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97471
- 條形碼:9787567597471 ; 978-7-5675-974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本書特色
★通過全景式的研究,勒若為讀者呈現了兒童文學兩千多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其敘述如交響樂般跌宕起伏,極富感染力。 ——《華盛頓郵報》 ★作者完成了一部極具分量的兒童文學史。本書頗有學術見地,資料豐富,分析全面透徹,同時趣味盎然,易于理解,嚴謹而不枯燥。 ——《圖書館雜志》 ★無論是就深度、廣度還是研究方法而言,這都是一本巨著。 ——杰克·齊普斯,明尼蘇達大學德語與比較文學終身名譽教授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內容簡介
通過全景式的研究,勒若為讀者呈現了兒童文學兩千多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其敘述如交響樂般跌宕起伏,極富感染力。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頗有學術見地,資料豐富,分析全面透徹,同時趣味盎然,易于理解,嚴謹而不枯燥。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目錄
**章 說吧,孩子
古典時期的兒童文學
第二章 獨創性與權威性
伊索的寓言及其傳承
第三章 宮廷、貿易和修道院
中世紀的兒童文學
第四章 從字母到挽歌
清教對兒童文學的影響
第五章 心靈的玩物
約翰·洛克與兒童文學
第六章 獨木舟與食人者
《魯濱孫漂流記》及其遺產
第七章 從島嶼到帝國
講述男孩世界的故事
第八章 達爾文的影響
從金斯利到蘇斯的世界
第九章 暴躁且怪異
從維多利亞時期到現代的正經話與胡話
第十章 麥稈變黃金
童話的語言學
第十一章 少女時期的劇院
女性小說中的家庭、夢想與表演
第十二章 花園里的潘
兒童文學在愛德華時代的轉變
第十三章 美妙的感覺
美國兒童文學的莫項、圖書館與組織
第十四章 直話直說
風格與孩子
第十五章 在紙上輕叩鉛筆
諷刺時代的兒童文學
結語 兒童文學與書籍史
致謝
注釋
索引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節選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自有文獻記載以來,人們的成長就離不開自己學習和喜愛的書籍。在童年的不同階段,孩子們會學習不同的課程。熟悉的故事被重新閱讀,教學大綱中也不斷加入新的作者。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們用書來評判兒童的進步,如果古典時期有兒童文學的話,它就在改編自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物及作品的課文和故事中。
在將近千年的時間里,兒童的生活都以表演為中心。早期學習的兩個重點是記憶和背誦。老師會發給學生一些詩人和劇作家寫的段落,要求他們學習、背誦,同時還會提醒他們注意音調,并糾正他們的發音。但除了單純背誦記住的文段,學生很快還被要求親自去表演。學習文學使人精通修辭,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中,法律、政治和軍事領導都屬于修辭活動。因此,探尋古典時期的兒童文學,就是在考察修辭和教育的歷史。
但是,這也是在考察童年本身的歷史。在古希臘,人們用相互獨立的教學內容來引導處于不同成長階段的兒童。首先,由被稱為“grammatistes”或“didaskalos”的初級老師教授讀、寫、算術和文學。然后,由“grammatikos”(語法家)教授語法和文學。*后,由“thetores”(修辭學家)和“sophistai”(智者)指導修辭和演講。對學生——尤其是出身名門的學生而言,公共生活才是目標。這也是古羅馬學生的目標,雖然與古希臘模式有所不同。事實上,古羅馬人想要將童年定義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范疇。他們歌頌、紀念、關懷和教育孩子,主要是為了維持古羅馬意識形態。這些觀念在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中既是兒子也是父親的主人公形象上得到了系統的體現。貝麗爾·羅森(Beryl Rawson)寫道:“埃涅阿斯從燃燒的特洛伊城中救出父親安喀塞斯和兒子阿斯卡尼俄斯,象征著對家庭的效忠,這個意象無處不在。”在很大程度上,皮烏斯·埃涅阿斯之所以成就了自己,與他人有所區別,是因為他的“pietas”(意為虔敬)源于對家庭的忠誠。的確,在荷馬的《伊利亞特》中,赫克托耳對他的兒子阿斯蒂阿納克斯表現出深沉的愛,這一幕感人至深(6.446-502);古希臘文學中也有許多關于孝順的片段。但是,明確將兒童與公民政治(*終為帝國政治)聯系在一起的是古羅馬人。
由此看來,古典時期的兒童文學史與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古希臘人可能很愛自己的孩子,古羅馬人則熱情歌頌他們的孩子。他們為此想出了生日派對的主意。在古羅馬的公民生活中,人們根據年度慶典紀年。在這些慶典中,他們作詩、舉行儀式。在國家與家庭緊密相連的公民生活中,孩子居于中心地位。在制定政策和分配權力時,奧古斯都.愷撒皇帝將國家歷史和家族史結合在一起。古羅馬的殖民地被明確比作父國(該詞的拉丁語“patria”的詞源學含義在此又有了呼應)的孩子。
古典時期的兒童文學超出了當時兒童的書單和我們從中得到的對寓言、文本節選和訓誡的闡釋。其核心是將兒童培養成公民。在理想情況下,年輕的羅馬演說家將成長為一名議員、辯護人、公訴人或法官。演說是一門復雜的藝術,它不僅要求公開發言,也要求扮演他人;演說練習基于設想的具體法庭場景,學生扮演起訴方或辯護方的角色。通常來說,學生必須用被告或原告的口吻說話。演說讓年輕人學到扮演的藝術——一種虛構的藝術。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相關資料
★通過全景式的研究,勒若為讀者呈現了兒童文學兩千多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其敘述如交響樂般跌宕起伏,極富感染力。
——《華盛頓郵報》
★作者完成了一部極具分量的兒童文學史。本書頗有學術見地,資料豐富,分析全面透徹,同時趣味盎然,易于理解,嚴謹而不枯燥。
——《圖書館雜志》
★無論是就深度、廣度還是研究方法而言,這都是一本巨著。
——杰克·齊普斯,明尼蘇達大學德語與比較文學終身名譽教授
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 作者簡介
塞思·勒若(Seth Lerer,1955-)是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杰出的文學教授。1981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長期專注于文學史、語言史及兒童文學的研究。他于1981-1990年執教普林斯頓大學。1991-2008年執教斯坦福大學,2009-2014年擔任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已出版的學術著作有《波愛修斯與對話》、《盎格魯-撒克遜文學的遺產與影響》、《喬叟及其讀者》、《謬誤和學術》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