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人體大百科:結構和功能圖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306441
- 條形碼:9787571306441 ; 978-7-5713-0644-1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體大百科:結構和功能圖譜 本書特色
澳大利亞廣泛使用的解剖學經典入門教材,全球排名前50的新南威爾士大學資深教授、BARRON’S(《巴倫周刊》)核心醫學專家作品,北京協和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授團隊精心翻譯審校! 本書是一本以圖譜為主,輔以精當文字,一冊通覽、快速了解人體的科普讀物。它按系統解剖學與局部解剖學雙主線展開,依次講解人體12大系統和8大部位,條理清晰,層次分明。300余幅細致手繪圖片,精準簡明,風格自然,真實再現人體各構成部分的形態、位置,以及毗鄰關系,是信息時代,全面、快速掌握人體基礎知識的理想讀本。 ● 澳大利亞廣泛使用的解剖學經典入門教材,一冊通覽,快速進階! 全球排名前50的澳大利亞新威爾士大學解剖學權威,與全球40多位專家聯手打造,涵蓋系統與局部解剖學中不可不知的人體奧妙。300余幅細致手繪插圖,全面展現人體12大系統和8大部位,揭示人體的心、肺、脾、腎等如何分布,又怎樣協調全身血液、呼吸和營養吸收等。這是一本內容全面且簡明易懂的基礎醫學指南,直觀呈現人體這個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筋膜等構成的復雜而神秘的世界。 ● 全民醫學通用教程,圖文并茂,詳略得當,廣泛適用! 隨著整個社會對醫療與健康的重視,一般科普書難以滿足需求,傳統的醫學教科書又太過深奧。本書是澳大利亞使用廣泛的解剖學入門教材之一,文字簡明易懂、插圖精美直觀,是一本人人都可獨立閱讀的通識讀本,既可以作為大眾個人和家庭成員的醫學健康普及教育閱讀,也適用于臨床、護理、中醫、制藥、生物、心理學、美術等各專業的教育培訓等領域。 ● 300余幅精美手繪圖片,詳盡、準確,富有層次感,充分展現科學與藝術融合之美! 書中插圖由30多位專業畫師精心繪制,對每一個解剖重點,均作360度全面直觀的展示。這些手繪色彩明麗,層次分明,標示詳實準確,一方面強調醫學解剖實用視角,高度還原真實的人體狀態,另一方面也不失藝術的美感,充分體現了科學與藝術在醫學領域的融合。 ● 專家精譯,北京協和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主任領銜翻譯審校! 本書由“協和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主任馬超領銜翻譯審校,不僅對內容和專業名詞進行了仔細的核查,還對圖示的結構與位置等進行了詳細的比對,確保專業、準確與權威。
人體大百科:結構和功能圖譜 內容簡介
澳大利亞廣泛使用的解剖學經典入門教材,一冊通覽,快速進階!全民醫學通用教程,圖文并茂,詳略得當,廣泛適用!300余幅精美手繪圖片,詳盡、準確,富有層次感,充分展現科學與藝術融合之美!專家精譯,北京協和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主任領銜翻譯審校!一旦深入了解人體,我們將感嘆于它的精巧、復雜以及整體表現的高適應性。即使歷目前大師與天才層出不窮,人類至今仍造不出可與人體相比擬的機器。《人體大百科:結構和功能圖譜》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從整體到局部地直觀呈現這臺“完美機器”。首先,它從維持人體功能運轉的視角,介紹了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12個系統,然后又根據器官分布的部位,逐一詳盡地介紹人體的頭部、頸部、胸腔、腹部、手足等部位。通過將解剖意義上的美學與實用相結合,本書用300余幅局部高清大圖及人體示意圖,層層揭示出我們平時并不熟悉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筋膜,并進一步借助分解圖深入展示人體器官的工作動態。《人體大百科:結構和功能圖譜》由優選排名前50的澳大利亞新威爾士大學解剖學非常不錯,與優選40多位專家聯手打造,經北京協和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主任專業團隊譯校,不但適合社會大眾深入了解人體奧秘,更適用于臨床、護理、中醫、制藥、生物、心理學、美術等各專業的基礎醫學教育,是部詳略得當、一本通用的解剖學入門教程。
人體大百科:結構和功能圖譜 目錄
人體大百科:結構和功能圖譜 節選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肩、臂、手 上肢 手臂和手可以進行多種動作和精細的運動。其骨骼支架連同豐富的肌肉和關節,使得上肢有著較大的活動度。臂向上通過肩與軀干相連,向下通過腕與手相連。臂分為兩部分:從肩至肘叫做上臂,從肘至腕叫做前臂。 臂內的關節包括肩內的球窩關節,肘部和指間的滑車關節,腕部的滑動關節和拇指內的鞍狀關節。 上肢肌肉 上肢覆蓋著很多強壯的肌肉。這些肌肉與肩部和肘部的可動關節附著點相連,從而完成手臂的多種復雜動作,如抬舉、屈、伸、外展、內收、旋轉等。上臂的主要肌肉包括肱肌、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前臂肌肉也參與手部的運動,使得我們能夠完成有力而又精細的動作。 上肢血管和神經 肱動脈是上肢*主要的動脈,在肘部分支為前臂的橈動脈和尺動脈。當測量脈搏時可以選擇監測二者中的任意一條,這兩條動脈再繼而分支為指動脈,為手指提供血液供應。 收集上肢血液的主要靜脈包括鎖骨下靜脈(位于頸部)和腋靜脈(位于腋窩)。 支配上肢的神經起源于臂叢,經過腋窩,進入手臂。上肢的主要的神經包括腋神經、橈神經和尺神經。 肩 肩部有著有力的肌肉和靈活的關節,使得上肢有著較大的活動范圍。鎖骨、肩胛骨和肱骨相互連接形成肩部。肩胛骨通過肩關節(一個球窩關節)與上臂的肱骨相連,通過肩鎖關節(一個滑動關節)與鎖骨相連。肩部的球窩關節是全身活動度*大的關節,被充滿滑液的關節囊所包裹。關節囊可以對關節部位進行緩沖,使得關節運動的平穩性大大提高。強壯的肌肉為肩部的運動提供動力,協助其完成多種動作,并為這個高度靈活的區域提供穩定性。肩部肌肉分為兩組,一組連接肱骨及胸帶,另外一組連接胸帶和軀干。 肘 肘部的滑車關節將上臂的肱骨與前臂的橈骨和尺骨相連。肱骨遠端的骨性突起稱為髁突,其與橈骨和尺骨分別形成關節。韌帶保持了該區域的穩定,而上臂的肌肉負責移動肘部:肱二頭肌使肘部屈曲,肱三頭肌使肘部伸直。橈骨和尺骨的位置關系使得肘部可以完成一些旋轉運動。當橈骨繞尺骨旋轉時,手部繼而轉動。
人體大百科:結構和功能圖譜 作者簡介
肯·阿什威爾(Ken Ashwell),受聘于全球排名前50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是該校的比較解剖學教授、醫學神經科學專家,長期從事神經解剖學與神經病理學的比較研究。他還撰寫了澳大利亞廣泛使用的解剖學教材。肯致力于給醫學、保健、運動及理工科專業的學生講授解剖學,已超過30年,并積極參與腦發育和腦進化的研究,出版有多部作品:《學生運動解剖學手冊》《學生拉伸解剖學手冊》《大腦之書:發展、運行、失序和健康》以及《解剖學》等。 譯者簡介: 主譯: 馬超,醫學博士,“協和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務處負責人,中國解剖學會副理事長,北京解剖學會副理事長。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