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人類理智新論(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20107
- 條形碼:9787100020107 ; 978-7-100-02010-7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理智新論(上下冊) 內容簡介
十七世紀,西歐哲學界在認識論上爆發一場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大爭論,先是唯物主義經驗論者弗·培根奠定了認識起源于經驗的原則;繼而笛卡爾創導唯理論,宣揚天賦觀念說,遭到霍布斯、伽森狄等的反駁;到十七世紀末,洛克以其《人類理智論》詳盡地批駁了天賦觀念說,并系統地論證了經驗論的原則;緊接著,萊布尼茨又站在唯心主義唯理論和維護天賦觀念說的立場,從“單子論”和“前定和諧”的觀點出發,寫成《人類理智新論(套裝上下冊)/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以對話體的形式,與洛克的《人類理智論》逐章逐節逐段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辯駁和多方面的討論。 《人類理智新論(套裝上下冊)/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對了解歐洲近代哲學史上這場斗爭以及當時的科學和哲學都有重要意義。
人類理智新論(上下冊) 目錄
序言
**卷 論天賦觀念
**章 人心中是否有天賦原則?
第二章 沒有天賦的實踐原則
第三章 關于思辨和實踐的兩種天賦原則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二卷 論觀念
**章 通論觀念并順帶考察人的心靈是否永遠在思想
第二章 論簡單觀念
第三章 論單由一種感官來的觀念
第四章 論堅實性
第五章 論從各種不同感官來的簡單觀念
第六章 論從反省來的簡單觀念
第七章 論從感覺和反省兩者來的觀念
第八章 對簡單觀念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九章 論知覺
第十章 論保持力
第十一章 論分辨觀念的功能
第十二章 論復雜觀念
第十三章 論簡單樣式,并首先論空間的樣式
第十四章 論綿延及其簡單樣式
第十五章 合論綿延與擴張
第十六章 論數
第十七章 論無限性
第十八章 論其他簡單樣式
第十九章 論思想的諸樣式
第二十章 論快樂和痛苦的樣式
第二十一章 論能力兼論自由
第二十二章 論混合的樣式
第二十三章 論我們的復雜實體觀念
第二十四章 論集合的實體觀念
第二十五章 論關系
第二十六章 論因果及其他一些關系
第二十七章 什么是同一性或差異性
第二十八章 論其他一些關系,尤其是道德關系
第二十九章 論明白的和模糊的、清楚的和混亂的觀念
第三十章 論實在的和幻想的觀念
第三十一章 論完全的和不完全的觀念
第三十二章 論真的和假的觀念
第三十三章 論觀念的聯合
《人類理智新論(下冊)》
第三卷 論語詞
**章 通論語詞或語言
第二章 論語詞的意義
第三章 論一般名詞
第四章 論簡單觀念的名稱
第五章 論混合樣式的名稱和關系的名稱
第六章 論實體的名稱
第七章 論質詞
第八章 論抽象名詞和具體名詞
第九章 論語詞的缺陷
第十章 論語詞的濫用
第十一章 糾正前述各種缺點和濫用的方法
第四卷 論知識
**章 通論知識
第二章 論我們的知識的等級
第三章 論人類知識的范圍
第四章 論我們的知識的實在性
第五章 通論真理
第六章 論普遍命題及其真假和確定性
第七章 論稱為公則或公理的命題
第八章 論瑣屑不足道的命題
第九章 論我們對于我們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章 論我們對于上帝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一章 論我們對于其他事物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二章 論增進我們知識的方法
第十三章 關于我們的知識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十四章 論判斷
