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瞽論/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166827
- 條形碼:9787546166827 ; 978-7-5461-6682-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瞽論/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包括文學理論概述、文學理論的基點、文學理論的特征、文學理論的靈魂等幾個方面的內容,作者從社會現實、歷史文化、地域特征等諸多方面,運用批評與反思的方式闡釋了文學研究者要具備的見識、境界與修養,具有較高的方法論價值。
文學瞽論/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叢書 內容簡介
·
正如作者吳子林先生所說:
我喜歡讀書,沉迷于理智與情感交融的心境。
我喜歡思考,執著于精神的探險而無中生有。
我喜歡寫作,陶醉于內在性靈的充盈或發現。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自己不間斷地讀書、思考、寫作,只是以文字追逐著時光;對我而言,理論研究不過是自發性的創造,盡我心盡我力盡我份而已。十余年來,我努力體會錢鍾書所倡導的讀書心法:“消納”。“消納”即消化吸收,其意有二:一是要像蜜蜂采花那樣博取眾長,保證營養均衡、心智健全;二是要善于消化,“物化為我”,溝通古今中外,化書本知識為性靈體悟。錢鍾書說得好,讀書“必深造熟思,化書卷見聞作吾性靈,與古今中外無町畦”。
為此,自己一方面帶著生活積累和人生體驗去讀書,以書印證自己的人生;一方面則帶著書本知識的積淀走進生活,化知識為人生的智慧。這樣,書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生活就成了一本讀之不盡的大書,讀書、寫作、生活相合相契。
收入本書的文字大都發乎本心,出于持久的個人興趣——以經驗溝通超驗,以有限相遇無限,未來的無限可能便向現在一一開放;生活的快樂油然而生,誰還會在乎自己之所不能呢?
文學瞽論/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叢書 目錄
文學瞽論/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叢書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學評論》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巴赫金研究會秘書長、敘事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主要致力于中國古代文論、文學基本理論、中西比較詩學及中國當代文學理論的研究與批評;在《人民日報》《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等發表論文130余篇,著有《經典再生產—金圣嘆小說評點的文化透視》《中西文論思想識略》《童慶炳評傳》《文學問題—后理論時代的文學景觀》等近10部專著,另有各種編著30余部,詩歌、散文隨筆若干。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