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鏡花緣: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51931
- 條形碼:9787547051931 ; 978-7-5470-519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鏡花緣:下 內容簡介
《鏡花緣》(下)為全書后50回。內容為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唐小山等一百才女。才女們多次舉行了慶祝宴會,在宴會中,表演了書畫琴棋醫卜星相,音韻算法,還有各樣燈謎,各種百戲。唐小山再去小蓬萊尋父,入山不返。后來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兒子,和劍南節度使聯合起兵反對武則天。數十才女參加軍中,大軍獲勝,唐中宗復辟,宣布明年仍開女試,并命前科錄取的才女重赴“紅文宴”。全書到此結束。本書在原文基礎上,精心編校排版,對文中內容增加必要的注釋,配置精美插圖,提升閱讀體驗和書籍價值。
鏡花緣:下 目錄
第五十二回 談春秋胸羅錦繡 講禮制口吐珠璣
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竊書 顯奇能紅女傳信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細談妙劑 洛家娃默禱靈簽
第五十六回 詣芳鄰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
第五十七回 讀血書傷情思舊友 聞兇信仗義訪良朋
第五十八回 史將軍隴右失機 宰少女途中得勝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難 史英豪嶺下招兵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賓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內品茶 老總兵園中留客
第六十二回 綠香園四美巧相逢 紅文館群芳小聚會
第六十三回 論科場眾女談果報 誤考試十美具公呈
第六十四回 賭石硯舅甥斗趣 猜燈謎姊妹陶情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問卜 預盛典奉命掄才
第六十六回 借飛車國王訪儲子 放黃榜太后考閨才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謁師 老國舅黃門進表
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眾美赴華筵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眾美初臨晚芳園
第七十回 述奇形蠶繭當小帽 談異域酒壇作煙壺
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往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
第七十二回 古桐臺五美撫瑤琴 白□(特殊字)亭八女寫春扇
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吊孟女講牌經
第七十四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 下象棋諧語談故事
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簫 隱俏體紗窗聽課
第七十六回 講六壬花前闡妙旨 觀四課牖下竊真傳
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舊套 對群花別出新裁
第七十八回 運巧思對酒縱諧談 飛舊句當筵行妙令
第七十九回 指迷團靈心講射 擅巧技妙算談天
第八十回打 燈虎亭中賭畫扇 拋氣球園內舞花鞋
第八十一回 白□(特殊字)亭董女談詩 凝翠館蘭姑設宴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
