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15486
- 條形碼:9787220115486 ; 978-7-220-11548-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 本書特色
為了一座神秘的城市,一個奴隸女孩陪同她愛戀的主人和一隊人,從非洲東海岸港口城市向內陸進發。但這一群人在陌生的地形里迷了路,一個接一個地消失。奴隸女孩,*的幸存者,在一棵猴面包樹的裂隙中得到了庇護。在這里,她*次完整擁有了自己的時間、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思想。她孤獨地向猴面包樹低語,追溯自己所有的過往,也反思自己的存在和意義,在這里重構自己的時間,與大自然共存,*后進行自我的殞滅。
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 為了一座神秘的城市, 一個奴隸女孩陪同她愛戀的主人和一隊人, 從非洲東海岸港口城市向內陸進發。但這一群人在陌生的地形里迷了路, 一個接一個地消失。奴隸女孩, 唯一的幸存者, 在南非一棵猴面包樹的裂隙中得到了庇護。在這里, 她**次完整擁有了自己的時間、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思想。
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 相關資料
富有啟發性,用一種音樂流動式的描寫和清晰顯現的圖像,這本小薄書在我收納那些“離開非洲、走向我們”的美麗文本的萬神殿中長居高位。 ——美國作家、評論家Alan Cheuse,收錄于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廣播新聞雜志《面面俱到》(All Things Considered) 作家的任務是察覺到小說中危險的路徑——斯托肯斯特羅姆和庫切肯定是兩位這樣的作家——就是找到一種書寫文學的方式去抵制永遠無法掌控的浪漫世界中仿造、有害的幻想。斯托肯斯特羅姆在消除現有烏托邦小說上進行勇敢的虛擬挑戰。 ——Lily Saint,《洛杉磯書評》 《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讓我感到迷醉和震驚性的憂傷……至少,這個苗條的作品(不是中篇小說,因為這個類別似乎只是為了減少短文學質量的重要性)應該在每個后殖民研究的閱讀清單上……經常產生的幻覺和幻想的散文詩雖然具有創造性,但不僅僅是語言上的蓬勃發展;這是一個政治聲明,強烈反對“西方”,尤其是以父權制的眼光來審視這個世界的觀點。 ——KINFOLK撰稿人Charles Shafaieh,《每日野獸新聞周刊報》 抒情……戲劇性……史詩般。在還活著、活躍著的南非荷蘭語詩人中她*偉大。 ——《菲麗妲》《血染的季節》作者安德烈·布林克(André Brink) 一則引人注目、富于質感的寓言。 ——《 Shooting Angels》作者Christopher Hope 這本書從*段開始就抓住了我,直到昨天很晚的時候我才把它合上放下。我非常感動,是深深的感動,并意識到:今天我讀了一篇很棒的作品。 ——南非作家Audrey Blignault, S.A.BC 一部令人回味的歷史小說。 ——南非詩人布萊頓·布萊頓巴赫 媒體推薦 這部迷你杰作,與其說是一本小說,不如說它是一場私密獨白:揭露和闡述奴隸制度本質、壓迫行為、女性、身份、非洲和大自然本身……1981年以南非荷蘭語(阿非利堪斯語)面世,經過英語讀者36年來的考驗,這個故事至今仍然光彩熠熠、感人至深。 ——《出版人周刊》 對人性、死亡和時間的沉思。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挑戰。 ——《柯庫斯書評》 斯托肯斯特羅姆對奴隸制度進行了一次虛構的拷問:包含提升、愉悅的性和禮物,同時又充分意識到其無限的痛苦和悲哀。她卓越的文學語言與她以*人稱敘述的生活經歷建立起一種張力很強的聯系。但它是衡量書籍成功的標準,我們接受角色和聲音之間的對比。J.M.庫切對南非荷蘭語原文的翻譯精妙絕倫! ——《衛報》 不常有日后晉升為諾貝爾獲得者的小說家還兼職做翻譯,但J.M.庫切因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翻譯南非荷蘭語作家斯托肯斯特羅姆《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的英文版本而煥發光彩。 ——《獨立報》(年度*翻譯小說之一) 這個關于奴隸制強有力而簡短的敘述……帶來巨大的抒情性……庫切的緊湊行文,對復雜文本的克制渲染都給予每一個詞以適宜的重量,以此確保斯托肯斯特羅姆在遭受折磨和迷失上的扣人心弦的描繪成為英語和南非荷蘭語中的經典。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敘述者的生活和經歷是復雜而多面的,為回應它們而產生和發展的心理活動也同樣如此。由于這種搖擺不定,《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讓人感覺更真實。敘述者在自由思考和自我分析上是一個初學者,這使得觀察其行為變成一種樂趣,盡管這“英雄的外表”在每一刻顫抖。 ——《文學評論》 無論是散文的抒情特質還是其無畏的、想象力豐富的主題,都是一項非凡的貢獻。 ——《現代世界文學》 對死亡和人類心靈的傷懷反思。 ——《南非日報》 庫切翻譯的這部小說關于一位年輕非洲女孩的生活、記憶和生存,是非洲大陸*重要的作家之一,是年度*重要的翻譯書籍之一。 ——美國文藝網站Flavorwire 一項異常驚人、難以置信的成就。 ——南非《星報》
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 作者簡介
威爾瑪•斯托肯斯特羅姆(Wilma Stockenström):
一位南非作家、詩人和演員,是使用南非荷蘭語(阿非利堪斯語)寫作的重要女性作家之一。1933年8月7日出生于南非西開普省歐佛伯格區的內皮爾村,1952年取得斯泰倫博斯大學戲劇系學士學位。她在比勒陀利亞(現茨瓦內)以戲劇和電視演員的身份生活了多年,后和身為語言哲學家的丈夫于1993年在開普敦定居。她出版過6部小說、11部詩集和3部劇本,參演過《希望的大地》《四海姐妹》《第四帝國》等9部電影。分別于1977年和1991年獲得南非荷蘭語文學中最負盛名的赫佐格詩歌獎和小說獎;1981年出版的《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在意大利被評為當年最佳外語小說,并于1988年獲得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此書由庫切從南非荷蘭語翻譯成英語。
J.M.庫切:
1940年生于南非開普敦,荷蘭裔移民后代。諾貝爾文學獎、兩次布克獎、耶路撒冷文學獎、普利策獎、布萊克紀念獎等得主。現居澳大利亞。著有小說《等待野蠻人》《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恥》《兇年紀事》,自傳體三部曲《男孩》《青春》《夏日》等。
李斯本:威爾瑪•斯托肯斯特羅姆(Wilma Stockenström):
一位南非作家、詩人和演員,是使用南非荷蘭語(阿非利堪斯語)寫作的重要女性作家之一。1933年8月7日出生于南非西開普省歐佛伯格區的內皮爾村,1952年取得斯泰倫博斯大學戲劇系學士學位。她在比勒陀利亞(現茨瓦內)以戲劇和電視演員的身份生活了多年,后和身為語言哲學家的丈夫于1993年在開普敦定居。她出版過6部小說、11部詩集和3部劇本,參演過《希望的大地》《四海姐妹》《第四帝國》等9部電影。分別于1977年和1991年獲得南非荷蘭語文學中最負盛名的赫佐格詩歌獎和小說獎;1981年出版的《去往猴面包樹的旅程》在意大利被評為當年最佳外語小說,并于1988年獲得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此書由庫切從南非荷蘭語翻譯成英語。
J.M.庫切:
1940年生于南非開普敦,荷蘭裔移民后代。諾貝爾文學獎、兩次布克獎、耶路撒冷文學獎、普利策獎、布萊克紀念獎等得主。現居澳大利亞。著有小說《等待野蠻人》《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恥》《兇年紀事》,自傳體三部曲《男孩》《青春》《夏日》等。
李斯本: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文學學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傳播學碩士。譯有《游隼》。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