第十五章 論概然性
第十六章 論同意的各種等級
第十七章 論理性
第十八章 論信仰和理性以及它們各別的界限
第十九章 論狂信
第二十章 論錯誤
第二十一章 論科學的分類
人類理智新論(上下冊) 節選
德對于我作為是和感覺的幻象相對立的純粹觀念,以及對于我作為是和事實真理相對立的必然真理或理性來說,我同意您以上所說的這一點。在這種意義下,我們應該說,全部算術和全部幾何學都是天賦的和以潛在的方式在我們心中的,所以我們只要注意地考慮并順次序安排好那已在心中的東西,就能在其中發現它們,而無需乎利用任何憑經驗或憑旁人的傳統學到的真理,如柏拉圖在一篇對話①中所顯示的,在這篇對話中他講到蘇格拉底對一個小孩,只是對他提一些問題而絲毫沒有教他什么,就引導他達到了一些抽象玄妙的真理。因此我們只要在自己書房里甚至閉著眼睛就可以為自己形成這些科學,既不必用眼睛甚至也不必和我們所需要的真理接觸來學到什么;雖然我們要是從來就什么也沒有看見或接觸過,誠然是不會來審察有關的這些觀念的。因為由于大自然的一種可贊嘆的經營結構,我們不會有什么抽象的思想是不需要某種可感覺的東西的,即使這可感覺的東西不過是一些記號,就像字母的形狀以及聲音那樣;雖然在這樣的武斷的記號和這樣的思想之間,并無任何必然的聯系。而如果這感覺的形跡是不必要的,那么靈魂和身體之間的前定和諧,這我將有機會和您更充分地討論,就無從發生了。但這并不妨礙心靈是從它自身中得到必然真理的。我們有時也可以看到,不借任何幫助,只憑一種純粹自然的邏輯和算術,能夠走得多么遠,就像那個瑞典的少年,如果人家告訴我記得不錯,他單靠自己用腦筋,并沒有學過通常的計算方法,甚至也不會讀不會寫,就能在頭腦里立刻作出很大數目的運算。誠然有些很麻煩的問題,就像那種要求方根的問題,他是不能解決的。但這也并不能阻止他通過心里某種新的轉折,也許還是能夠從心里把那結果得出來。因此這只是證明,要察覺那在我們心中的東西,是有困難程度的不同。有一些天賦原則是很普通的和對一切人都很容易的;有一些定理,人們也是同樣立即發現的,而它們構成各門自然科學,則在一種情況下比在另外的情況下較多地為人所理解。*后,在一種更廣的意義下——為了有包羅更廣和更確定的概念,用這廣義是好的——凡是能從原始的天賦知識引申出來的一切真理也都可以叫做天賦的,因為心靈能從自己內部把它們抽引出來,雖然這常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有人要給這些話語另一種意義,我并不想就字眼來作什么爭論。 斐 [我已經同意您所說的,我們可以在靈魂中有那我們所并不察覺的東西,因為我們并不總是在特定的片刻都記得我們所知道的全部東西,但它總永遠必須是我們曾經學到的,是我們以前曾經明確認識了的。因此,]如果我們能說一樣東西是在靈魂之中的,雖然靈魂還不認識它,這只能是因為靈魂具有認識它的能力或功能。 德 [為什么這就不能還有另外一種原因呢?就比如下列的原因:靈魂能在自己之中有這樣東西而人對它并不察覺;因為既然您所承認的,一種獲得的知識能夠由記憶隱藏在心中,為什么自然就不能在其中也隱藏著某種原始的知識呢?難道對于一個認識自身的實體是自然的一切東西,就一定得為它一下就現實地全部認識嗎?像我們的靈魂這樣一種實體,難道就不能也不應該有很多種特質和性情,是它不可能立刻一下全都審察到的嗎?這是柏拉圖派的意見,認為我們的一切認識都是回憶,并且因此靈魂隨著人的出生而帶來的和叫做天賦的那些真理,應該是一種先前的明確認識的一些殘余。但這種意見是毫無根據的,并且很容易認定靈魂在前世(如果有前世的話)就應該已經有天賦知識了,不管它可能多么遙遠,全部情況就像這里的一樣;這些知識因此應該來自另一更在先的前世,或者①它們畢竟是天賦的或同時被創造出來的;否則就得作無窮追溯而使靈魂成為永恒的,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知識實際上也得是天賦的了,因為它們在靈魂中從來就沒有個開始;而如果有人硬要說每一前世都從更在先的前世得到點什么而它并沒有留給來世,我們將答復他說:很清楚,某些顯然的真理應該是靈魂在所有這些世代都有的,而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在靈魂的所有各個世代的狀態都是很清楚的,必然真理是天賦的并且是靠內在的東西來證明的,而不能是像我們建立事實真理那樣靠經驗來建立的。 ……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