第八十三回 說大書佐酒為歡 唱小曲飛觴作樂
第八十四回 逞豪興朗吟妙句 發婆心敬誦真經
第八十五回 論韻譜冷言譏沈約 引毛詩佳句美莊姜
第八十六回 念親情孝女揮淚眼 談本姓侍兒解人頤
第八十七回 因舊事游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釋前嫌 逞風狂風姨泄舊忿
第八十九回 闡元機歷述新詩 溯舊跡質明往事
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誦凄涼句 警芳心驚聞慘淡詞
第九十一回 拆妙字換柱抽梁 掣牙簽指鹿為馬
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禪機 眾才女盡歡結酒令
第九十四回 文艷王奉命回故里 女學士思親入仙山
第九十五回 因舊恙筵上談醫 結新交庭中舞劍
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團 節度營中解妙旨
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戰無火關 啟欲念被圍巴刀陣
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將軍游幻境 發慈心仙子下凡塵
**百回 建奇勛節度還朝 傳大寶中宗復位
鏡花緣:下 節選
《鏡花緣(下)/萬卷樓》: 第五十一回 走窮途孝女絕糧 得生路仙姑獻稻 話說大盜連連叩頭道:“只求夫人消了氣惱,不記前仇,聽憑再打多少,我也情愿。”婦人向僂□(特殊字)道:“他既自己情愿,你們代我著實重打,若再虛應故事,定要狗命!”四個僂□(特殊字)聽了,那敢怠慢,登時上來兩個,把大盜緊緊按住;那兩個舉起大板,打的皮開肉破,喊叫連聲。打到二十,僂□(特殊字)把手住了。婦人道:“這個強盜無情無義,如何就可輕放?給我再打二十!”大盜慟哭道:“求夫人饒恕,愚夫吃不起了!”婦人道:“既如此,為何一心只想討妾?假如我要討個男妾,日日把你冷淡,你可歡喜?你們作男子的:在貧賤時原也講些倫常之道;一經轉到富貴場中,就生出許多炎涼樣子,把本來面目都忘了,不獨疏親慢友,種種驕傲,并將糟糠之情,也置度外。這真是強盜行為,已該碎尸萬段!你還只想置妾,那里有個忠恕之道!我不打你別的,我只打你‘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把你打的驕傲全無,心里冒出一個‘忠恕’來,我才甘心!今日打過,嗣后我也不來管你。總而言之:你不討妾則已;若要討妾,必須替我先討男妾,我才依哩。我這男妾,古人叫做‘面首’:面哩,取其貌美;首哩,取其發美。這個故典并非是我杜撰,自古就有了。”大盜道:“這點小事,夫人何必講究考據。況此中狠有風味,就是杜撰,亦有何妨。夫人要討男妾,要置面首,無不遵命。就只這股驕傲,乃我們綠林向來習氣,久已立誓不能改的,還求見諒。”婦人道:“驕傲固是強盜習氣,何妨把這惡習改了?”大盜道:“我們做強盜的,全要仗著驕傲欺人;若把這個習氣改了,還算甚么強盜!這是至死不能改的。”婦人道:“我就把你打死,看你可改!”分付僂□(特殊字):“著實再打!”一連打了八十,大盜睡在地下,昏暈數次,口中只有呼吸之氣,喘息多時,才蘇醒過來。只見他強打精神,垂淚說道:“求夫人快備后事,愚夫今要永別了。我死后別無遺言,惟囑后世子孫,千萬莫把綠林習氣改了,那才算得孝子賢孫哩。”說罷,復又昏暈過去。 婦人見大盜命已垂危,不能再打,只得命人抬上床去。不覺后悔道:“我只當多打幾板,自然把舊性改了,那知他至死不變。據此看來:原來世間強盜這股驕傲習氣,竟是牢不可破。早知如此,我又何必同這禽獸較量!”因分付僂□(特殊字)道:“這三個女子才來未久,大約船只還在山下,即速將他們帶去,交他父母領回;那個黑女在此無用,也命他們一同領去。連日所劫衣箱,也都發還,省得他日后睹物又生別的邪念。急速去罷!倘有錯誤,取頭見我!”僂□(特殊字)諾諾連聲,即將四人引至山下。恰好多、林二人正在探望,一見甚喜。隨后衣箱也都發來。眾僂□(特殊字)暗暗藏過一只,大聲說道:“今日大王因你四個女子反吃大苦,少刻必來報仇。你們回去,快快開船。若再遲延,性命難保!”多、林二人連連答應,把衣箱匆匆搬上,一齊上了三板,竟向大船而來。 林之洋問知詳細,口中惟有念佛。多九公看那黑女,甚覺眼熟,因問道:“請問女子尊姓?為何到此?”