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地方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8201
- 條形碼:9787100108201 ; 978-7-100-10820-1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地方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格爾茨成熟期的作品。其命題旨在認知的具體性、穿透性和闡釋性,這本論文集大致集結了吉爾茲三個方面的命題的文章,是取其符號性強、文化認知意蘊較為深厚的命題,第二是取賦深度層次化,以便展示闡釋學分析、論辯之長的命題,第三則是體現其對自己很得意的強項“深度描寫”的理論闡發和進一步推導的命題。
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地方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 目錄
導言
**部
**章 文類的混淆:社會思維的重新揣摩
第二章 在翻譯中發現:論道德想象的社會史
第三章 “從土著的觀點來看”:論人類學理解的性質
第二部
第四章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常識
第五章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藝術
第六章 中樞、帝王與卡里斯瑪:對權力象征的反思
第七章 當前我們的思維方式:通往一種關于現代思維的民族志
第三部
第八章 地方知識:比較視角下的事實與法律
索引
譯后記
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地方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 節選
《地方知識/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 眼下,我的任務在于將討論充分聚焦于某些事物,以便于說出一些切中這個場合主旨的話。特里林教授*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討論的是在1970年代對哥倫比亞大學學生講授簡·奧斯汀這項英雄式的壯舉所引出的各項有關問題,這篇文章所探討的剛好也就是此處的核心議題,所以他為我執行上述的任務提供了極有力的幫助。他在該文中說道:一向存在著這么一個“人文學科的文學教學法的基本預設”,也就是在我們自己與時間、空間上相去遼遠的他人之間的相似性,比起將我們與他們分別開的表面差異來說,要深刻得多,所以只要輔以必要的學術研究和謹慎的歷史考據,他們的想象產物就可以為我們的道德生活所用。他引述了我本人近來發表的一些討論(撇開我的文章所涉及的眾多課題,它的核心主旨不外乎討論巴厘島人的自我意識,我想各位不難從我的文章中看出:這種自我意識極為特殊),表示他對于上述的基本預設在實際上究竟有效到什么程度感到懷疑。一方面,他似乎對“在文化上距離遙遠的事物是如此唾手可得而用之”這個信念感到動搖,并且甚至懷疑他到底能否真正單純的去了解以下這則來自冰島的傳奇:有個鄉下人想將一頭熊送給某個王當禮物,結果卻被另一個王用了一個老套的詭計(喬裝改扮成那個鄉下人)便給巧取了去。若連了解都不可得,遑論取而用之呢?但在另一方面,他似乎更固執地下定決心捍衛他的信念:不管其他民族的思維與感性的形態與我們有多大的差異,這些思維與感性的形態多多少少可以聯結到當前我們的處世之道。他仍然確信他可以讓哥倫比亞的學生至少比較接近于簡·奧斯汀,或者更準確地說,他能夠對他們揭示出:不管怎么說,在某些事物上他們已經與簡·奧斯汀是相當地接近。 縱然這并非*值得高枕無憂的立場,更不是一個徹底一貫的立場,我卻認為它是唯一一個能說得過去的立場。差異性確實遠比一種頭腦簡單的“人就是人”(men-are-men)式的人本主義所可以想見的要深刻得多,而相似性亦遠較另一種頭腦簡單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other-beast,other-mores)式的相對主義所能否認的要重大得多。文學批評家與人類學家,至少包括像特里林那樣自詡仍然相信某種生活本身(life itself)這個原始信念的文學批評家,以及像我本人一樣認為社會不僅只是行為的人類學家,我們這兩種人所追求的志業,都受困于一個很根本但又似乎無解的難題,那就是人類想象力的重要作品(如冰島的傳奇、奧斯汀的小說和巴厘島人的火葬儀式)以同樣的力量,一方面對同情傾聽的赤忱昭示我們都是同樣的人,另一方面卻又對憂慮的懷疑揭露我們不是同類。 如果我們重讀荷姆斯的文章,審視該文以某種角度所折射出來的那種種“生活本身”,諸如文中提到的當地土著的生活、該文所賴以產生的侵入者的生活、我們藉以認知該文的被分離的生活等等,我們實際上可以隨便從任何一句話中發現這種深沉的隱諱性。當我們讀它的時候,一系列的不確定性,包括視角的、意義的和判斷的不確定性,便紛至沓來、相互激蕩,終于使我們無法確知自己立于何處、想要采取怎樣的姿態來面對被告知的事情,同時也真的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被告知了什么事情。 這些不確定性當中,有某些不確定性可以說是存在于巴厘島人本身的;它們根植于這樣的儀式結構中,陶鑄了儀式的主旋律,也形塑了儀式的意義。一幕扣人心弦的戲劇所激起的一種非比尋常的情緒奮張、絢爛象征與一場詭譎意象的爆發,以及同樣非比尋常的、為了沉默美人的自我毀滅而舉行的一場慶典和對寂滅的貞節頌歌,這些要素的聯結(我在前文已經提過,而處于震駭驚異中的荷姆斯,仍繼續失神惶亂地觀察評述),當然只是上述不確定性中*為顯而易見的。一方面,雕梁畫棟的11層寶塔、射死布蛇的嵌花羽箭、做成獅子形象的紫金棺槨、香楮、金鼓震響、香料、火焰;另一方面,化成焦炭的骸骨、被神靈附體的祭司、夢游的寡婦、冷血的扈從、散漫的群眾,在他們愉悅的平靜中令人感到毛骨悚然。讓·谷克多(Jean Cocteau)的美學配上了貝克特的美學。 ……
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地方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 作者簡介
克利福德·格爾茨,闡釋人類學的開創者,當代人類學的代表人物。他以“深描”方法進行“文化解釋”的學術實踐在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法學、文學等諸多領域影響巨大。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