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人在棘闈:作為行動的科舉及其心態揭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56523
- 條形碼:9787520156523 ; 978-7-5201-565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在棘闈:作為行動的科舉及其心態揭秘 本書特色
科舉發展的歷史,既是科舉活動的參與面不斷擴大、復雜程度不斷增強的歷史,也是科舉制度不斷建構、不斷完善的歷史。 本書結合心態史的相關理論,將筆觸延伸至發生在“棘闈”空間之中的形形色色的活動,挖掘支持著這些形形色色活動背后的種種心態,從而使得主導著這個空間的某些精神實質,得以一定程度的澄明。
人在棘闈:作為行動的科舉及其心態揭秘 內容簡介
科舉發展的歷史,既是科舉活動的參與面不斷擴大、復雜程度不斷增強的歷史,也是科舉制度不斷建構、不斷完善的歷史。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更注重制度層面的科舉,而忽視作為“活動”的科舉及其背后的支持系統——“心態”的研究。“活動”的主體是“人”,支持著人的“活動”的是“心態”;對作為社會活動主體的人,在科舉場所——“棘闈”中的種種活動進行揭示,尤其是形形色色的科舉活動的參與者與剛性的制度之間的多重互動,事實上更能彰顯科舉的真實狀態,從而顯現出“歷史的真實”。本書結合心態史的相關理論,將筆觸延伸至發生在“棘闈”空間之中的形形色色的活動,挖掘支持著這些形形色色活動背后的種種心態,從而使得著這個空間的某些精神實質,得以一定程度的澄明。
人在棘闈:作為行動的科舉及其心態揭秘 目錄
序篇 表征與規訓——“棘闈”的空間意蘊探析
一 “貢院”——“取士”與“至公”的表征空間及其呈現
二 “棘闈”——“封閉”、“隔離”與“監督”的規訓空間及其生成
正篇 人在棘闈
**章 入闈——“盛事”的背后
一 “顯轎”與其后的“鍘刀盒子”——入闈“皇皇大典”的背后
二 “點名識認”與“搜檢懷挾”——考生入闈的規訓
第二章 在闈之一——考官被“鎖院”之苦況
一 考官群體的形成
二 榮耀、激動與恐懼——被“鎖院”考官之復雜心態
三 擬題與衡文——被鎖院考官的工作壓力與所承擔風險
四 疾病與死亡——隔絕狀態下的考官生活苦況
第三章 在闈之二——“風檐寸晷”之下的考生
一 考生群體——“風檐寸晷”中失語的存在
二 “身體”在號舍之中
三 號舍之中作文完卷之苦況
四 發生在號舍之中的種種離奇之事及其解釋
五 “號舍文學”的產生
第四章 在闈之三——“功令”下的多重“互動”及其呈現
一 唱和、禮儀、科層及其他不便言說者——考官群體之間的互動
二 競爭與合作——考生之間的互動
三 “服從”與“反抗”——考生群體與考官群體之間的互動
末篇 走出“棘闈”(代結語)
征引文獻
參考文獻
后記
人在棘闈:作為行動的科舉及其心態揭秘 節選
《人在棘闈:作為“行動”的科舉及其心態揭秘》: 不過,研究在這個密閉空間中的人的活動與心態,僅僅從上面所引之宏觀描述,還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因此,使用一些來自其他人特別是承擔某種具體任務的人——如考官中之內簾官,與任務明確單一,就是“考試”以博取功名的考生的相關記載,運用細膩一些的筆調,來呈現他們在這個封閉空間中,到底是以一種怎么樣的心態在活動,亦即在這個空間中所進行的各種或明或暗的“互動”,是下文所要探討的重點所在。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能僅僅為了行文的方便起見,而只根據在這個空間中活動的群體來安排章節,從而將本部分內容分為兩大塊,一是考官,二是考生,盡管他們是在這個空間中進行活動的主體,并且,都是被規訓的對象(盡管對于考官而言,內外簾官有所體現的規訓意蘊有所不同)。因此,筆者所論述的重心,就主要放在活動于這個空間的各個群體之間的各種互動上。 很明顯,在這個空間中進行活動的群體,主要就是考官與考生。從名義與功能上而言,他們分別屬于“規訓”與“被規訓”的兩個群體。前者執行朝廷功令;后者自從接受蒙學教育起始,若家庭認為可以參與科舉,從而使家庭保持、維護或者取得較高的社會地位,那么其就必須在接受教育的內容、形式上接受這些功令,只不過參加考試,只是檢驗接受“規訓”達到什么程度罷了。這在一定程度而言,這兩個群體之間存在“合作”,并且,從科舉制度的根本性質而言,也可以算是朝廷與“士人”之間的合作;朝廷拿出一定數量(后來發展成為較大數量)的官員職位,提供給“士人”,使之在一定的制度保障下來獲得這些職位。 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這種“合作”本身,是在雙方都嚴格遵守朝廷“功令”的前提下進行的。這些“功令”以規章制度的形式確定了雙方在“科場”這個空間里各自的職責:前者代表朝廷,具體進行命題、組織考試、批閱試卷并進行等級確定、*終錄取等工作,看起來只要按照程序來進行,不會有什么問題產生。但在事實上,世界是極度復雜的,“世界的可能性超出系統對其反應能力所及的范圍”,各種“功令”的變化遠遠追不上以“考生”為前臺而實際在其背后存在一個更為廣泛、人員組成更為復雜的多個群體可能產生的各種活動,正如有論者所言:“國家選士之法……其典至慎且重也。歷經題定科場條例,既詳且悉,自當確守無敦。但人情易于玩偈,法久或多懈弛,保無有茍且希悻之人,明不畏王法,幽不畏鬼神,冒昧罔行,走險如鶩者。上負皇上舉選之心,下沮寒士讀書之氣,莫此為甚。” 因此,這些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或明或暗的各種危險,這些危險或在考試放榜后猝發,使得當事各方不及應變,遂釀成重大事件;或潛伏一時,在數月數年后爆發,成為打擊政敵的借口。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考官”也是被規訓的對象。 ……
人在棘闈:作為行動的科舉及其心態揭秘 作者簡介
張延昭,鄭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教育傳統及近現代變革等。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