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風動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發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574556
- 條形碼:9787506574556 ; 978-7-5065-745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動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發紀實 本書特色
把文學寫在官兵的心里,吹響強軍興軍偉大征程集結號,凝聚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本書力圖以空氣動力試驗研究的重大課題為經,以氣動人的人生故事為緯,勾勒出一個英雄群體的浮雕。走進他們的故事,乘著“中國風”飛吧,讓我們都把*美的背影,留在實現“***”、“強軍夢”的征途。
風動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發紀實 內容簡介
當今世界的戰略競爭已經從地上轉到空天。《風動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發紀實/強軍進行時報告文學叢書》講述了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究者——氣動人,不忘初心,創新,搶占空天制高點的故事。他們一次次刮起強勁的“中國風”,讓“神舟”飛天,讓戰機翱翔,讓衛星遨游,讓航母遠航……還讓我國的高速列車風馳電掣,讓奧運火炬熊熊燃燒……西方國家一次次技術封鎖被他們踩在腳下,科學領域一項項空白被他們填補,汶川特大地震災難讓他們浴火重生。他們把走進試驗場當作上戰場,把攻克科技難關當成打勝仗,一次次刷新空氣動力學領域的中國速度、中國高度,把空天戰略高技術的主動權牢牢攥在手中。
風動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發紀實 目錄
**章 追夢“神舟”
大風起兮
從低速起飛
突擊“小高超”
攻克噴流試驗
朝霞映紅風洞
永恒的背影
研制中國“ADDB”
太空“清道夫”
九天攬月
第二章 跨超雄風
為大飛機筑巢
打開風洞建設的勝利之門
跨聲速“巨龍”騰飛
拿下2米超聲速風洞
讓心在風洞里飛
第三章 破解尾旋
建設大型立式風洞
讓“死亡芭蕾”走開
天高任我飛
第四章 探索前沿
心中有簇不熄之火
跨越氣動與光學的鴻溝
直升機風洞試驗“采花人”
開拓氣動噪聲研究的處女地
第五章 軍民融合
中國需要風能
風吹世界“名片”
探究“飄球”之謎
保駕奧運火炬塔
為滅火、防暴添新裝
大客飛吧
第六章 戰勝震災
地震襲來
中流砥柱
白衣戰士
辦*好的帳篷學校
決不耽誤試驗
第七章 比肩世界
新區熱土繪藍圖
完成征地拆遷
開工了
“完成”就是*好的獎賞
你們這個組級別高啊
讓中國領先世界
紫薇花開別樣紅
整體入駐新區
強勁“中國風”
后記 書寫身邊的英雄
風動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發紀實 節選
《風動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發紀實/強軍進行時報告文學叢書》: **章 追夢“神舟” “神舟”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追夢“神舟”,中國空氣動力事業完成了一次世界矚目的歷史飛躍。 從“神舟”論證、立項、研制,到“神舟”系列飛行,再到“天宮”“嫦娥”問世之前,空氣動力學技術的一系列關鍵難題猶如一座座難以逾越的高山,橫亙在通向夢想的征途。 低速、高速、超高速,氣動力、氣動熱……氣動人上下一條心,全局一盤棋,擰成一股勁,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展開了組建以來規模*大、時間*長、難度*高、專業協作面*廣的攻關大會戰,為“神舟”踏平高山險阻,托起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 大風起兮 人類進入20世紀后半段,太空的平靜被美蘇率先打破。 蘇聯在1957年10月,率先發射人類**顆地球衛星。4年后,把人類**名航天員加加林送上太空。 美國不甘落后,1962年2月發射**艘載人飛船。7年后,把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 不僅美國和蘇聯,西歐、日本甚至印度、巴西,都把發展航天技術定為國策,毫不掩飾地要搶占未來太空的戰略制高點。 中國,也在1956年,開始向航天領域悄然進軍。 中國空氣動力事業在錢學森的直接倡導下,也在這一年迎來大學**個空氣動力學專業,迎來**個空氣動力研究機構——國防部五院空氣動力研究室。 獻身航空航天,獻身空氣動力學,成為一批熱血青年的人生選擇。 古城西安。1957年10月,19歲的廣東青年許光明跨進西北工業大學的大門。他懷揣的錄取通知書里附有一張綠色信卡,上面印了一首詩,題目是“獻給未來的紅色航空工程師”。激揚文字,像一團團火,點燃了他的青春激情。這激情伴隨了許光明一生。這激情讓他比別人更容易激動。而且,他的激動遠遠超出一般人的量級,一般人激動,常常脖子上青筋暴幾下,一陣風就過去了。許光明不,他一激動會像一座噴發的火山,石破天驚,熔巖四溢,散發出一種逼人的熱度。尤其遇到與國家前途命運相關的事,與科技發展相關的事。這一點他幾乎與父親一脈相承。父親許淞慶是中山大學教授,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新中國成立前,許教授目睹中國科學技術落后,立下“科學救國”的宏愿。新中國成立后,他成為我國常微分方程穩定性理論的開拓者。在家里,在課堂上,許教授掛在嘴邊頻率*高的詞匯是國家、科學。許光明從小心里也因此裝滿了國家、科學。 許光明站在西北工業大學校園的籃球場上,學校的廣播恰好播送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顆人造衛星的消息。一個月后,又把一只小狗送上了太空。1958年元月,美國緊隨其后,把自己的**顆衛星送上了天。許光明大學未畢業,又聽到高音喇叭傳出蘇聯完成了載人航天的壯舉。 他們在飛奔向前啊。許光明胸腔里的血燃起來了,著急了,夜不能眠。他忍不住提筆給主管國防科技的聶榮臻元帥寫了一封信,斗膽提了一堆意見和建議。 一天,北京突然來人,直接找到學校。學校嚇了一跳。許光明也頗感意外,他沒想到聶帥會派人到學校來。來人代表聶帥肯定了許光明的報國熱情和趕超志氣,與他一起分析我國航空航天的形勢,告訴他,毛主席已經發出了號召,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鼓勵他放眼未來,努力學習。 你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他們勉勵許光明。 許光明當然有信心,有信心自然有耐心。他不僅有信心,有耐心,還有激情。大學五年,他成績優異;留校工作,他勤勤懇懇;在母校攻讀研究生,他瞄準世界*前沿的難題——飛機尾旋技術沖了上去。研究生畢業,他毅然辭別母校,踏進正在籌建的氣動中心,在開門見山,開窗也見山的大山溝里,全身心開拓我國模型自由飛試驗的處女地。 模型自由飛試驗,航空要用,航天也要用。數十年間,他在山溝里臥薪嘗膽,與張守言、曠天金等一批熱血青年,愣是沖到了世界模型自由飛試驗的先進水平,使模型自由飛試驗與風洞試驗、數值計算一起,支撐起中國空氣動力學試驗研究的完備體系。 “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能夠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毛主席這句話說出了全中國人民的心聲,也說出了許光明的心聲。許光明他們把這句話用醒目的紅色大字,寫到辦公樓的外墻,寫到風洞試驗大廳的內壁上。隨時看到,都有一股豪氣從胸中升起。 狂人。許光明的女兒小時候不理解他的激情。 ……
風動中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發紀實 作者簡介
高翎,原名張登高,1964年元月生于四川省洪雅縣。1983年7月畢業于重慶師范大學中文系。著有長篇小說《風洞》《國風》、中短篇小說集《遙遠的戀歌》、電視連續劇《國家使命》等。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人民解放軍電視藝術金星獎、四川文學獎等。先后就職于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