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研究(1949-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08254
- 條形碼:9787521808254 ; 978-7-5218-0825-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研究(1949-2019) 本書特色
在新中國70年華誕之際,經濟科學出版社隆重推出“復興之路:新中國經濟思想研究”叢書。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經濟實現持續高速增長,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與中國經濟建設的偉大實踐同步,中國經濟思想也在不斷創新,兩者交織前行,對原有經濟學理論的解釋力和預測力提出了挑戰,為了更好地呈現這些豐富經濟思想的成果,程霖教授組織精干團隊,撰寫了“復興之路:新中國經濟思想研究”叢書,叢書原計劃推出20本,目前成書的有9本,涉及經濟思想的多個領域,在梳理中國經濟思想發展歷程的過程中,敘議結合,回顧歷史的同時,也明確了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可借鑒性的“中國方案”。叢書策劃以來,受到多方認可,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
叢書的作者依托于上海財經大學,這里是中國經濟思想史與經濟史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學術中心之一,涌現出了一批優秀專家和學者,形成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研究(1949-2019)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從經濟思想史的視域著眼,更加注重關于思想層面的深度挖掘和基于歷史視野的比較研究,以新中國成立70年來民營經濟思想的發展與演變為研究對象,在詳細梳理和系統闡釋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演進的階段特征、總體脈絡與內在邏輯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探討經濟思想與經濟制度之間的互動關系,從而嘗試為深入理解中國民營經濟崛起的內在動因提供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研究(1949-2019) 目錄
**章 導論 **節 選題緣起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緣起:民營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研究意義:兼具理論建構、歷史鏡鑒與實踐啟示多重價值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概念界定 一、民營經濟 二、民營經濟思想 三、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述評 一、國外有關中國民營經濟問題的研究動態 二、國內有關新中國民營經濟理論的發展演變研究 三、國內有關新中國民營經濟政策的歷史沿革研究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五節 研究框架與研究特點 一、本書基本框架 二、研究特點及不足第二章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的生發:以調整為主導(1949~1952) **節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民營經濟思想的生發背景 一、思想奠基:新民主主義經濟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二、經濟遺產構成新中國經濟建設的路徑選擇約束 三、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對民營經濟的調整與限制 第二節 恢復國民經濟目標下的民營經濟理論認知 一、毛澤東對私營經濟“既團結又斗爭”思想的重申 二、陳云在國家計劃主導下調整公私關系思想的形成 三、理論界圍繞民營經濟性質與發展方向的學術探討 第三節 以調整公私關系為導向的民營經濟制度建構 一、《共同綱領》:確立“公私兼顧”宏觀政策思想 二、《私營企業暫行條例》:自主經營與計劃調整并行思想的制度化 第四節 民營經濟思想生發階段的理論與績效評析 一、民營經濟思想生發階段的理論特征分析 二、本階段民營經濟思想的實踐績效考察第三章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的轉折:以改造為主導(1953~1977) **節 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民營經濟思想的轉折背景 一、蘇聯政治經濟學體系對民營經濟發展路徑的理論約求 二、社會主義公有制加速建立對民營經濟發展的空間約束 第二節 建立公有制經濟目標下的民營經濟理論認知 一、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和平過渡的私營經濟改造思想 二、個體經濟合作化平穩發展與遞進發展的思想爭論 三、針對過早過快改造消滅民營經濟主張的理論反思 四、民營經濟生產經營方式作為補充成分的思想探索 第三節 以改造所有制基礎為導向的民營經濟制度建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所有制結構發展格局思想 二、《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公私合作思想的制度化 三、私股定息制度的存廢:公私合營企業國營化思想的實踐 第四節 民營經濟思想轉折階段的理論與績效評析 一、民營經濟思想轉折階段的理論特征分析 二、本階段民營經濟思想的實踐績效考察第四章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的復歸:以重構為主導(1978~1996) **節 經濟體制改革初期民營經濟思想的復歸背景 一、思想解放引領中國經濟建設宏觀指導理念的轉變 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與西方經濟理論的引進 三、政策供給推進微觀層面個體私營經濟的逐步重生 第二節 發展生產力目標下的民營經濟理論認知 一、重新審視并發揮原工商業者作用的人力資源思想 二、由農村個體經濟向城鎮個體經濟發展的認識深化 三、從質疑雇工經營到推動私營經濟發展的理論突破 四、民營經濟作為補充成分的所有制結構多元化思想 五、“民營經濟”概念的當代復興及其相關學術探討 第三節 以市場化改革為導向的民營經濟制度建構 一、“八二憲法”及1988年修正案:確立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總體設想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關于計劃與市場邊界的初期探索 第四節 民營經濟思想復歸階段的理論與績效評析 一、民營經濟思想復歸階段的理論特征分析 二、本階段民營經濟思想的實踐績效考察第五章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的發展:以創新為主導(1997~2019) **節 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時期民營經濟思想的發展背景 一、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與民營經濟的發展機遇 二、政策歧視、政策偏差與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障礙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與民營經濟思想創新 第二節 激發經濟活力目標下的民營經濟理論認知 一、民營經濟的平等市場地位與市場環境建設思想 二、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協調發展模式的理論探索 三、“民營經濟”概念的發展演變及相關學術爭鳴 四、民營企業建立政治關系現象的經濟學邏輯解釋 第三節 以實現公平競爭為導向的民營經濟制度建構 一、“非公經濟36條”:建立民營經濟平等市場主體地位思想的制度化 二、“民間投資新36條”:塑造公私經濟平等競爭新格局思想的制度化 第四節 民營經濟思想發展階段的理論與績效評析 一、民營經濟思想發展階段的理論特征分析 二、本階段民營經濟思想的實踐績效考察第六章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的總體考察 **節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的演進軌跡 第二節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演進的內在邏輯 第三節 經濟思想、經濟制度與中國民營經濟的崛起 一、一個理論分析邏輯:思想、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 二、中國民營經濟崛起的深層動因:經濟思想與經濟制度的互動演進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新中國民營經濟思想研究(1949-2019) 作者簡介
上海財經大學助理研究員,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中國經濟思想史、民營經濟、制度經濟學等