黑女垂淚道:“婢子姓黎,乳名紅紅,黑齒國人氏。父親曾任少尉之職,久已去世。昨同叔父海外販貨,不幸在此遇盜。叔父與他爭斗,寡不敵眾,被他害了,把婢子擄上山去。今幸放歸。但孑然一身,舉目無親,尚求格外垂冷!”多九公聽了,這才曉得就是前年談文的黑女。到了大船,搬了衣箱,隨即開船。紅紅與眾人見禮。呂氏問知詳細,不免嘆息勸慰一番。閨臣從艙內取出一把紙扇道:“去歲我從父親衣囊內見了此扇,因書法甚佳,帶在身邊,上面落的名款也是‘紅紅’二字,不知何故?”多九公把當日談文之話說了,眾人這才明白。 閨臣道:“我們萍水相逢,莫非有緣!姐姐如此高才;妹子此番回去,要去觀光,一切正好叨教。惟恐初次見面,各存客氣,妹子意欲高攀,結為異姓姊妹,不知姐姐可肯俯就?”紅紅道:“婢子今在難中,況家世寒薄,得蒙不棄,另眼相看,已屬非分;何敢冒昧仰攀,有玷高貴!”林之洋道:“甚的攀不攀的!俺甥女的父親也做過探花,黎小姐的父親也做過少尉,算來都是千金小姐。不如依俺甥女,大家拜了姊妹,倒好相稱。”若花、婉如聽了,也要結拜。于是序了年齒:紅紅居長,若花居次,閨臣第三,婉如第四。各自行禮;并與呂氏、多、林二人也都見禮。 只聽眾水手道:“船上米糧,都被劫的顆粒無存,如今餓的頭暈眼花,那有氣力還去拿篙弄柁!”多九公道:“林兄快把豆面取來,今日又要仗他度命了。”林之洋道:“前日俺在小蓬萊還同甥女閑談:自從得了此方,用過一次,后來總未用過。——那知昨日還是滿艙白米,今日倒要用他充饑。幸虧女大王將衣箱送還;若不送還,只怕還有甚么‘在陳之厄’哩!”隨即取了鑰匙前去開箱。誰知別的衣箱都安然無恙,——就是紅紅兩只衣箱也好好在艙,——就只豆面這只箱子不知去向。多九公道:“此必僂□(特殊字)趁著忙亂之際,只當里面盛著值錢之物,隱藏過了。”林之洋這一嚇非同小可,忙在各處尋找,那有蹤影。只得來到外面同眾人商議。又不敢回去買米;若要前進,又離淑士國甚遠。商議多時,眾水手情愿受餓,都不敢再向兩面國去,只好前進;惟愿遇著客船,就好加價購買。一連斷餐兩日,并未遇著一船。正在驚慌,偏又轉了迎面大風,真是雪上加霜。只得收口,把船停泊。眾水手個個餓的兩眼發黑,滿船惟聞嘆息之聲。 閨臣同若花、紅紅、婉如餓的無可奈何,只得推窗閑望。忽見岸上走過一個道姑,手中提著一個花籃,滿面焦黃,前來化緣。眾水手道:“船上已兩日不見米的金面,我們還想上去化緣,你倒先來了。”那道姑聽了,口中唱出幾句歌兒。唱的是: 我是蓬萊百谷仙,與卿相聚不知年;因憐謫貶來滄海,愿獻“清腸”續舊緣。 閨臣聽了,忽然想起去年在東口山遇見那個道姑,口里唱的倒像也是這個歌兒,不知“清腸”又是何物,何不問他一聲。因攜若花三人來至船頭道:“仙姑請了:何不請上獻茶,歇息談談,豈不是好?”道姑道:“小道要去觀光,那有工夫閑談,只求布施一齋足矣。”閨臣忖道:“他這‘觀光’二字,豈非說著我么?”因說道:“請問仙姑:你們出家人為何也去觀光?”道姑道:“女菩薩:你要曉得一經觀光之后,也就算功行圓滿,一天大事都完了。”閨臣不覺點頭道:“原來這樣。請問仙姑從何至此?”道姑道:“我從聚首山回首洞而來。”閨臣聽了,猛然想起“聚首還須回首憶”之句,心中動了一動道:“仙姑此時何往?”道姑道:“我到飛升島極樂洞去。”閨臣忖道:“難道‘觀光’‘回首’之后,就有此等好處么?我再追進一句,看他怎說。”因問道:“請教仙姑:這‘極樂洞’雖在‘飛升島’,若以地里而論,卻在何地?”道姑道:“無非總在心地。”閨臣連連點頭道:“原來如此,承仙姑指教了。但仙姑化齋,理應奉敬,奈船上已絕糧數日,尚求海涵!” ……
鏡花緣:下 作者簡介
李汝珍(約1763-1830),字松石,號松石道人,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李汝珍自幼聰敏好學、多才多藝,精通音韻、博弈、書畫、星卜等,著有音韻學著作《李氏音鑒》、圍棋譜《受子譜》等。 李汝珍憑借自己豐富的想象、幽默的筆調,運用夸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鏡花緣》,書中寫了君子國、女兒國、無腸國等國家,表現出作者無與倫比的想象力,而在其所描寫的浪漫虛幻的世相下,卻展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對死亡的敬畏、對人類生存境遇的追問。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