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guān)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shù)8000年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顏真卿·唐詩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2084077
- 條形碼:9787102084077 ; 978-7-102-08407-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顏真卿·唐詩 本書特色
*接近原作書寫狀態(tài)的集字臨摹字帖顏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瑯琊(今山東臨沂)。開元二十二年(七三四),登進士第,歷任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曾任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后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又稱“顏魯公”。顏真卿書法初學褚遂良,后師張旭,得其筆法,對后世影響極大。與趙孟、柳公權(quán)、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quán)并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是繼王羲之后對后世影響*大的書法家。 顏真卿正書雄偉靜穆,氣度開張,行書遒勁舒和,以圓轉(zhuǎn)渾厚的筆致代替了方折勁巧的晉人筆法,以平穩(wěn)厚重的結(jié)構(gòu)代替欹側(cè)秀美的“二王”書體,稱為“顏體”。其行書作品《祭侄文稿》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亦是書法美與人格美結(jié)合的典例。 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于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朱長文贊其書:“點如墜石,畫如夏云,鉤如屈金,戈如發(fā)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米芾在《書史》中說:“《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于意外”此帖在顏*為杰思,想其忠義憤發(fā),頓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書。”《爭座位帖》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詞句間,本不著意于筆墨,卻寫得滿紙郁勃之氣橫溢紙間,成為行草書的經(jīng)典佳作。 顏真卿的書法對后世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唐以后的書法名家多從顏真卿變法中汲取經(jīng)驗。尤其是行草書,唐以后一些書法名家在學習“二王”的基礎(chǔ)之上學習顏真卿而形成自己的風格。蘇軾曾云:“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畫至于吳道子,書至于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東坡題跋》)顏真卿著有《吳興集》《盧州集》《臨川集》。一生書寫碑石極多,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結(jié)構(gòu)端莊整密,秀媚多姿;《東方朔畫贊碑》,風格清遠雄渾;《勤禮碑》靜穆開張;《郭家廟碑》雍容朗暢;《麻姑仙壇記》渾厚莊嚴,結(jié)構(gòu)精悍,而饒有韻味;《大唐中興頌》是摩崖刻石,為顏真卿*大的楷書,書法方正平穩(wěn),不露筋骨;《八關(guān)齋報德記》,氣象森嚴;《祭侄文稿》《爭座位帖》更是行草書的經(jīng)典之作。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顏真卿·唐詩 內(nèi)容簡介
顏真卿,唐代書法家,與歐陽詢、柳公權(quán)、趙孟頫并稱楷書四大家。正楷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有力,人稱“顏體”,與柳公權(quán)并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顏真卿·唐詩》為顏真卿楷書作品集字唐詩,編排時對字形及字距、行距進行了合理處理排布,達到了較好的整體藝術(shù)效果。《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顏真卿·唐詩》內(nèi)容符合國家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理念方向。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作品集字:顏真卿·唐詩》適合專業(yè)院校學生及廣大書法愛好者的臨摹學習,是一本較佳的書法學習范本。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