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方舟子自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15437
- 條形碼:9787547715437 ; 978-7-5477-1543-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方舟子自選集 本書特色
《方舟子自選集》作者的詩歌寫作并沒有因為這場風波而中斷,反而被刺激寫得更多,表達也更為隱晦。那自然都是不適合發表的很幼稚的習作。到1987年我上大三的時候才寫出了在今天看了也不會覺得羞愧的詩作。大學時適逢校園詩潮,作者幾乎只寫詩,更直接的思想表達則是寫在給朋友們的信中。當時還沒有電子郵件,每寫一封信都要鄭重其事、字斟句酌,其中有的也算得上是在寫隨筆,只是寫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要發表。多年以后,翻看在1989-1990年間寫給朋友們的信,大為感慨,略作整理放到網上,作為那個時代的一個記錄。幾個月前這些信被人不懷好意地翻出來,在網上大肆傳播,不料卻感動了一批同時代的人。很多人正是因此才知道,曾經還是個文學青年。《方舟子自選集》作者的詩歌寫作并沒有因為這場風波而中斷,反而被刺激寫得更多,表達也更為隱晦。那自然都是不適合發表的很幼稚的習作。到1987年我上大三的時候才寫出了在今天看了也不會覺得羞愧的詩作。大學時適逢校園詩潮,作者幾乎只寫詩,更直接的思想表達則是寫在給朋友們的信中。當時還沒有電子郵件,每寫一封信都要鄭重其事、字斟句酌,其中有的也算得上是在寫隨筆,只是寫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要發表。多年以后,翻看在1989-1990年間寫給朋友們的信,大為感慨,略作整理放到網上,作為那個時代的一個記錄。幾個月前這些信被人不懷好意地翻出來,在網上大肆傳播,不料卻感動了一批同時代的人。很多人正是因此才知道,曾經還是個文學青年。
《方舟子自選集》作者當文學青年的時間不短,一直到30歲以后才基本不再寫詩。詩歌對《方舟子自選集》作者來說是很私人化的東西,從未想以此成名,也就沒有發表的欲望,只是偶爾會選出一些寄到大陸和臺灣地區的報刊上發表,更多的則發在自辦的內部刊物上,以及給詩友的信中。因為沒有發表的壓力,所以寫得很從容。發表的欲望是在1993年8月發現互聯網中文討論組后才被激發出來的,從那以后幾乎天天都要在網上寫點東西。在網上隨寫隨貼的這些東西,是為了論戰、交流,而不是認真的寫作,在時過境遷之后值得重溫的極少。即使是有計劃的寫作,比如《方舟子自選集》作者在上網初期曾寫過50多篇《大明小史》,雖然到現在還有人恭維,但也寫得非常隨意。在1994年辦了《新語絲》月刊之后,《方舟子自選集》作者才開始寫一些比較認真的文學、文史作品并發表在《新語絲》上。比如那幾篇描寫明朝人物的歷史隨筆,早都在《新語絲》登出。因為《方舟子自選集》作者一開始就是把《新語絲》當成品牌來經營的,對自己發表在上面的東西,寫得也更為用心。
方舟子自選集 內容簡介
《方舟子自選集》作者的詩歌寫作并沒有因為這場風波而中斷,反而被刺激寫得更多,表達也更為隱晦。那自然都是不適合發表的很幼稚的習作。到1987年我上大三的時候才寫出了在今天看了也不會覺得羞愧的詩作。大學時適逢校園詩潮,作者幾乎只寫詩,更直接的思想表達則是寫在給朋友們的信中。當時還沒有電子郵件,每寫一封信都要鄭重其事、字斟句酌,其中有的也算得上是在寫隨筆,只是寫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要發表。多年以后,翻看在1989-1990年間寫給朋友們的信,大為感慨,略作整理放到網上,作為那個時代的一個記錄。幾個月前這些信被人不懷好意地翻出來,在網上大肆傳播,不料卻感動了一批同時代的人。很多人正是因此才知道,曾經還是個文學青年。 《方舟子自選集》作者當文學青年的時間不短,一直到30歲以后才基本不再寫詩。詩歌對《方舟子自選集》作者來說是很私人化的東西,從未想以此成名,也就沒有發表的欲望,只是偶爾會選出一些寄到大陸和臺灣地區的報刊上發表,更多的則發在自辦的內部刊物上,以及給詩友的信中。因為沒有發表的壓力,所以寫得很從容。發表的欲望是在1993年8月發現互聯網中文討論組后才被激發出來的,從那以后幾乎天天都要在網上寫點東西。在網上隨寫隨貼的這些東西,是為了論戰、交流,而不是認真的寫作,在時過境遷之后值得重溫的極少。即使是有計劃的寫作,比如《方舟子自選集》作者在上網初期曾寫過50多篇《大明小史》,雖然到現在還有人恭維,但也寫得非常隨意。在1994年辦了《新語絲》月刊之后,《方舟子自選集》作者才開始寫一些比較認真的文學、文史作品并發表在《新語絲》上。比如那幾篇描寫明朝人物的歷史隨筆,早都在《新語絲》登出。因為《方舟子自選集》作者一開始就是把《新語絲》當成品牌來經營的,對自己發表在上面的東西,寫得也更為用心。
方舟子自選集 目錄
心中有道義,腦中有科學
科學是美麗的
告訴我為什么
什么是科學精神?
科學研究是這么做的
賽先生從西方來
科學與自由的交融
科學與宗教能夠調和嗎?
科學不該寬容
對迷信的本能欲求
半穹頂的不同故事
復活節島的悲劇
眼見未必為實
直覺是靠不住的
假設與求證
相關與因果
預測假象與騙局
別忘了設對照
沒有設計者的世界
何必為進化絕望
宇宙與生命的沉思
天生并不都是基因決定的
像沙堆一樣崩塌
野火燒不盡
世界是如此的小
你要當鴿派還是鷹派?
好人和騙子的博弈
為什么說星相是迷信?
血型的科學與迷信
人性:多少基因多少環境
為什么死后沒有靈魂?
世界末日什么時候會來?
“穿越”時空為什么不可能
……
生命
健康
科學史
歷史
詩歌
散文
雜文
方舟子自選集 作者簡介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著名科普作家,1967年9月28日生于福建省云霄縣,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已出版《批評中醫》《基因時代的恐慌與真相》《科學成就健康》《愛因斯坦信上帝嗎?》《大象為什么不長毛?》《神秘現象不神秘》《我們為什么不長尾巴?》《我的兩個世界》《科舟求健》等著作20余部。1994年創辦****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1995年組織編寫中文網絡游戲《俠客行》;2000年創辦中文網上學術打假網站“新語絲·立此存照”,每年揭露百余起各類學術腐敗事件,涉及科學界、教育界、新聞界等眾多領域,被譽為“學術打假斗士”;2012年因揭露“韓寒代筆事件”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由于方舟子對科普和學術打假做出的突出貢獻,他多次獲得媒體及學術刊物頒發的各種獎項。2012年,獲得英國《自然》雜志和英國科普組織“理解科學”聯合評選的首屆“約翰-馬多克斯(John Maddox)捍衛科學獎”。該獎獎勵那些倡導與公共興趣有關的可靠科學和證據,特別是那些在從事這一領域時面臨困難和反對的人。2013年,在美國獲得第24屆全球反欺詐大會頒發的“克里夫-羅伯森(Cliff Robertson)哨兵獎”。該獎每年獎勵一個揭露本行業黑幕、“舍己求真”的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