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間至美:朱光潛經典散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141352
- 條形碼:9787551141352 ; 978-7-5511-4135-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間至美:朱光潛經典散文集 本書特色
朱光潛是我敬佩的美學家。 ——蔣勛 他散布希望在每一個心里,讓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 ——朱自清 朱光潛的書不但內容、觀點啟發了我,而且他的語言很流暢、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對當時的我非常有幫助,現在的年輕一代可能不會去找朱光潛的書去看,我建議他們讀一讀。 ——余光中
人間至美:朱光潛經典散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現代美學大師朱光潛的散文作品合集, 內容包括: 聽內心的聲音, 讓自己醒來 ; 萬物有靈且美 ; 溫和地坐在黑暗里 ; 此時 此地 此身 ; 靈魂在杰作中的冒險等。
人間至美:朱光潛經典散文集 目錄
壹 聽內心的聲音,讓自己醒來
談人生與我
慈慧殿三號
后門大街
花會
貳 萬物有靈且美
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兩種美
叁 溫和地坐在黑暗里
詩人的孤寂
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
談十字街頭
談 動
談 靜
肆 此時 此地 此身
朝抵抗力*大的路徑走
談多元宇宙
談擺脫
談立志
談休息
談消遣
伍 靈魂在杰作中的冒險
無言之美
詩的無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悲劇與人生的距離
談學文藝的甘苦
陸 慢慢走,欣賞啊
“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游戲
“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人間至美:朱光潛經典散文集 節選
談人生與我 朋友: 我寫了許多信,還沒有鄭重其事地談到人生問題,這是一則因為這個問題實在談濫了,一則也因為我看這個問題并不如一般人看得那樣重要。在這*后一封信里我之所以提出這個濫題來討論,并不是要說出什么一番大道理,不過把我自己平時幾種對于人生的態度隨便拿來做一次談料。 我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種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擺在前臺,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塊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擺在后臺,袖手看旁人在那兒裝腔作勢。 站在前臺時,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樣,不但和旁人一樣,并且和鳥獸蟲魚諸物也都一樣。人類比其他物類痛苦,就因為人類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重要。人類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為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飯是多么簡單的事,然而在這個世界里居然成為一個極重要的問題,就因為有一部分人要虧人自肥。再比方生死,這又是多么簡單的事,無量數人和無量數物都已生過來死過去了。一個小蟲讓車輪壓死了,或者一朵鮮花讓狂風吹落了,在蟲和花自己都決不值得計較或留戀,而在人類則生老病死以后偏要加上一個苦字。這無非是因為人們希望造物主宰待他們自己應該比草木蟲魚特別優厚。 因為如此著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蟲魚的儕輩,草木蟲魚在和風甘露中是那樣活著,在炎暑寒冬中也還是那樣活著。像莊子所說,它們“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們時而戾天躍淵,欣欣向榮,時而含葩斂翅,晏然蟄處,都順著自然所賦予的那一副本性。它們決不計較生活應該是如何,決不追究生活是為著什么,也決不埋怨上天待它們特薄,把它們供人類宰割凌虐。在它們說,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 從草木蟲魚的生活,我覺得一個經驗。我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目的。世間少我一個,多我一個,或者我時而幸運,時而受災禍侵逼,我以為這都無傷天地之和。你如果問我,人們應該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說,就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著,像草木蟲魚一樣。你如果問我,人們生活在這變幻無常的世相中究竟為著什么?我說,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別無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說,人生是多么苦惱啊!我說,人們并非生在這個世界來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這并不是一種頹廢的人生觀。你如果說我的話帶有頹廢的色彩,我請你在春天到百花齊放的園子里去,看看蝴蝶飛,聽聽鳥兒鳴,然后再回到十字街頭,仔細瞧瞧人們的面孔,你看誰是活潑,誰是頹廢?請你在冬天積雪凝寒的時候,看看雪壓的松樹,看著站在冰上的鷗和游在水中的魚,然后再回頭看看遇苦便叫的那“萬物之靈”,你以為誰比較能耐苦持恒呢? 我拿人比禽獸,有人也許目為異端邪說。