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加拿大文明 內容簡介
加拿大文化起源于原生的北美土著文化,后來衍生了法、英北美殖民地文化,建國后注重探索和發展自身特色,逐漸形成直到今天的以雙語多元文化為特色的加拿大現代文化。 編者在廣泛汲取國內外學者*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努力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對加拿大文明進行多方位的探討,試圖能較完整地勾勒出加拿大文明的歷史與現實,進一步推動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并使對加拿大文明有興趣的各界讀者從中獲益。
加拿大文明 目錄
上編 加拿大文明的發展歷程
**章 自然地理條件和早期居民
第二章 新法蘭西時期的加拿大
第三章 英屬北美時期
第四章 加拿大的建國之路
第五章 二戰后的起飛
下編 加拿大文明的特色
第六章 多民族社會和多元文化主義
第七章 法制和法學教育
第八章 教育
第九章 社會保障與福利
第十章 文學藝術
后記
主要參考書目
英漢人名對照表
加拿大文明 節選
**章自然地理條件和早期居民一、自然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國土面積 997.061萬平方公里,僅次于俄羅斯,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國土面積的92%為陸地,8%為內陸江湖,水系十分豐富。加拿大南鄰美國,北為北冰洋,東北部隔巴芬灣與格陵蘭島相望,西北部與美國的阿拉斯加接壤。整個加拿大處于從西經52°到141°、北緯41°到83之間的廣袤土地上。 加拿大地形大致可以分為六個地區。(一)東南部山地,位于圣勞倫斯河的東南部,系美國東部阿巴拉契亞山脈向東北的延伸部分,為低山和丘陵,海拔500米至600米左右,*高1200多米。這一地區也稱大西洋沿海地區,包括大西洋沿岸的四省,即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愛德華王子島和紐芬蘭島。(二)圣勞倫斯河谷地區,包括圣勞倫斯河沿岸及安大略湖沿岸地區,為美國中部高中原的一部分。圣勞倫斯河從安大略湖流出,經安大略省,至魁北克出海,流入圣勞倫斯灣,長達900英里,在西北的地盾和東南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形成了一條狹長的圣勞倫斯谷地。這里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人口稠密,是加拿大文明的發源地。圣勞倫斯谷地包括魁北克省南部和位于大湖區的南安大略寬廣的三角洲。(三)加拿大高地。在地質構造上屬于加拿大地盾,即堅硬的巖石組成的板塊,它環繞著哈得沙灣,東部為加拿大地眉的凸出部分,成為拉布拉多高原,平均海拔500米至600米,*高點1676米;中部為加拿大地盾的陷落部分,成為哈得遜灣和哈得遜灣沿岸平原,西部至大熊湖、大奴湖、阿薩巴斯卡湖、溫尼伯湖一線,是加拿大地盾的西部和南部,地形上是一片湖泊成群的高平原,統稱加拿大高平原,是北美中部平原的一部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