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殺人執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6923
- 條形碼:9787108066923 ; 978-7-108-0669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殺人執照 本書特色
追殺本·拉登,“黑色九月”、馬爾科夫被毒殺、亞辛之死……我們現在提起冷戰之后的這些事件,覺得像是電影腳本。萬萬沒想到,2020年的新年是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馬尼被定點擊殺開始的。中東局勢撲朔迷離,《殺人執照》中的內容在現實中愈演愈烈。 作者選擇了全世界知名的情報機構如美國中情局、摩薩德、英國軍情六處、俄羅斯克格勃等策劃組織的“經典”刺殺事件,進行全方位立體式敘述和解讀,對每個事件的描述都像是電影般的放映; 追殺本拉登、黑色九月等均在“世界十大著名追殺暗殺事件”之列; 作者的反思,關于國家榮耀和個人利益,法律和道德等問題,充滿了人文關懷; 作者始終呼吁,反對政府行為無原則的濫殺。
殺人執照 內容簡介
講述冷戰以來世界上發生的險象環生、撲朔迷離的暗殺行動。
《新知文庫109·殺人執照:情報機構的暗殺行動》揭秘了世界著名情報機構所實施的轟動的暗殺行動,從克科勃到中情局,從摩薩德到軍情六處以及其他情報機構,手段從□□□□、無人機、槍支到機巧隱蔽的毒藥。其中追殺本·拉登、慕尼黑奧運會“黑色九月”事件、毒雨傘刺殺馬爾科夫事件、炸死亞辛事件等,均在“世界十大著名追殺暗殺事件”之列。自冷戰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五千人在有組織的國家行為中被暗殺。這三十個真實事件個個觸目驚心,險象環生,令人倒吸一口冷氣。作者對事件中摻雜的國家榮耀和個人利益、法律立場和道德問題進行了客觀全面的分析解讀,并始終跟進和呼吁反對政府無原則的濫殺行為。
《新知文庫109·殺人執照:情報機構的暗殺行動》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12種文字,2013年被拍攝成同名紀錄片。
殺人執照殺人執照 前言
2012年1月,美國情報部門中央情報局(CIA)一年前在巴基斯坦的瓦濟里斯坦(Waziristan)地區利用無人機攻勢殘殺500多人的有關信息剛剛開始透露出來的時候,德國電視二臺(ZDF)曾委托有關人士進行過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問卷調查。這家電視臺想以此開啟一檔新的系列紀錄片,□□期名為《我熱愛的間諜》,借此可以讓世人管窺詹姆士·邦德豐富多彩的世界。在該片中當然不會提及瓦濟里斯坦。但進行問卷調查的研究小組對大家選擇的結果目瞪口呆。參與調查的德國人有54%持這樣的觀點:中情局和摩薩德(Mossad)應該有“殺人執照”,德國情報機構也必須有“殺人執照”;而在年齡低于24歲的這代人里,表示可以接受暗殺小組的人所占比例竟然高達70%。
這次調查讓人們想起了之前進行過的問卷調查。這里實際上涉及的是這樣一個問題:德國是否同意針對特定的罪行引入死刑,也就是能否在相關的法律基礎上處死一些重罪犯、奸殺犯和殺害兒童的犯人。1977年,有三分之二的德國公民同意引入死刑,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這個比例急劇下降,2007年有70%的德國公民投票反對死刑。
如果新的問卷調查結果可信,那么就說明,當今大多數人竟然覺得采用隱蔽方式執行死刑的做法可以被接受。公開認可死刑當然不行,因為這與自由、開明的時代精神相悖,但在一定非正式的范圍內,用那些強有力的、在暗中作業的特工和精英力量之權力來實施死刑卻沒有問題。難道他們就不能像美國和以色列特工那樣,為了抵御恐怖危險而為祖國干臟活的同時,并不危及以自由、開放、人道為基調的社會嗎?難道國家授權的謀殺在德國真的就能夠獲得多數人贊同嗎?玩著“槍戰游戲”成長起來的青年人中十之七八真的就認為他們的政府組建特別行動隊、指派暗殺任務完全沒有問題嗎?
殺人執照 目錄
□□章 無法官判決:情報部門的謀殺行動
美國情報機構
第2章 獵殺本·拉登!
