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浮生六記 本書特色
《浮生六記》是清代傳記散文中的感人珍品,堪稱一部“生活的藝術”,百年來出版有120多個版本,且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曾被林語堂、俞平伯、曹聚仁等大家推崇備至。書中娓娓抒訴閨房燕昵之情景,家庭鹽米之瑣屑,詞句清麗,筆端纏綿,栩然哀切,催人掩面泣淚。
浮生六記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散文作品有《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六部作品。
浮生六記 目錄
浮生六記 相關資料
像《浮生六記》中的蕓,雖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di一美人。 ——魯迅 我讀《浮生六記》并不很早,卻是好幾回用這本書作語文教材,讀得很細;我曾用它教美國學生,效果很好。 ——曹聚仁 我相信淳樸恬適自甘的生活,如蕓所說“布衣菜飯,可樂終身”的生活,是宇宙*美麗的東西。讀了沈復的書,每使我感到這安樂的奧妙,遠超乎塵俗之壓迫與人身之苦痛。 ——林語堂 今讀其文,無端悲喜能移我情,家常言語反若有勝于宏文巨制者。此無他,真與自然而已。言必由衷謂之真,稱意而發謂之自然。其閨房燕昵之情,觸忤庭闈之由,生活艱虞之狀,與夫旅逸朋游之樂,即各見于書。而個性自由與封建禮法之沖突,往往如實反映,躍然紙上。 ——俞平伯 那一部是貴在心靈之自由的記錄,寫布衣寒窗的風月往事。 “浮生”,不只是說生命的短促,更是指著生命不系于任何龐然重物。生命處于自在自為的狀態。自由的渺小,渺小的自由,卻昭示了生命本質上的尊嚴。 ——季羨林
浮生六記 作者簡介
沈復(1763—1832),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于姑蘇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他與妻子陳蕓相愛甚篤,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病逝后,沈復著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影響甚大,成為傳世經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