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高原神鳥:黑頸鶴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088582
- 條形碼:9787541088582 ; 978-7-5410-8858-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原神鳥:黑頸鶴的故事 內容簡介
以一手珍貴的攝影資料結合精美插圖,依次生動介紹了黑頸鶴從1876年被人們發現到黑頸鶴的繁衍生息、生活習性到如今的生存現狀;從科學研究與美麗傳說兩方面更好的讓人們了解黑頸鶴,樹立人們的保護意識,使人鶴可以長久的和諧的共同生存。
高原神鳥:黑頸鶴的故事高原神鳥:黑頸鶴的故事 前言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中國西部高原遙遠而神秘,生活在那里的神奇候鳥——黑頸鶴,自然也是久久不為人知。黑頸鶴是全世界15種鶴類中唯一終生生活在高原的物種,也是*晚被科學界發現的一種。然而,在黑頸鶴的棲息地,它自古以來就家喻戶曉,甚至無處不在——在史詩中被記載,在民間故事中被傳頌,在詩歌中被傳唱,在壁畫中被描繪……當然,它更是起降于濕地的晨昏,漫步于草原和農田,飛越明澈的藍天與白云,棲息在牧人和農民的眼中與心頭。黑頸鶴體態優雅,鳴聲高亢,象征著吉祥如意,被視為高原神鳥。黑頸鶴是國際上*受關注的瀕危物種之一,被中國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雖然西部高原人口相對稀少,當地還奉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傳統,但黑頸鶴的生存境遇仍然堪憂。在繁殖地,過度放牧、旅游開發、資源的采集和開采等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以及來自牲畜和人的干擾,都嚴重威脅著黑頸鶴的繁殖。在越冬地,黑頸鶴利用濕地覓食和過夜,白天主要在農田里取食,它們對農業政策和耕作方式的改變、人口增長以及土地的開發和退化都非常敏感。在整個西部高原,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日益顯著,尤其從長遠來看,冰川和凍土層的融化將會嚴重改變水資源的生態供給,從根本上對黑頸鶴棲息地的生態系統造成影響。
高原神鳥:黑頸鶴的故事 目錄
認識黑頸鶴為高原而生
一、與世界相遇
雖然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國西部高原黑頸鶴就家喻戶曉,但直到1876年,科學家在青海湖發現黑頸鶴,才開啟了它被世界認知的歷程。此后,從青藏高原到云貴高原,從外國考察者到中國科學家,發現和記錄越來越豐富。1979年,美國國際鶴類基金會創始人喬治·阿其博( George Archibald)在北京動物園與黑頸鶴初次相會。6年之后,黑頸鶴首次到達美國。
二、繁衍生息
冰雪消融后的青藏高原荒涼而美麗,黑頸鶴世世代代在這里繁衍生息。它們守衛領地、營巢、孵卵、育雛,它們取食的食物種類豐富,應對復雜的鄰里關系。從東到西,分散在青藏高原上的繁殖地大致相同卻也各有特色。
三、南來北往
又一個遷徙季節即將到來,越冬地的黑頸鶴要啟程了。它們到底會飛往哪里,走哪條路,路上要花多少天,在什么地方休息,會不會遇到危險……多少人心中的疑惑與牽掛,也隨鶴群遷徙在南來北往的路上。很多年來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直撲朔迷離,只能靠環志個體時不時地向我們透露只言片語,直到使用了衛星跟蹤設備,謎底揭曉的時刻終于到來!
四、安逸的生活
系起貴州威寧的草海,西達西藏雅魯藏布江的拉孜,南起云南昆明尋甸,北至西藏拉薩,世界上絕大多數黑頸鶴都集中在中國境內這個東西寬長、南北狹窄的區域內越冬,越冬地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只要能平安到達越冬地,它們就可以享受一段安逸的生活。無論在云貴高原的湖泊水庫,還是青藏高原的河谷濕地,黑頸鶴都已經習慣了人類的靠近,并學會到農田里取食。
五、吉祥神鳥
史詩、繪畫、詩歌、節日……黑頸鶴作為吉祥神鳥,同時棲息在人們的現實與精神世界。
六、擔憂與希望
黑頸鶴棲息的中國西部高原是一個生態上極為脆弱的地區,氣候變化、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給這里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值得慶幸的是,對黑頸鶴的保護行動從未停止,人鳥和諧,是人類與黑頸鶴共同的憧憬。
參考文獻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