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御選唐宋詩醇(全6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7710
- 條形碼:9787100167710 ; 978-7-100-16771-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御選唐宋詩醇(全6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古典文學愛好者、研究文學特色: 1.崇唐抑宋:選定了四位唐代詩人,尤其是杜甫一個獨選722首,占全書四分之一強。在評注時也往往以唐詩為標準,多以“似唐”“不遜唐”的評語評價宋詩。 2.強烈的思想傾向性:忠實地貫徹了滿清朝廷的統治意識,強調在詩作中蘊含的政治教化意義。 3.較高的詩學思想價值:在唐宋兩代的千百位詩人中精選出李、杜、白、韓、蘇、陸六人,其中尤見手眼的是韓愈和陸游兩人。 版本特色: 《御選唐宋詩醇》以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為底本,以創造性的手法進行了影印出版。 原書為乾隆內閣所選編,除詩歌以外,還收錄了乾隆的御批、歷代的集注和考證,字體分別以紅色、藍色和綠色加以區別,加上詩歌正文,全書為四色,實為比較稀見的古籍版式。 本次影印,全書保留了鈔本的手寫字體和四色字體,而去掉了原先的版框和中縫,以直排的現代版式,再加以專家的標點以輔助讀者閱讀理解,實為創造性的古籍影印方式。 裝幀與工藝: 《御選唐宋詩醇》在裝幀設計中充分結合傳統古籍的特色,注入現代設計元素,從函套到封面,再到內文版式,從材料到工藝,既注意突顯古籍的傳統雅致之美,又注重以現代手法突顯當代感,構成了一個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整體。 ¤ 設計 函套和封面的設計簡潔大氣,提煉了本套書的核心“詩”和六位詩人的姓名作為核心元素,特邀字體設計師為本書專門定制了字體,以*簡潔的手法突出主題,厚重大氣。 采用145*230窄長型開本,還原古籍的外形感受。內文版式也突出簡潔,并對信息進行梳理標識,以幫助讀者閱讀。 ¤ 材料工藝 封面:定制了一種極富韌性的工業包裝用紙,色調雅致,手感柔韌有質地。封面文字燙黑,具有視覺沖擊力。 內文:40g米黃色圣經紙,四色印刷,色彩艷麗,紙張古樸,視覺效果好。 內文采用筒子頁,輕薄的內頁紙張,有效地減輕了書籍本身的重量,在保留古籍的裝訂特色的同時,再配以牢固度的膠裝,既便于書籍的攤平,具有很好的閱讀感受。
御選唐宋詩醇(全6冊) 內容簡介
全書由乾隆御定了六位唐宋詩人,共收錄詩歌2665首詩,其編選評注工作皆出于卷首題名為“校對”的梁詩正、錢陳群與題名為“校刊”的陸宗楷、陳浩、孫人龍、張馨、徐堂等人之手,是一部乾隆朝館閣文臣的集體著作。具體分別為:李白八卷375首,杜甫十卷722首,白居易八卷363首,韓愈五卷103首,蘇軾十卷541首,陸游六卷561首。
御選唐宋詩醇(全6冊) 目錄
《御選唐宋詩醇·李白》:
題記
御選唐宋詩醇序
凡例
卷之一
古風
卷之二
遠別離
蜀道難
梁甫吟
烏夜啼
烏棲曲
戰城南
行行且游獵篇
飛龍引
行路難
長相思
上留田行
前有一樽酒行
夜坐吟
野田黃雀行
箜篌謠
夷則格上白鳩拂舞辭
日出行
北風行
卷之三
關山月
獨漉篇
登高邱而望遠海
雙燕離
山人勸酒
于闐采花
鞠歌行
幽澗泉
王昭君
劑州歌
雉子斑
相逢行
有所思
久別離
白頭吟
采蓮曲
臨江王節士歌
長干行
古朗月行
獨不見
白貯辭
鳴雁行
妾薄命
幽州胡馬客歌
……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御選唐宋詩醇·杜甫》:
題記
御選唐宋詩醇序
凡例
卷之一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一一韻
送高三十五書記
贈李白
游龍門奉先寺
望岳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
元都壇歌
貧交行
兵車行
高都護聰馬行
天育驃騎歌
白絲行
醉時歌
醉歌行
贈衛八處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示從孫濟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飲中八仙歌
曲江
麗人行
樂游園歌
渼陂行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
夜聽許十損誦詩愛而有作
沙苑行
驄馬行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悲陳陶
悲青圾
哀江頭
哀王孫
大云寺贊公房
蘇端薛復筵筒薛華醉歌
晦日尋崔戢李封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御選唐宋詩醇·白居易》
《御選唐宋詩醇·韓愈》
《御選唐宋詩醇·蘇軾》
《御選唐宋詩醇·陸游》
御選唐宋詩醇(全6冊)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舊唐書》本傳中稱其襄陽人。曾居長安少陵,世稱杜少陵。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又稱杜工部。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父親杜閑,曾任地方官。杜甫長期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具有深厚的仁愛之心,強烈的情感和卓越的人格。他的詩歌創作有著深厚的家學傳統,聲稱“詩是吾家事”,本人又具有極高的文學天賦,洞察敏銳,筆力雄偉。杜甫擅長各種詩體,律詩尤為精嚴,風格樸實深沉而又富于變化,爐火純青,是詩歌史上的“集大成者”。杜甫不僅吸收了前人的創作經驗和藝術手法,也為后代詩歌開啟了無數法門。杜詩被后人尊為“詩史”,杜甫被后人尊為“詩圣”。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太原人。早慧聰穎,“五六歲識聲韻,十五六志辭賦”。 二十九歲中進士,三年后登書判拔萃科,任秘書省校書郎。任滿又應制舉登科,授周至縣尉。“十年之間,三登科第,名落眾耳。”其后,歷任京兆戶曹參軍、江州司馬、忠州刺史、杭州刺史、蘇州刺史、秘書監、刑部侍郎、太子賓客分司、河南尹、太子少傅、刑部尚書等職。其生平事跡,具見《舊唐書》卷一六六、《新唐書》卷一一九本傳、《唐才子傳校箋》卷六等。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有手定《劍南詩稿》85卷,收詩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記》6卷,詞2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