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胡政之:一筆一天下,一報一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12664
- 條形碼:9787520512664 ; 978-7-5205-126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胡政之:一筆一天下,一報一世界 本書特色
★在我所了解的新聞界前輩中,恐怕只有胡政之先生可稱多面手。后起的如成舍我輩,雖然也精力充沛,編輯、經營都有一套,但手面、魄力,似乎都不能與胡相比。 ——徐鑄成 ★以經營為本,以辦好報紙為目的,在經營管理上如此用心,并且創造了一系列獨具風格的辦報經驗,在中國現代新聞史上,恐怕就只有胡政之一人。 ——陳紀瀅 ★其人格深深感動著年輕后輩,雖然相處只有一個多月,卻永生難忘。 ——金庸 ★在一定的意義上,胡政之的死,就是《大公報》的死。 ——謝泳 ★一個時代終結的象征。 ——傅國涌
胡政之:一筆一天下,一報一世界 內容簡介
《大公報》是中國發行時間長的中文報紙之一,它輝煌的時期是1926年至1949年,即所謂“新記”大公報時期。張季鸞、胡政之等優秀報人讓它成為了當時中國新聞業的翹楚。如果說“大公報”這三個字無法在中國現代史中抹去的話,那么胡政之的名字就應該隨著“大公報”一起,傳諸后世。
胡政之:一筆一天下,一報一世界 目錄
回憶父親
胡政之生平
永遠的懷念
新聞大家胡政之
報界巨子胡政之
《大公報》與胡政之
第二輯 辦報理念:忘己之為大,無私之為公
史海鉤沉
精神事業做人
報人的態度
望平街上的哀思
畢生盡瘁新聞事業
張季鸞、胡政之和《大公報》研究部
我所認識的胡政之先生
報業全才胡政之與《大公報》(節選)
報壇巨擘的風范
壯志未酬身先死
胡政之先生的新聞觀
政之先生的政治態度
數十年如一日的老報人
第三輯 深情追思:一筆一天下,一報一世界
胡政之·贊善里·金庸
再聽不到那些話了
我所見的我所佩的
以工作代哀思
憶胡政之二三事
胡社長與我
堅定的信念
夙愿未了
一生是報人
政之先生精神不死
政之先生談片追記
我與大公報抗戰六年在桂林(節選)
長于識,長于寫,尤長于做,長于管理
悼胡政之先生
胡總經理六十壽言
附錄
胡政之先生年表
胡政之:一筆一天下,一報一世界 節選
《胡政之:一筆一天下,一報一世界/百年中國記憶·報人系列》: 濟生走后,我辭去了在北碚的工作,搬回重慶紅巖村公公的寓所。當時公婆在舊金山(公公參加聯合國制憲大會,婆婆陪同),家中無人居住,只有一當地老農叫老楊的看房子,并在樓下邊角地種些蔬菜,為我做飯。房子在半山腰,大門是兩扇玻璃門,外面還有一段石階,然后是個柵欄門。這所房子離《大公報》社址李子壩不遠,高處山上住有美軍軍事代表魏亞特將軍,山下住有吳達詮的原配夫人,我們稱她吳伯母,大女兒吳元俊和她同住。她家周邊住的均為國民黨政要及其家屬。寓所客廳窗外有一石階小路,隔窗可見身著灰色布軍服的軍人三三兩兩有說有笑走過,從不往窗這邊張望。后來知道石階頂上是共產黨的八路軍辦事處! 遣笟舛炔环,一身黑絲絨長旗袍,雖纏足卻穿著一雙小尖頭黑皮鞋,走起路來“咯噔咯噔”響。她對我十分關照,特別是在我臨產時她三番五次帶著吳大姐來看我,后來又帶來一位助產士,讓她日夜陪護,并再三催促答應來照顧我的濟生二姐(在金城銀行下屬的瀘州一個酒精廠上班)速歸。此時已臨近暑假,在外讀書的胡家四小姐、五小姐和公公舅母的外孫女等陸續回來了。我臨產前二姐趕了回來,隔江的三姐帶來了曾給她接生的德國留學的產科醫生。1945年7月25日,大女兒出生了。同時傳來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初秋時,公公也從美國回來了。婆婆因顧家人大都在美國,她暫時留在紐約! 」貋砗,除了節假日,平時就是我帶著女兒和公公還有老楊在家。公公的臥室很大,站在陽臺上可以眺望整個山城。經?梢钥吹剿谂P室伏案工作,或是報社來車接,只見他那胖胖的身體鉆進小小的黑色汽車去了李子壩。為了不影響他工作,我帶著幾個月大的女兒住在距他較遠的書房。晚飯時,才能見面。一段時間,女兒一到晚飯時就要哭一陣。記得一次公公說起“我家有個夜哭郎”的諺語,令我很吃驚:沒想到平日不茍言笑的公公居然還很風趣!為這個“夜哭郎”孫女取名字,公公冥思苦想,*后取名“渝華”。聯想到濟生和他三個姐姐兩個妹妹的名字,發現公公給子女起名字都與他們的出生地相關(只兩個小兒子例外)。女兒生在重慶,所以取名“渝華”。后來是她的二姑認為“渝”字不好寫,改成一個字“玫”。女兒退休后,經過翻閱大量祖父的文章和與《大公報》相關的文章、走訪《大公報》同人和親友,編寫了《胡政之年表》,為研究者提供方便;她還和表哥王瑾(濟生大姐的兒子)奔波于全國各大圖書館,走訪多處機構,拜會各種人員,多方收集資料,終于在2007年正式出版了《胡政之文集》,了卻了她祖父的遺愿!
胡政之:一筆一天下,一報一世界 作者簡介
蕭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肖秉乾、蕭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國現代記者、文學家、翻譯家。先后就讀于北京輔仁大學、燕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長等。 1931年到1935年間,蕭乾和美國人埃德加斯諾等人編譯了《中國簡報》、《活的中國》等刊物和文學集。1935年他進入《大公報》當記者。1939年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師,兼任《大公報》駐英記者,是二戰時期整個歐洲戰場唯一的中國戰地記者。還曾采訪報道第一屆聯合國大會、審判納粹戰犯等重大事件。 1949年后,主要從事文學翻譯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個中國記者看二次大戰》,譯作《尤利西斯》獲第二屆外國文學圖書一等獎。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