解構化背景中的經濟學特征 /
呈現出“開放的共同體”的平臺 /
數字平臺的有效性與問題點 /
有利于消費者的“社會50” /
03 數據驅動型社會中現金的使命 /
兩種無現金化 /
數字貨幣帶來的社會可能性 /
匿名性與私人信息的使用 /
“零價格”經濟的出現 /
“零價格”經濟中的新問題 /
04 從私有到共享——后資本主義的富裕 /
構思理想中的社會 /
什么是富裕 /
貨幣性價值與非貨幣性價值 /
無交換價值的使用價值 /
作為新價值的共享文化 /
05 “社會50”與“Human Co-becoming” /
“社會50”以什么樣的社會為目標 /
現代的人與物的資本主義 /
差異的消費與事項的資本主義 /
人的資本主義與“Human Becoming” /
能力與社會的機動性 /
參與的知識 /
“Human Co-becoming” /
第7章 對話:共建“智慧”,開拓豐富的未來社會
社會5.0:以人為中心的超級智能社會 作者簡介
日立東大實驗室 日立東大實驗室是由東京大學與日立制作所于2016年6月在東京大學內成立的研究所。在日立東大實驗室,誕生了一種區別于以往大學教研室與民營企業共同研究的產學合作新模式—“產學共建”,它以組織對組織的形式,發揮企業與大學各自的強項,為實現日本政府所提倡的“社會50”(超級智能社會),制定和傳播規劃目標,并解決社會課題。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