第3章 暗殺指南
第4章 變戲法的
第5章 委員會
第6章 啟動獵殺
第7章 “鳳凰”再生
摩薩德
第8章 禁城
第9章 科曼的旅行
□□0章 打擊——馬巴胡赫事件
□□1章 《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里的炸彈——阿登納事件
□□2章 達摩克利斯行動——克萊因韋希特事件
□□3章 海邊寓所的屠殺——庫克斯事件
□□4章 上帝的怒火——“黑色九月”事件
□□5章 慘敗——布希基事件
□□6章 有毒的夾心巧克力——哈達德事件
□□7章 紅色王子——薩拉馬事件
□□8章 科學家與□□——米沙德事件
□□9章 滴入耳中——邁沙阿勒事件
第20章 跆拳道運動員——法希事件
以色列國內情報機構
第21章 致命的錯誤——卡瓦斯邁事件
第22章 B計劃——穆薩維事件
第23章 先發制人而非復仇
第24章 暗殺代數——亞辛事件
第25章 □高法院
第26章 光天化日——哈利姆事件
第27章 國家機密——馬萊沙事件
其他情報機構的暗殺事件
第28章 濕活——施塔辛斯基事件
第29章 皮卡迪利——馬爾科夫事件
第30章 米爾克的暗殺團伙——韋爾施事件
第31章 薩沙痛苦之死——利特維年科事件
附錄
參考資料
殺人執照 節選
1998年12月20日,“亞歷克站”又有了新的有關本·拉登逗留處所的消息。中情局的特別行動隊請求白宮批準進行進攻,但白宮沒有批準。理由是,萬一本·拉登在此期間已經聞風而逃,那么進攻可能造成的附帶傷亡就沒法說清楚。中情局看來對困難重重的批準程序感到非常厭煩,因為這一程序剝奪了他們迅速做出反應的機會,中情局于是在1998年12月25日向白宮申請了一個允許殺死本·拉登的全面委托。克林頓簽署了這項委托。總統不再要求無論生死。總統直接要他死掉。
然而中情局局長喬治·特內特十分謹慎地詮釋了這項由其手下起草、克林頓簽署的授權。他一如既往地認為,只有在試圖逮捕本·拉登的行動失敗時,才能夠將其擊斃。因而在1999年2月,還有1999年5月,錯失了兩次消滅這位恐怖分子頭目的良機,就是因為特內特不敢下手或者有道德上的顧慮——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當時的“亞歷克站”站長后來承認,相對于逮捕,“干掉他可能會簡單得多”。1999年7月,總統再次更新了定點除掉本·拉登的許可,但當時已經沒有很好的機會了。
2000年10月12日在美國,總統大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也門的亞丁港,一艘小船接近了停泊在那里的美國海軍科爾號驅逐艦。幾噸炸藥引爆后,在軍艦的外壁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軍艦上的成員中有17人被炸死,另外40多人被炸傷。四個星期之內,方方面面的情報匯總到“亞歷克站”,各種線索表明,本·拉登親自監督了整個襲擊的策劃和后勤準備工作。但這次美國沒有反擊。一方面是由于喬治·w.布什和克林頓的副手阿爾·戈爾之間的競選進入封盤時間,使得美國在11月7日的選舉之后長達4個多星期陷入無能狀態;另一方面是由于共和黨人布什的新一任政府在美國□高法院宣布,他獲得競選勝利以后,先忙別的事情去了。
2001年9月11日,這是本·拉登再次襲擊的一天,這次讓人痛徹心扉,并且造成了□□□□的損失。也就是在這一天,美國決定,暫時不再遵循法制國家的基本原則。
19名基地組織的恐怖分子幾乎同時控制了4架加滿油的美國客機,將它們作為飛行中的炸彈來使用。美國航空11號航班和美國聯合航空175號航班分別撞人位于曼哈頓的美國世界貿易中心的兩座塔樓,雙子大廈隨即坍塌。美國航空77號航班被劫持,沖向五角大樓;美國聯合航空93號航班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大約三千人死于非命。
喬治·w.布什在當天晚上,在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之后,馬上就賦予其情報部門的特工人員□大的自由,讓他們放開手來采用所有能夠想到的應對措施。
殺人執照 作者簡介
埃格蒙特·R.科赫(Egmont R.Koch),德國著名導演、記者。《殺人執照》是科赫知名的作品,2013年被拍攝成同名紀錄片。另著有《中情局的謊言》(Die CIA-Luge:Folter im Namen der Demokratie,2008)等。
張蕓,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師。
孔令遜,青島大學歌德學院教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