其實我如果要援引“經典”,稱道孔孟以辯護我的見解,也并不是難事。孔子所謂“知命”,孟子所謂“盡性”,莊子所謂“齊物”,宋儒所謂“廓然大公,物來順應”,和希臘廊下派哲學,我都可以引申成一篇經義文,做我的護身符。然而我覺得這大可不必。我雖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就不用仗先圣先賢的聲威。 以上是我站在前臺對于人生的態度。但是我平時很歡喜站在后臺看人生。許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惡分別的,所以他們的態度不是留戀,就是厭惡。我站在后臺時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檜、岳飛也和我看八哥、鸚鵡、甘草、黃連一樣,我看匠人蓋屋也和我看鳥鵲營巢、螞蟻打洞一樣,我看戰爭也和我看斗雞一樣,我看戀愛也和我看雄蜻蜓追雌蜻蜓一樣。因此,是非善惡對我都無意義,我只覺得對著這些紛紜擾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圖畫,好比看小說,件件都很有趣味。 這些有趣味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個分別。有些有趣味,是因為它們帶有很濃厚的喜劇成分;有些有趣味,是因為它們帶有很深刻的悲劇成分。 我有時看到人生的喜劇。前天遇見一個小外交官,他的上下巴都光光如也,和人說話時卻常常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腮旁捻一捻,像有胡須似的。他們說這是官氣,我看到這種舉動比看詼諧畫還更有趣味。許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氣憤地向人說:“如果我是一個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書了!”偏偏他不是女子,這已經是喜劇;何況他又麻又丑,縱然他幸而為女子,也絕不會有求婚書的麻煩,而他卻以此沾沾自喜,這總算得喜劇之喜劇了。這件事和英國文學家哥爾德斯密斯的一段逸事一樣有趣。他有一次陪幾個女子在荷蘭某一個橋上散步,看見橋上行人個個都注意他同行的女子,而沒有一個睬他自己,便板起面孔很氣憤地說:“哼,在別的地方也有人這樣看我咧!”如此等類的事,我天天都見得著。在閑靜寂寞的時候,我把這一類的小小事件從記憶中召回來,尋思玩味,覺得比抽煙飲茶還更有味。老實說,假如這個世界中沒有曹雪芹所描寫的劉姥姥,沒有吳敬梓所描寫的嚴貢生,沒有莫里哀所描寫的達爾杜弗和阿爾巴貢,生命更不值得留戀了。我感謝劉姥姥、嚴貢生一流人物,更甚于我感謝錢塘的潮和匡廬的瀑。 其次,人生的悲劇尤其能使我驚心動魄;許多人因為人生多悲劇而悲觀厭世,我卻以為人生有價值正因其有悲劇。我在幾年前做的《無言之美》里曾說明這個道理,現在引一段來: 我們所居的世界是*完美的,就因為它是*不完美的。這話表面看來,不通已極。但是實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類所過的生活—比好一點,是神仙的生活,比壞一點,就是豬的生活—便呆板單調已極,因為倘若件件事都盡美盡善了,自然沒有希望發生,更沒有努力奮斗的必要。人生*可樂的就是活動所生的感覺,就是奮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們如何能嘗創造成功的快慰?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換句話說,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這個道理李石岑先生在《一般》三卷三號所發表的《缺陷論》里也說得很透辟。悲劇也就是人生一種缺陷。它好比洪濤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見出莊嚴,在黑暗中見出光彩。假如荊軻真正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正嫁了賈寶玉,也不過鬧個平凡收場,哪得叫千載以后的人唏噓贊嘆?以李太白那樣天才,偏要和江淹戲弄筆墨,做了一篇《反恨賦》,和《上韓荊州書》一樣庸俗無味。毛聲山評《琵琶記》,說他有意要做“補天石”傳奇十種,把古今幾件悲劇都改個快活收場,他沒有實行,總算是一件幸事。人生本來要有悲劇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筆勾銷,不說你勾銷不去,就是勾銷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無論站在前臺或站在后臺時,對于失敗,對于罪孽,對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個熱心驚贊。 朋友,我感謝你費去寶貴的時光讀我的這十二封信,如果你不厭倦,將來我也許常常和你通信閑談,現在讓我暫時告別罷! 你的朋友 孟實
人間至美:朱光潛經典散文集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中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年畢業于香港大學,后留學英法,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回國后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作協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等。他一生潛心研究美學,在溝通中西美學、舊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克思主義美學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詣和獨特的見解,是我國現代蕞負盛名和享譽世界的美學大師。 主要著作有《談美》《談美書簡》《談修養》《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西方美學史》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