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迦陵談詩 本書特色
化作者的情思為意象的表現,再變為讀者的感知,這便是古詩之能事。 以深厚的學識和敏銳的詩心,深入探索詩人的精神世界,找到詩歌中能激起人類永恒共鳴的情感點。 本書《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一文節選為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二現代文閱讀材料。 護封雙面印制,四方折疊,如書衣般裹住書本,展開后又可當作海報。裸脊穿線裝幀,古樸典雅,氣度沉靜,與內容相得益彰。
迦陵談詩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十二篇文章,是葉嘉瑩先生鉆研中國古典詩歌多年的成果結集。這些文章既有對中國詩歌發展的宏觀梳理,又有對具體詩人詩歌的內部研讀,按照論述對象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列,跨度從漢末的《古詩十九首》到近代的《人間詞話》。本書將感性的評賞與知性的分析結合,將中國傳統的詩歌品鑒美學與西方近代的文學批評理論結合,更做了以現代觀點看古詩和從古典視角評論現代詩的大膽嘗試。 葉嘉瑩先生談詩,并不著意將詩歌內容與詩人經歷一一對應,也并不拘泥于死板的字面解說,而是依托深厚的學識和敏銳的詩心。深入探索詩人的精神世界,尋找詩歌中蘊含的能激起人類永恒共鳴的情感點。本書文風典雅考究,兼采古典文言、現代白話與西式表達之長,讀來齒頰留香。
迦陵談詩 目錄
中國詩體之演進
談《古詩十九首》之時代問題——兼論李善注之三點錯誤
一組易懂而難解的好詩
從“豪華落盡見真淳”論陶淵明之“任真”與“固窮”
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杜甫秋興八首集說??代序》
說杜甫《贈李白》詩一首——談李杜之交誼與天才之寂寞
從義山《嫦娥》詩談起
舊詩新演:李義山《燕臺》四首
從比較現代的觀點看幾首中國舊詩
序《還魂草》
幾首詠花的詩和一些有關詩歌的話
由《人間詞話》談到詩歌的欣賞
迦陵談詩 節選
談到我國舊詩演進發展的歷史,無疑的,唐代是一個足可稱為集大成的時代,只根據《全唐詩》一書來統計,所收的作者,就有二千二百余人之眾,而所收的作品,則更有四萬八千九百余首之多,在如此眾多的作家與作品中,其名家之輩出,風格之多彩,自屬一種時勢所趨的必然現象。面對如此繽紛絢爛的集大成之唐代詩苑,如果站在主觀的觀點來欣賞,則摩詰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義山之窈眇,固然各有其足以令人傾倒賞愛之處,即使降而求之,如郊之寒,如島之瘦,如盧仝之怪誕,如李賀之詭奇,也都無害其為點綴于大成之詩苑中的一些奇花異草。然而如果站在客觀的觀點來評斷,想要從這種種繽紛與歧異的風格中,推選出一位足以稱為集大成的代表作者,則除杜甫而外,無足以當之者。杜甫是這一座大成之詩苑中,根深干偉,枝葉紛披,聳拔蔭蔽的一株大樹,其所垂掛的繁花碩果,足可供人無窮之玩賞,無盡之采擷。 關于杜甫的集大成之成就,早自元微之的《杜甫墓志銘》,宋祁的《新唐書·杜甫傳贊》,以及秦淮海的《進論》,便都已對之備致推崇,此外就杜甫之一體、一格、一章、一句而加以贊美評論的詩話,歷代的種種記述,更是多到筆不勝書。至于加在杜甫身上的頭銜,則早已有了“詩圣”與“詩史”的尊稱,而近代的一些人,更為他加上了“社會派”與“寫實主義”的種種名號。當然,每一種批評或稱述,都可能有其可資采擇的一得之見,只是,如果征引起來,一則陳陳相因,過于無味,再則繁而不備,反而徒亂人意。我現在只想簡單分析一下杜甫之所以能有如此集大成之成就的主要因素,我以為其主要因素,實可簡單歸納為以下兩點:其一、是因為他之生于可以集大成之足以有為的時代。其二、是因為他之稟有可以集大成之足以有為的容量。 先從集大成的時代來說,一個詩人與其所生之時代,其關系之密切,正如同植物之與季節與土壤,譬如二月早放之夭桃,十月晚開之殘菊,縱然也可以勉強開出幾朵小花,而其瘦弱與零丁可想;又如種桑江邊,藝橘淮北,縱使是相同的品種根株,卻往往會只落得摧折浮海積實成空的下場。明白了這個關系,我們就更會深切地感到,以杜甫之天才,而生于足可以集大成的唐代,這是何等可值得欣幸的一件事了。自縱的歷史性的演進來看,唐代上承魏晉南北朝之后,那正是我國文學史上,一段萌發著反省與自覺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段時期中,純文學之批評既已逐漸興起,而對我國文字之特色的認識與技巧的運用,也已逐漸覺醒,上自魏文帝之《典論·論文》,陸機之《文賦》,降而至于鐘嶸之《詩品》,劉勰之《文心雕龍》,加之以周颙沈約諸人對四聲之講求研析,這一連串的演進與覺醒,都預示著我國的詩歌,正在步向一個更完美更成熟的新時代;而另一方面,自橫的地理性的綜合來看,唐代又正是一個糅合南北漢胡各民族之精神與風格而匯為一爐的大時代,南朝的藻麗柔靡,北朝的激昂伉爽,二者的相摩蕩,使唐代的詩歌,不僅是平順地繼承了傳統而已,而且更融入了一股足以為開創與改革之動力的新鮮的生命,這種糅合與激蕩,也預示著我國的詩歌將要步入一個更活潑更開闊的新境界。就在這縱橫兩方面的繼承與影響下,唐代遂成為了我國詩史上的一個集大成的時代。在體式上,它一方面繼承了漢魏以來的古詩樂府,使之更得到擴展而得以革新,而另一方面,它又完成了南北朝以來一些新興的體式,使之益臻于精美而得以確立;在風格上,則更融合了剛柔清濁的南北漢胡諸民族的多方面的長處與特色,而呈現了一片多彩多姿的新氣象。于是乎,王孟之五言,高岑之七古,太白之樂府,龍標之絕句,遂爾紛呈競美,盛極一時了。然而可惜的是,這些位作者,亦如孟子之論夷齊伊尹與柳下惠,雖然都能各得圣之一體,卻不免各有所偏,而缺乏兼容并包的一份集大成的容量,他們只是合起來可以表現一個集大成之時代,而卻不能單獨地以個人而集一個時代之大成,以王孟之高雅而短于七言,以高岑之健爽而不擅近體,龍標雖長于七絕,而他體則未能稱是,即是號稱詩仙的大詩人李太白,其歌行長篇雖有“想落天外局自變生”之妙,而卻因為心中先存有了一份“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的成見,貴古賤今,對于“鋪陳終始排比聲韻”的作品,便爾非其所長了,所以雖然有著超塵絕世的仙才,然而終未能夠成為一位集大成的圣者。看到這些人的互有短長,于是乎我們就越發感到杜甫兼長并美之集大成的容量之難能可貴了。
迦陵談詩 作者簡介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于輔仁大學國文系,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自言“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數十年來致力于中國古典詩詞的教學、研究和推廣工作,桃李滿門,著作等身。曾在哈佛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任教講學,享譽海內外。2018年和2019年,葉嘉瑩先后向南開大學捐獻財產三千余萬元,建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國古典文化研究。2018年,葉嘉瑩入選“感動中國”年度候選人。2019年,葉嘉瑩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和首屆南開大學教育教學獎終身成就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