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安祿山/皇帝寶座的覬覦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1787
- 條形碼:9787547511787 ; 978-7-5475-1178-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祿山/皇帝寶座的覬覦者 本書特色
藤善真澄先生的《安祿山——皇帝寶座的覬覦者》以通俗流暢的筆調講述了在唐玄宗統治時期,當時正是太平盛世,誕生了輝煌絢爛的唐代文化,而安祿山在這一時期忽然出現,很快攀上權力*,覬覦皇帝寶座而舉起叛亂大旗,隨后卻又在歷史舞臺上迅速消失。《安祿山》一書描述了在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以外,作為配角的安祿山的故事和他的一生。
安祿山/皇帝寶座的覬覦者 內容簡介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標志著大唐盛世開始走向衰落。
在中國的歷史上,我們也許很難再找出另一個像安祿山那樣對王朝的走向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并極具特點的“胡人”來。而有關其生平事跡的史料記載并不詳細可靠又使得“安祿山”的形象更多了一份模糊和傳奇的色彩。
應該說,歷來的中國學者針對安祿山以及安史之亂的系統研究展開得并不充分。盡管*近的幾十年,隨著對粟特人等內亞民族研究的深入,以及相關出土墓志等新材料絡繹不絕的刊布,上述專題已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特別是在縱向上不斷推進。但總體看,面上的優秀研究仍是頗為有限的。
相反,在國際漢學界,包括東鄰日本,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出現了兩部非常優秀的著作:一部是1955年出版的著名漢學家蒲立本的《安祿山叛亂的背景》,另一部更通俗的就是日本關西大學教授藤善真澄于1966年出版的《安祿山——皇帝寶座的覬覦者》。
藤善真澄的這部著作出版于50年前,盡管就今天的學術研究視角而言,其史觀略顯陳舊,但在幾乎無任何出土碑志等材料的條件下,這部著作差不多網羅了當時可見的有關安祿山的全部傳世史料,并結合相關研究,基本完整勾勒了安祿山跌宕起伏的一生,對其叛亂的經過也講述得頗為周詳。書中有關盛唐長安繁華景象的描寫,利用了當時中日學者的新研究成果。而作為一位東鄰學者,也能留意到安史之亂對當時日本的影響。
安祿山/皇帝寶座的覬覦者 目錄
安祿山/皇帝寶座的覬覦者 作者簡介
藤善真澄(1934—2012),1934年生于鹿兒島市。1964年,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東洋史學專業修士課程畢業。經過同大學博士課程,先后任神戶女子大學副教授、關西大學教授,獲京都大學文學博士。著有《安祿山和楊貴妃——安史之亂始末記錄》、《道宣傳的研究》、《中國佛教史研究——從隋唐佛教的角度》、《諸蕃志》(譯注)、《亞洲的歷史和文化Ⅱ》(編著)、《浙江和日本》(編著)、《福建和日本》(編著)等。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