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蝴蝶燃燒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7834724
- 條形碼:9787517834724 ; 978-7-5178-347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蝴蝶燃燒 本書特色
維拉為非洲小說帶來新面貌。 ——曼迪瓦瓦日拉·塔魯明加《獨立雜志(津巴布韋)》 口頭詩歌傳統(tǒng)涌現(xiàn)出一位新的年輕作家,我們歡呼新作家的到來,就好像在炙熱之時看到一片雨云那么雀躍,《蝴蝶燃燒》這本小說多變,充滿激情,充滿愛意.清晰而又混亂。 ——尼基·喬凡尼 這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說,視角敏銳,敘述生動。作者的政治立場以及她對殖民主義的批判在小說中展現(xiàn)自然卻不唐突。維拉文筆優(yōu)美,非常優(yōu)雅地描述了城鎮(zhèn)生活的雜亂無序,以及殖民當局給居民帶來的超現(xiàn)實的生存條件。 ——蜜雪兒·克利夫《鄉(xiāng)村之聲文藝副刊》 本部小說文筆細膩,充滿隱喻和象征,維拉這部迷人的小說首次出現(xiàn)在美國肯定會引起關(guān)注。 ——《出版人周刊》
蝴蝶燃燒 內(nèi)容簡介
全書故事背景發(fā)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黑人城鎮(zhèn)馬科科巴, 講述了一個苦樂參半的愛情故事。建筑工人梵巴薩遇到了年輕漂亮純真的費費拉菲, 如同做夢一樣, 梵巴薩**眼就渴望得到費費拉菲。
蝴蝶燃燒 目錄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譯后記
蝴蝶燃燒 節(jié)選
《蝴蝶燃燒/非洲人文經(jīng)典譯叢·浙江師范大學(xué)非洲研究文庫》: 一 片刻暫停。殷切期盼。 情侶們用手工制作的吉他彈著副歌;他們肩膀柔軟,拳頭有力,冷漠地擁抱著。鳥兒停歇在傾斜的石棉屋頂上歌唱。蝴蝶在廢棄的鳳頭牌自行車車鈴上翩翩起舞。 空氣中回蕩著鐮刀割草的聲音,陽光下黑人們在路邊彎著腰喘著氣,吐著煙,哼著調(diào)子和搖籃曲。他們穿著破爛的白色短褲、短袖上衣,光著腳。他們抓住草使勁拉,手掌有刺痛感,右手拿起鐮刀一劃,左手使勁往身邊一拉,一扯,草就斷了。他們把草放在左肩上,讓它們遠離眼睛。汗水像蜂蜜一樣滴落在堅實的胳膊上,他們扯著、拽著、拔著草。他們設(shè)法把草根拔出地面,似乎要釋放某種東西,征服一種固執(zhí),看看下面是什么,觸摸鮮活而有形的事物。強烈的陽光映襯著鐮刀鋒利的曲線,沿著銀色鐮刀旋轉(zhuǎn)、閃爍著。他們手臂的動作敏捷,快速劃過草叢。 高高的草叢包裹著他們彎曲的身體,蓋過微弓的肩膀,赤裸的胳膊上沾滿了一串串干燥的種子。草晃動著,又薄又滑,顏色灰暗。草在熾熱的空氣中不停地搖擺。種子又輕又癟,像被烤過的小昆蟲。種子表面粗糙、扁平,落下來,飄入厚厚的草叢中。 他們的眼神、胳膊揮舞的動作,甚至整個身體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手掌上流著新鮮的草液。他們總是眉頭緊鎖,反感這種行為或那種行為,反感對不作為的懺悔,反感每一段不被理解的記憶。這也許是一種沉默,或某種近在咫尺的、讓人期待但尚未完成的東西。他們等待著。 他們靈活的胳膊不情愿地轉(zhuǎn)動著,與金黃色的草的閃亮纓子融為一體,草根仍然是綠色的,像新生的事物一樣牢牢地抓住泥土。他們的胳膊穿過每個荊棘叢,然后收回,像在織布。這種小心翼翼的動作像在跳舞,每個動作如希望般升起然后結(jié)束。自由了,一次又一次地敲打,輕快地抓住,然后完全釋放。草倒下。一茬,一茬,又一茬。它倒在每一個彎曲的身體附近。草在他們的腳下,他們踩著它去夠更高更難割的草。他們漠然地抱著草,時刻注意讓眼睛遠離纓子。他們把草攤開,輕巧地躲開傾灑而下的干燥種子。男人們砍著草,扯著草。砍呀扯呀。他們彎下腰,砍呀扯呀。唱歌是必不可少的。 他們割著草,將草鋪平,直到太陽變成金黃色,光芒照在他們疲憊的胳膊上,此時天空黯淡,一切是寂靜的,陽光灑到草上。他們上下扔著草,極其疲勞。草在他們腋窩下絕望地發(fā)出嗖嗖的聲響,擦傷了他們的肘部,這種聲響漸漸變成一支微弱的曲調(diào),太陽逐漸落下,顯得黯淡無光,每一把草都變成了鮮明的剪影——被掌控的倔強的影子。 他們把草擰在一起,卷成一大團,堆成幾堆,放在一起堆成大草垛,第二天再運走。他們光著腳,磨著地面上星星點點的草茬,草茬像針一樣突起,那里的草完全干了,如鋒利的荊棘般扎腳。他們適應(yīng)了這讓人氣餒的挑戰(zhàn),發(fā)現(xiàn)了讓人欣喜的裂縫和空曠的泥坑,這些地方的草被連根拔起,土壤也被翻過來了。他們把腳放在這些安全的地方,腳后跟感受到泥土的溫和。這工作不是他們自己的:他們是被召喚而來的。時間不是他們的:時間被竊取了。痛苦卻是他們自己的。他們不停地勞作,在沒有防備饑餓和驚訝的時候,他們把命運誤認成時運。 音樂可以治愈他們,而且治愈之力和諧又迅猛持久。音樂回蕩著,就像沉甸甸的果實掛在低矮松散的樹枝上,果實隨著風的吹動觸摸地面——他們稱之為奎拉舞曲。這是音樂沸騰的時刻,聲音忽近忽遠,忽大忽小,活潑生動。在音樂中,他們翱翔于云朵之上,沉入水中的石頭之下。*終樹枝折斷,果實開裂,破殼而出,果實的味道無可媲美。 ……
蝴蝶燃燒 作者簡介
伊旺·維拉(1964——2005),津巴布韋著名作家,1964年出生于布拉瓦約,曾擔任國家美術(shù)館布拉瓦約地區(qū)主任。她著作等身,其小說《舌下》獲得1997年聯(lián)邦作家獎(非洲地區(qū))。她的小說以題材尖銳、追求女性性格著稱,且深深扎根于津巴布韋艱難的過去,這也讓她得到了研究后殖民時期非洲文學(xué)的學(xué)者的欣賞。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jīng)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