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共和國文學記憶1949-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830043773
- 條形碼:9787830043773 ; 978-7-83004-37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和國文學記憶1949-2019 內容簡介
遴選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人民群眾中產生過深遠影響的100部文學作品,講述這些作品創作背后的故事。同時每個故事配有作品手稿或首版的期刊、圖書的封面圖片。
共和國文學記憶1949-2019 目錄
1.**只報春的燕子——劉心武《班主任》
2.“傷痕文學”的代表之作——盧新華《傷痕》
3.從工廠走出來的“改革先鋒”——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
4.新時代的鏡子,農民的代言人——高曉聲《陳奐生上城》
5.折射時代陽光的一滴水——何士光《鄉場上》
6.凡人的人生歡樂——汪曾祺《受戒》
7.天之驕子——劉震云《塔鋪》
8.與共和國同齡的父親——黃詠梅《父親的后視鏡》
9.鄉土中國的現代化轉型——朱輝《七層寶塔》
中篇小說
10.工地生活十日記——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
11.動人的詠嘆調——諶容《人到中年》
12.軍旅文學之“高山”——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13.為一代知青樹一塊碑——梁曉聲《今夜有暴風雪》
14.人性之美,勞動之美——張賢亮《綠化樹》
15.我們的80年代——劉索拉《你別無選擇》
16.英雄血,民族魂——莫言《紅高粱》
17.棉花的溫暖——鐵凝《棉花垛》
18.鄉村教師的贊歌——劉醒龍《鳳凰琴》
19.在孤獨中堅守理想——田耳《一個人張燈結彩》
長篇小說
20.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
21.山藥蛋派的農村故事——趙樹理《三里灣》
22.筆拓江湖——金庸《射雕英雄傳》
23.新中國工商業發展的曙光——周而復《上海的早晨》
24.“山鄉”的畫師,“巨變”的妙手——周立波《山鄉巨變》
25.創業路上的經典史詩——柳青《創業史》
26.春天的布谷聲——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27.將軍一夢醒其時——莫應豐《將軍吟》
28.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古華《芙蓉鎮》
29.改革前行——張潔《沉重的翅膀》
30.民族心史的厚重碑石——張煒《古船》
31.寶劍鋒從磨礪出,大浪淘沙耀光輝——路遙《平凡的世界》
32.在商州尋找文學的根——賈平凹《商州》
33.毀譽參半的人生歷程——唐浩明《曾國藩》
34.“活著”的人生態度——余華《活著》
35.白鹿原上的史詩巨著——陳忠實《白鹿原》
36.上海流年——王安憶《長恨歌》
37.用詞典講故事——韓少功《馬橋詞典》
38.改革開放中的青春之歌——郁秀《花季·雨季》
39.生命不息,抉擇不止——張平《抉擇》
40.滄浪之水濯我足——閻真《滄浪之水》
41.諜戰解密——麥家《解密》
42.一部狼的贊歌,一部狼的挽歌——姜戎《狼圖騰》
43.三代人的追夢路——格非“江南三部曲
44.石油工人的英雄故事——王立純《月亮上的篝火
45.中國科幻小說的里程碑——劉慈欣《三體》
46.人生就是一場運轉——肖克幾《機器》
47.以史鑒今,反腐倡廉——王躍文《大清相國》
共和國文學記憶1949-2019 節選
1.**只報春的燕子——劉心武《班主任》一篇19000多字的短篇小說,曾讓作者的創作過程惴惴不安、讓編輯們展開激烈討論、讓廣大讀者引起巨大心理震動。這篇小說就是劉心武的《班主任》。 小說以北京光明中學班主任張俊石接收一個小流氓插班生宋寶琦為線索展開,通過團支書謝惠敏和宋寶琦兩個表面上好壞分明、實質上都是被極“左”思想扭曲成畸形的中學生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極“左”思想對青少年的毒害,從而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劉心武1942年生于四川成都,1950年隨父母定居北京,1961年從北京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北京十三中任教。他目睹了“文革”期間極“左”思潮對青少年心靈的毒害。1974年,他調到人民出版社任編輯,出版社的工作為他提供了比在中學任教時開闊的政治與社會視野,也讓他體察到文學復蘇的趨勢。 1976年“四人幫”倒臺后,經過半年多的思考與醞釀,1977年夏天,劉心武懷著無比忐忑的心情,在家里偷偷鋪開稿紙開始寫《班主任》。他決心從原有的觀念中解脫出來,根據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自己的認知,寫作過程很順利。但寫完后,他心里直打鼓,“我這不是在否定‘文革’嗎?”劉心武暗自糾結,猶豫著該不陔將稿子公開。直到初秋,他才決心將稿子寄給曾向他約過稿的《人民文學》編輯崔道怡。在郵寄過程中,還有點小波折。因郵政人員不允許他在稿件巾夾帶給編輯的信,本就心情矛盾的劉心武一氣之下不打算把稿件寄出,但冷靜下來后,他細讀自己所寫的義字,再次被這篇小說感動了,于是他奇出了稿件。 而另一邊,《人民文學》編輯部對收到的這篇小說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人感動,認為這是揭批“四人幫”的好小說;也有不少人持否定意見,認為小說太尖銳,屬于暴露文學,不宜發表。兩種意見尖銳對立,不能達成一致,但主編張光年*終拍板,將小說發表存當年《人民文學》“短篇小說特輯”的頭條位置。 小說發表后引起社會各層面的強烈反響,出乎《人民文學》編輯部意料:編輯部收到各界讀者的來信不下數千封,其中教育戰線的來信多,有不少中學牛寫信控訴“四人幫”的法西斯文化專制主義對他們心靈造成的傷害:貴州偏遠山區某勞改所的一個少年犯在信中講述了他與宋寶琦類似的經歷,并沉痛控訴“四人幫”“殺人不見血”,在讀了《班主任》之后,他幡然悔悟,決定要重新起步。還有一位工廠的工人,打聽到劉心武家的地址,拿著雜志找上門.將畫了線、加了圈的《班主任》給劉心武看,并告訴劉心武那些地方讓他覺得很生動。小說里寫到工人下班后,夜晚聚到電線桿底下打撲克,他說那細節“像條活魚,看著過癮”。劉心武的小說觸及讀者心靈深處的痛楚,這就是作品的力量所在,也是小說的成功之處。 ……
共和國文學記憶1949-2019 作者簡介
白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